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皇帝臨終前,恭親王請求見最後一面,為何咸豐拒絕了?

張楠


的確是這樣,咸豐皇帝與他的六弟恭親王奕訢不睦,他臨死前,奕訢曾經請求赴熱河行在探病,但咸豐皇帝不允,為此,當時的懿貴妃還與咸豐皇帝鬧過矛盾。

道光皇帝旻寧臨死前,長大成人的兒子有四個,分別是四皇子奕詝、五皇子奕誴、六皇子奕訢,七皇子奕譞。但作為儲君,只有奕詝和奕訢兩個人比較合適。

奕詝和奕訢兩兄弟兒時曾經非常親密。

奕詝的母親是孝全成皇后,就是出自滿洲名門、二等侍衛頤齡的女兒,著名的蘇州格格鈕鈷祿氏。頤齡曾在蘇州綠營任都統多年,孝全成皇后因此而在蘇州長大。

清廷的規矩,八旗官員的女兒,13至17歲的,未經選秀女,不得私自婚配。因此旗下人家的女兒不論在哪裡長大,一口京片子絕不能丟,不過也僅限於此,其它的概不過問。

孝全成皇后14歲選秀女入宮,她美貌且聰慧伶俐,集江南女孩的秀麗和大家閨秀的風範於一身。入宮後她將蘇州的風土帶進宮中,江南七巧板、蘇繡、蘇州美食等不一而足,令拘泥於形式的道光皇帝耳目一新,非常寵愛她。

孝全成皇后生二女一子,兒子就是四皇子奕詝,由於道光皇帝的長子、次子和三子早殤,因此奕詝實際上是皇長子。

孝全成皇后去世時,奕詝才九歲,道光皇帝將他交給靜貴妃撫養,靜貴妃就是奕訢的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奕訢比奕詝小兩歲,從那時起直到成年分府,他們兩人一直生活在一起。史載,兩人一起上學,一起玩耍,十分親密。

兄弟兩人的性格和稟賦有較大區別。

奕詝安靜,書讀的好,尤其是有文采,喜歡詩詞歌賦,通音律,好皮黃。奕詝少年時很懂事,善於體察道光皇帝的心思,道光皇帝評價他“純孝”。

奕訢則相反,性格上比較躁進,好動,善騎射,喜武功,但書讀得也不錯,只是沒有奕詝那樣的文采。另外,奕訢聰明,從智商上考慮,奕訢高出奕詝很多。

奕訢兒時喜歡舞刀弄槍,他曾自作主張,讓內務府打造了一把大刀和一杆長槍,兄弟倆一刀一槍地操練,還自編了刀法和槍法的招式。道光皇帝看到後非常高興,親自給刀槍命了名,刀叫“寶鍔宣威”,槍叫“棣華協力”,象徵著他們兄弟同心,共保江山。

史學界有個流傳甚廣的說法,說道光皇帝在選儲君時在兄弟二人之間猶疑不決,遂於南苑狩獵,意圖考較二人的能力。奕詝明知不敵奕訢,在他師傅杜受田指導下,狩獵時不發一箭,而奕訢則滿載而歸。道光皇帝問奕詝何故,奕詝回答,“時方春,鳥獸孳育,不忍傷生以幹天和”。道光皇帝非常高興,“此真帝者之言!”所以選了奕詝。

這個說法來自於《清史稿,杜受田傳》,是一種較為官方的表達。此外在《清稗類抄》中還有其他的說法,各種陰謀論,由於存在明顯的錯誤,已被最新的清史研究否定,所以不贅述。

這是不確的。更為合理的解釋是,道光皇帝早就屬意於奕詝,在儲君人選上,他從來沒有搖擺過。這是因為,奕詝是嫡出皇長子,他的母親是孝全成皇后。

清朝非常重視嫡出,康熙朝時,太子胤礽屢次被廢,又屢次重立,就是如此。乾隆皇帝不止一次地表示,希望從他開始,立一個嫡出的皇子當儲君,但一直未能如願。直到道光皇帝旻寧出生。

