對腐敗要“靶向治療”

魔高一尺必須道高一丈。面對花樣不斷翻新、手段更加隱蔽的腐敗動向,只有堅持靶向治療、精確懲治,才能直擊要害、有力有效,不斷鞏固發展反腐敗鬥爭的壓倒性勝利。

俗話說,貪官多人精。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趙德漢住的是舊樓房,吃的是大碗麵,張口閉口“為人民服務”,實際上卻是“小官大貪”的典型代表。現實遠比一切小說和影視真實。沒有哪個貪官的腦門上寫著“腐敗”二字,也沒有誰敢在正風肅紀反貪的高壓態勢下明著興風作浪。相反,不少落馬的領導幹部,臺上一套臺下一套,說的一套做的一套,對人對己雙重標準,對上對下兩個面孔,很擅長偽裝和表演。不要說別的,僅在腐敗手段上就極盡瞞天過海之能事,“內外勾結”者有之,“內幕交易”者有之,“低買高賣”者有之,“投桃報李”者有之,“雅賄示人”者有之,“涉嫌洗錢”者有之…… 他們“靠山吃山”卻又不“顯山露水”,真叫一般人“腦洞大開”。如果不能像“打蛇打七寸”那樣,精準識別、精確懲治、精心挖根,就可能在反腐敗鬥爭中被“趙德漢們”矇蔽了雙眼。


對腐敗要“靶向治療”


精準體現在聚焦重點發力上。重點查處那些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現處重要崗位且可能還要提拔使用的領導幹部。針對個別實權部門和人員被“圍獵”的問題,依法查處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等違法犯罪案件。緊盯事關軍事鬥爭準備的重大工程、重點領域、關鍵崗位,深挖深糾重點行業領域的頑症痼疾。對基層“微腐敗”問題堅持露頭就打,下大力氣打通正風反腐“最後一公里”。

精準體現在科學手段上。不讓送紅包,就用微信轉賬;不讓登門送禮,就用快遞投送;不讓公款吃喝,就讓老闆埋單……“四風”問題在個別地方穿上了“隱身衣”、躲進了“青紗帳”、玩起了“障眼法”、打起了“游擊戰”。光有正風反腐的熱情,而沒有與時俱進的措施和手段,就會打虛打偏。在“互聯網+”時代,反腐敗鬥爭一樣可以利用現代信息網絡,更好地調動群眾監督的積極性,讓形形色色的潛規則無可乘之機,讓慾壑難填的腐敗分子無藏身之地。

精準體現在用好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上。黨的十九大把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寫入黨章,這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實踐和制度創新。“四種形態”針對黨員幹部違紀犯錯的不同情形對症下藥,堅持做到無病常防、初病早治、有病快治、重病嚴治,立起了批評教育、組織處理、紀律處分、立案審查4 道堅實防線。只有把紀律挺在前面,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才能有效解決“不是好同志、就是階下囚”的問題,實現懲處極少數、教育大多數的效果。


對腐敗要“靶向治療”


精準體現在標本兼治的治理思路上。“善治病者,必醫其受病之處;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一個有機整體,不是三個階段的劃分,也不是三個環節的割裂。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目的在於保持懲治腐敗的高壓態勢;扎牢不能腐的籠子,目的在於形成靠制度管權、管事、管人的長效機制;增強不想腐的自覺,目的在於引導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營造風清氣正的從政環境和社會氛圍。堅持靶向治療就要打通三者的內在聯繫,在嚴厲懲治、形成震懾的同時,扎牢制度籠子、規範權力運行,加強黨性教育、提高思想覺悟,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早日迎來海晏河清。

反腐敗鬥爭貴在精準,難在精準。精準還體現在把握規律、工作統籌等方方面面。比如,節假日往往是腐敗現象的高發期、反腐敗鬥爭的攻堅期,這就要求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瞪大眼睛、主動作為。“涓涓不塞,將為江河;熒熒不救,炎炎奈何;兩葉不去,將用斧柯。”面對腐敗這個戰鬥力的“第一殺手”,精準是方法更是追求,是作風更是標準。只有在精準上用心用力,才能在利劍奮斫的同時,做到兵不血刃、劍無偏鋒,一招一式直擊腐敗問題的“七寸”之地。

(來源:《解放軍報》2019年2月14日第10版,作者:辛士紅,原文標題《以“靶向治療”思維精準正風反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