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為什麼選擇進入仕途?

mengchuan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了解一下陶淵明的仕途之路,陶淵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末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至於他為何進入仕途,個人認為歸納起來主要有三點,第一陶淵明自幼就修習儒學,聰慧好學且小有成就,從而受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影響,就覺得當官才能施展才華、實現報復,大丈夫建功立業的不二選擇;第二陶淵明外祖父、祖父、父親等皆是官宦名流之輩,選擇當官也算是繼承家風,尚能光宗耀祖;第三陶淵明二十歲時為生活所迫,開始了他的遊宦生涯,衣食住行乃人之本性使然。這點從陶淵明回憶他的遊宦生涯的《飲酒》其十就能看出:“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周問淼


陶淵明作為一個偉大的田園詩人,我們要想知道他的心情包括對於從仕的看法,就需要從他的詩詞裡來看,而不是百度後主觀臆測。

《歸去來兮詞》能很好的回答這個問題,看第一段的開頭便交代了他當官的始末。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譯文:我家貧窮,耕田植桑不足以供自己生活。孩子很多,米缸裡沒有剩餘的糧食,賴以維持生計的本領我還沒有找到。親友大都勸我去做官,我心裡也有這個念頭,可是求官缺少門路。正趕上出使到外地的事情,地方大吏以愛惜人才為美德,叔父也因為我家境貧苦替我設法,我就被委任到小縣做官。那時社會上動盪不安,心裡懼怕到遠處當官。彭澤縣離家一百里,公田收穫的糧食,足夠造酒飲用,所以就請求去那裡。

所以他做官更多的原因是因為生活所迫,並且有酒喝。

然而到最後他的妹妹去世,他也忍受不了官場的黑暗,便辭官回家,過著艱辛的田園生活。更是留下了許多田園詩作。

從歷史的長河中看他是成功的,雖然在那個時代他過的很苦,儼然就是一個貧困潦倒落魄文人,但是他在那個時代所創作的詩歌卻至今受人喜愛。更不要說他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骨氣,更是這個時代人們所需要的,在功名利祿面前,是不是有些更重要的東西值得我們守護呢!




碌離


入仕是歷朝歷代讀書人的夢想。有的說入仕是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其實這不對。孔子以前的讀書人也是很想入仕的。儒家雖然主張積極參與政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但別人入仕卻不一定是受它的影響,即使在國外,讀書人渴望入仕的也不在少數。我覺得讀書人想入仕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入仕當官會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富裕點,生活過得好點。當官就意味著拿國家俸祿,這對於務農的農民和清貧的讀書人來說當然算富有階層。

二、入仕當官會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有權有面子。當官的人俗稱官老爺,高高在上,與草民比起來就是人中龍鳳。

三、入仕當官可以光大門庭,光宗耀祖。古人講孝道,祖宗觀念非常強。取得了成就,首先就是祭祖告墳,向逝去的先人進行報告,算是給祖宗增了光,為家族的興旺貢獻了自己力量。

四、入仕當官可以實現抱負,建功立業,名垂青史。要想一個人來影響天下,必須當官,當大官,要想建立豐功偉績,必須有權才行。讀書人非常重名,能在史書上寫上一筆,是莫大的光榮。

基於上述四個原因,作為讀書人的陶淵明當然也想入仕,只要一遇到機會,就會毫不猶豫跳入官場。那為什麼他後面又辭官了呢?其原因如下。

一是工資不高。陶淵明說了只有五斗米,錢不多,富不了,解決不了大問題。

二是官小,地位低,沒尊嚴,在官場受欺負。陶淵明性格不好,看不慣這看不慣那,經常受上司訓斥,與同事關係緊張,人見人厭,繼續呆下去也難。

三、陶淵明有自知之明,知道實施抱負無望,建功立業難成,光大門庭成夢。一句話自己不適合官場,沒發展前途,早走早好,要是被別人謀害罷官,更沒面子,下場更慘。主動辭官,好歹還落個清高的美名。

陶淵明回鄉後自己說辭官是因為看不慣官場的汙濁,喜歡田園生活。當然這也算一個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政治上的失意。宋代蘇東坡本來是一個很喜歡當官的人,但每逢官場失意時就對陶淵明大感興趣,讀陶詩,和陶詩,說自己非常向往田園生活、隱逸生活。誰相信?估計不但王安石不信,連司馬光都不信。

陶淵明後來在家鄉過得很慘,非常窮困。不知他後悔否?反正從此以後官場上少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小官吏,中國歷史上多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大詩人。

“人生不幸鑄偉詞”,“詩窮而後工”,正是陶淵明不凡的人生經歷,才使他在詩藝上精進,創造出眾多傑作。陶淵明的詩如叮咚的山泉,清澈明淨、扣人心絃、潤人心脾、淡雅雋永、意味悠長。


石頭對你講人生


陶淵明除了深受道家思想的薰陶之外,同時也是儒家思想的踐行者。

而且他很有才華,一個人一旦有才華一定會渴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當然,一個人一旦認為自己有才華,難免會自負,自矜,自傲。

入仕,肯定是受儒家理念的影響,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從春秋時期就盛行的人生價值觀,從孔子,荀子,孟子,馮諼,張良,陳平,叔孫通,司馬相如,諸葛亮,所有深負才學的名士的願望,都是通過仕途一展所長,從而實現自己的價值觀!