道光皇帝旻寧是清朝皇帝裡,第一個嫡出的皇長子當皇帝的,他的母親是嘉慶皇帝的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因此,道光皇帝很自豪。在這樣的背景下,他肯定希望下一代儲君也是嫡長子。

尤其是,他非常寵愛孝全成皇后,道光二十年她去世後,道光皇帝再也沒有立皇后。因此,愛屋及烏,立孝全成皇后生的兒子,也是實際上的皇長子奕詝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再者,奕詝實際上也不差,他的騎射功夫不及奕訢,但勝在文采好。當皇帝本來就應該重文采輕武功。

許多人拿奕訢在道光皇帝生前封親王一事來說事,認為道光皇帝原打算立奕訢為儲君,後來改立奕詝,對奕訢有歉疚而破例封其為王。實際上道光的確有補償的意思,但不是補償沒有立奕訢為儲君,而是為了表示對奕訢與奕詝手足情深的欣賞。

奕訢的生母是博爾濟吉特氏,他的家族是科爾沁王,曾經出了六位皇后。靜貴妃13歲嫁給道光皇帝,14歲生子,但由於未成年生育,連生兩子都早夭,只活了奕訢和他的姐姐壽恩固倫公主。孝全成皇后死後,宮裡能得道光皇帝歡心的只有她了。道光皇帝是覺得奕訢與奕詝一起長大,兩人像雙胞胎一樣,如果立奕詝為儲君,會冷落向隅的另一個。所以,他立奕詝為儲君的同時,封奕訢為恭親王。

其實,皇帝封自己的兒子,不一定非得等到儲君繼位時,順治時董鄂妃生的兒子不滿兩歲就被封為榮親王。當然,這裡面有順治皇帝與母親孝莊皇太后鬧意氣的因素。

所以,奕詝登基,奕訢也得到重用,成為領班軍機大臣。奕訢也是有清一代最年輕的軍機大臣,和最年輕的領班軍機。咸豐皇帝和奕訢的蜜月期一直維持到咸豐五年。

為了感念靜貴妃對自己的養育之恩,奕詝甫一登基就給靜貴妃上尊號,尊她為皇考康慈皇貴妃。

咸豐五年七月,康慈皇貴妃病重,在她彌留之際,恭親王奕訢向哥哥請求給自己的生母上皇太后尊號,咸豐皇帝未置可否,奕訢以為咸豐皇帝認可了,馬上到軍機處傳旨,昭告天下,康慈皇貴妃晉為康慈皇太后。

這讓咸豐皇帝大為光火,認為奕訢僭越,妄自揣摩聖意。

這件事奕訢做的的確孟浪。

在咸豐皇帝看來,康慈皇貴妃的確對自己有養育之恩,但已經報答過了,那就是他父親道光皇帝給奕訢封的恭親王,這個時候再封她為皇太后,把她與自己的母親孝全成皇后並列,違反清宮裡的成例,而且他也不樂意。

在恭親王奕訢看來,我本人的親王是父親封的,與你無關。我的母親把你養大,臨死給個太后天經地義。

從此,兄弟二人反目,恭親王奕訢的首席軍機大臣被罷。

公平地說,咸豐皇帝有點小氣,靜貴妃對他有養育之恩,尊她皇太后無可厚非。

另外,他們兄弟反目,道光皇帝也有責任。當時清廷的慣例是,儲君的兄弟一般應該留給儲君登基以後封,庶幾才不會影響他們兄弟情誼。道光皇帝親封一個王,而且一步到位,直接就是親王,實際上是留給儲君一個隱患,萬一這個親王桀驁不馴,儲君是不好處置的。

另外一個因素也極其重要,那就是肅順的大用。

肅順是鄭親王端華的六弟,他是滿洲親貴中的人傑,不僅有才,而且還雷厲風行,有超強的執行力。咸豐朝施政的精華部分,基本上都是肅順的手筆。

但是,肅順性格上有個致命的缺陷,跋扈、嬌縱,尤其瞧不起旗人。肅順的先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濟爾哈朗,因此肅順是奕訢的遠房堂兄。由於肅順年齡比奕訢大17歲,在他眼裡,奕訢還是個不懂事的少年,因為奕訢擔任首席軍機大臣那一年才21歲。

