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頭彩給中國車市什麼啟示?

流浪地球头彩给中国车市什么启示?

豬年伊始,中國科幻電影首部開山之作《流浪地球》便旗開得勝,半個月時間獲得40億票房,破除了被好萊塢壟斷多年的科幻片領域,同時也打破了中國市場只能生產大賣的喜劇和動作片的魔咒。不出意外的話,流浪地球2月底有望逼近《戰狼2》的票房紀錄。

中國國內汽車品牌卻還一直在SUV領域流浪,國內品牌近年來在國內市場依靠SUV爆發佔據大份額市場,2018年SUV前六佔據五席,五款SUV銷量達到147萬輛,但這也是國內品牌唯一的爆款領域。

過去轎車市場基本停留在賠本賺吆喝的境地,現在即使賠本吆喝也基本無了,而智能新能源汽車成為新的賠本賺吆喝領域。

智能新能源車毫無疑問會成為燃油SUV之後,中國品牌的新爆款領域,而且現在賭注基本都下在了智能新能源SUV細分領域。豪華車紅旗,如果那樣還徘徊在過去無限榮光的傳統領袖座駕領域,真的就是必死無疑了。

與科幻電影一樣,智能新能源車,同樣是高成本的大製作,十年寒窗苦讀,十年臥薪嚐膽,只為那一昭綻放。

其實在中國智能新能源汽車領域,也不乏像郭帆、吳京那樣搏上身價帶資進組的參與者,像比亞迪的王傳福,以及初創企業的李斌、威馬的沈暉、車和家的李想等。當然還有些拼命想要擠進來的巨頭,譬如恆大的許家印,也有上了賭上身價卻上了大當的董小姐。

按照目前的跡象,比亞迪將是第一家傳統汽車陣痛式轉型中挺過來的車企,而長安正在經歷痛徹骨髓的手術。其他譬如上汽、廣汽自有品牌起步較晚,雖說船小也好調頭,但亦面臨不小的轉型挑戰。比亞迪過去經歷轉型的痛楚,長安現在經歷的陣痛,未來幾年都會擺在吉利、長城這兩家賺的盆滿缽滿自主巨頭身上,當然也會擺在全球的巨頭譬如大眾、豐田身上。

吉利在經歷2017年暴增的頂點後,也如同長城一樣走入瓶頸期,但沒有如同長安那樣滑入低谷,領克的出現給了吉利新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應該是智能新能源的故事,而不該是一個傳統燃油車的故事。如同那些巨頭首尾難顧一樣,李書福也陷入成長的煩惱,抱團取暖是他希望做的,正如當年職業經理人馬爾喬內和戈恩做的那樣,於是有了沃爾沃,有了戴姆勒奔馳,有了寶騰。在與豐田電池供應商科力遠的合作混合動力系統過程中,也是在間接尋求與豐田的聯盟,這邊是李書福的陽謀。作為企業創建者和老闆,他有比職業經理人更強大的夢想和執行力。只是這些都建立在吉利的成長性上,一旦根基不再穩固,再強大的聯盟也有樓塌了的風險。

在傳統燃油SUV上,比吉利更尾大不掉的是長城,魏建軍不苟言笑的臉上是他的執著和篤定,他穩穩當當地趕上了中國車市最好的時代,但謹慎的他沒有像李書福那樣去揹負巨大財務壓力去撬動槓桿。與寶馬的合資更像是一次較低成本的轉型試探,畢竟寶馬的電動車搞了一定的年頭,但華晨大份額的股權賣身,讓長城寶馬這個後來的二胎並沒有太多機會搶到什麼便宜。未來,等待長城和魏建軍的是一場糾結的轉型。

長安的倒下,是國企一次頗具前瞻性自我救贖,是徐留平長安最後任期做的一次冒險,早點進醫院比晚點要強一點。而這種手術他同樣希望帶到一汽,特別是本身近乎為零的紅旗。新的紅旗白紙畫圖應是一次大膽的冒險,而不是執著於昔日的榮光糾結不前,智能新能源是唯一的機會。

在國家博物館改革開放40年展覽上,一汽紅旗、比亞迪、吉利領克三家的智能新能源車被放置在門口,而比亞迪唐是唯一的在售量產車。這一定程度上表面國家未來四十年汽車政策的走向,民企在國家支柱產業方面也有了和共和國長子平起平坐的露臉機會。

“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是李書福當年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妄論,2025世界第一是王傳福這個技術宅的狂言,都在做著制霸的夢想。正如流浪地球兩位核心主創郭帆和吳京兩位帶資進組的魄力一樣,中國汽車市場大量帶資進組的逐夢者都在搏出好的產品,用心用身價去搏,再整合還不錯的資源,出來的產品終歸是一個大概率的合格品,甚至爆款,這是流浪地球,也是吳京的戰狼2給的啟示。

流浪地球头彩给中国车市什么启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