陶淵明也不例外,因為沒有人例外!

所以,他選擇了入仕!但是,他的入仕很不開心,歷史書上並沒有記載為什麼不開心。從現有的蛛絲馬跡來看,應當是得不到重用。當然,另一種解釋必然是,不招領導喜歡,或者深受同僚的排擠或嫉妒!

但是,受同僚的排擠或嫉妒顯然可能性不大,因為他做的官並不大,頂多比“吏”大一些,或是祭酒,或是主薄,後來是參軍,最後的職務是彭澤令。

這裡面有一個殘酷的衝突,認為自己有濟世之才,是否等於真的有濟世之才?肯定自己有詩賦之才,是不是也可以等同於自己有濟世之才?

所以,他入仕不開心的真正原因,應當是不得重用!從現有的詩文資料來看,“不為五斗米折腰”是他得不到重用的最大原因!

因為驕傲,或者說文人獨有的清高!

在亂世,一個狂傲自負,才華橫溢的人或許會被各個諸候招納為人才。

而在太平盛世,一個狂傲自負,才華橫溢的人等於一個不懂得尊重領導的人,那麼再有才華,也是枉然!一個連領導都擺不平的人,如何擺得平上上下下的關係,連關係都搞不清楚,如何管理一方百姓?

這是一個奇怪的邏輯!但偏偏是古今官場通用的法則,古往今來,所有的詩人都在這個規則裡碰得頭破血流,迷途不返!

陶淵明,懷著才華和壯志,懷著夢想和願景,懷著愛國和忠誠,像所有風流名士一樣踏入了仕途,卻偏偏採用了亂世之中的表現方式,所以註定以失敗告終!

還好,他有錢!所以隱居!所以成為了隱士!

被許多後人標榜為楷模。

不為五斗米而折腰,多麼傲氣沖天的話,可惜世人都忘了,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是因為自己有五斗米。

隱居,沒有銀子如何採菊南山?沒有銀子如何結廬人境?

他是一個詩人,只能是一個詩人!


亦有所思


首先看他的出身。

祖父當過太守,一生嚴肅謹慎、正直仁愛,惠及千里。 父親性情淡泊,喜歡廣遊天下,不因做官與否而慍喜,且有一妻一妾。從這些看來,陶淵明的父輩家境較為殷實。直到他八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才逐漸沒落。到十二歲,庶母也去世了,他跟小他三歲的庶妹便成了孤兒,從此家境愈發貧困。

再看他的教育。

由於幼時家境尚可,家裡對他的教育一定也十分重視。陶淵明自幼就修習儒家學說,喜好《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六部儒家經典。詩能教人溫柔敦厚,書能教人疏通知遠,樂能教人廣博易良,易能教人清靜精微,禮能教人恭儉莊敬,春秋能教人連辭記史。 受到祖父的為官作風、政績和儒家思想的深遠影響,陶淵明早年有著“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的志向,希望日後能在官場上有一番作為。

最後看他的困境。

二十歲的時候,因家境極其貧困,他也不得不開始他的遊宦生涯,以謀生路。


倚齋聽風雨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夫子所極力提倡的這一整套,原本就是千百年來中國讀書人所奉行的人生信條。陶淵明作為一位傑出的知識分子,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個人價值,必然是要走“出仕”這一條道路的。

出仕後的他做過幾任小官,“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在為生計而屈居人下的日子裡,已算是見識了官場的種種醜惡與腐朽。最終,早已看透、看淡了的他,毅然選擇與官場徹底決裂。

“把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又何嘗不是一種掙脫牢寵之後的豁然開朗!躬耕勞動雖然清苦,卻無拘無束,足以怡養性情。這世間少了一個庸碌的官僚,卻多了一個曠達的詩人。而他那“不為五斗米折腰”的諍諍傲骨 ,以及那些早已流芳百世的山水田園詩,足以讓他名垂青史了。



對於士大夫來說,首先想實現自己的志向,一展抱負。再說他的家境逼迫他進入仕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