所以,肅順在朝堂上公開藐視奕訢,對奕訢以後學晚輩視之,奕訢的主張和建議,肅順往往十分不屑,或者利用他對皇帝的影響力,直接推翻。時間一長,奕訢成了肅順的政敵。

實際上,奕訢與肅順的政治主張沒有根本的分歧,相反,他們基本上是一致的。辛酉政變奕訢主政以後,推行的舉措中,幾乎全部繼承了肅順的政治遺產。

但在咸豐五年以後,由於肅順的排擠,咸豐皇帝漸漸疏遠了奕訢,肅順也將奕訢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上。實際上,奕訢雖然年輕,但其能力和眼界絕不容小覷。

與肅順相比,奕訢最大的特點是謙和,人緣好。道光皇帝一朝對皇子的教育非常成功,奕詝以外,奕誴、奕訢、奕譞,以及他們的幼弟鐘王奕詥,孚王奕譓,雖然性格各異,但都是謙抑自重、為人親厚的人,沒有一個是紈絝。

尤其是,奕訢成長得非常快。咸豐五年時,他也許還有些稚嫩和衝動,不如肅順有城府,但短短的幾年時間,奕訢一步一個腳印,逐漸追趕上來。到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入侵時,奕訢實際上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而老練的政治家了,與肅順相比毫不遜色。

那個時候,由於肅順有意貶低旗人,朝中的滿人親貴大多對肅順不滿,於是向奕訢靠攏。加上肅順得勢以後大力整頓吏治,被肅順整肅的朝中大佬也以奕訢為旗幟,使得奕訢的政治勢力日漸強大。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進京,咸豐皇帝帶著他的寵臣和嬪妃逃往熱河,京中留守的就是恭親王奕訢。

奕訢當時以特命全權欽差大臣的名義,留守京師與英法議和,是《中英北京條約》、《中法北京條約》、《中俄北京條約》、《天津條約》等談判的中方主持人。那一年他28歲,英姿勃發,風流倜儻,正是人生最好的時候。

坦率講,那個時候咸豐皇帝有點嫉妒這個弟弟,他太能幹了,他感覺到在許多方面他都不如這個弟弟。

咸豐皇帝和身邊的重臣一看到洋人就逃的遠遠的,而且完全沒有現代外交的概念,他們也不想與洋人認真談判,幻想著有個能幹的武將領兵再把洋人趕走。

可是奕訢把危機轉化成了機遇,並且真的發揮出他的才幹了。他在瓜爾佳文祥和岳父桂良的協助下,不僅把洋人拉到談判桌上,還安撫了人心,穩定了大局。他和文祥籌設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籌建滿人自己的精銳衛戍部隊神機營,開創了中國近代外交事業,開啟了洋務運動的先河。

恰在此時,咸豐皇帝病重,他的未來已經非常有限了,這一點肅順和奕訢都非常在意。咸豐皇帝死後,朝局必有一番重大變故,而皇長子載淳當時只有六歲,咸豐皇帝如何託孤成為關鍵。

因此,奕訢決定主動出擊,請求赴熱河探病,當面向咸豐皇帝請安。

收到奕訢申請來熱河的摺子,最緊張的人是肅順,他絕不能讓奕訢與皇帝見面,他們是親兄弟,皇帝在彌留之際最容易一笑泯恩仇,萬一皇帝與奕訢冰釋前嫌,他的如意算盤就會落空,因此他在咸豐皇帝面前拼命詆譭奕訢,阻止他前來。

所以,奕訢的熱河之行,在咸豐皇帝活著的時候並沒有成行。

咸豐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五日,咸豐皇帝病重。十六日,咸豐皇帝在煙波致爽殿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肅順、景壽、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等,面諭:“立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又諭:“皇長子載淳現為皇太子,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

這就是顧命八大臣的由來,名單上沒有奕訢,只有一個景壽,作為親貴的代表。肅順的算盤打的很精,景壽是奕訢同父同母的親姐姐、壽恩固倫公主的丈夫,人稱六額駙。拿他取代奕訢,可以塞朝野上下悠悠之口。

咸豐皇帝的臨終安排很糟糕。作為皇帝,他應該以超越政治派別的眼光和胸懷來安排自己的後事,不應該拉一派打一派。肅順雖然很能幹,但他搞小圈子文化,對朝局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完全以肅順為班底勢必會排斥留守京中的實力派官僚集團,也不利於調動親貴集團的積極性,為朝政翻盤埋下了隱患。

其實,咸豐皇帝正確的做法是將肅順和奕訢彌合在一起。他們二人政治主張沒有重大分歧,有的只是個人恩怨,而且主要責任在肅順。如果顧命大臣裡有奕訢,以奕訢的地位和影響力,肯定會成為實際上的領導者,這樣肅順就不得不與奕訢聯手。

奕訢和肅順都是滿洲親貴中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他們二人攜手,晚清中國一定是另一番局面,至少不會讓慈禧得手。


國史館


咸豐皇帝是一位苦命天子,在位期間,大清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可以說,他遠沒有祖先那樣的運氣,可以太平享受皇帝萬人敬仰的待遇,而相反,他還要為祖先“買單”,大清歷朝積攢下來的弊病在他在位時期集體爆發,他承受了許多本不應該他承受的痛苦。

而咸豐和恭親王奕訢本是兩小無猜的好兄弟,咸豐的母妃去世較早,道光皇帝就把咸豐交給奕訢的生母靜妃來撫養,而且靜妃也視咸豐如同己出,不曾因咸豐失去了母親而慢待於他。


兩兄弟可以說從小光屁股活泥巴長大的,關係十分密切,道光也是在兩個兒子之中選擇繼承人頗為苦惱,最終咸豐在老師杜受田的幫助下成功贏得了道光的肯定,被選為繼承人,同時把奕訢封為恭親王,雖不能一碗水端平,也算是給兩個兒子一個滿意的交代。

正是如此之好的兄弟倆,咸豐在避暑山莊臨終前,不但不讓奕訢擔任輔政大臣,更拒絕見弟弟最後一面,這是為何?


兄弟關係破裂

咸豐登基之初,兩兄弟關係還十分好,咸豐疼愛這個弟弟,並且讓他參與政事來輔佐自己,可後來因為一件小事,讓兄弟之間產生誤會,彼此防範。

奕訢的生母靜太妃去世的時候,奕訢想懇請咸豐封自己的母親為太后。按理說,道光皇帝最後一任皇后去世後,宮中大小事務都是靜妃操持,雖無皇后之名,卻有皇后之實。並且咸豐又是靜妃一手帶大的,於情於理封為太后並不過分。


可咸豐並不這麼想,因為咸豐還是想追封自己的生母為太后,但礙於情面,又不好拒絕奕訢的請求,只是敷衍了一下,誰知奕訢以為咸豐並無異議,就以咸豐的名義下詔追封自己的母親為太后。

眼看事已至此,咸豐就算一百個不願意也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他不想讓自己背一個“不孝”的罵名,但又不甘心,因此在事後對奕訢秋後算賬,從此開始厭惡這個弟弟,並把他踢出了權力中樞。

前有車後有轍

咸豐面對英法聯軍共進北京城,匆匆帶著老婆孩子跑到了承德避暑山莊,從此一病不起,他開始考慮身後之事。

面對弟弟奕訢的請求見面,咸豐斷然拒絕,因為他知道,在他臨終前,他見的每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都是有著極強的政治引導力。他討厭奕訢,見他會給人留下託孤的感覺,這就給了奕訢足夠的政治資本。

要知道,當年順治繼位也是由叔叔多爾袞輔政,雖說多爾袞功績斐然,但他欺壓君主,逼迫太后,使得順治皇帝深深的痛恨他。有了這些教訓,咸豐不想給自己的兒子留下這麼一位“叔叔”,讓皇權旁落,這也是咸豐臨終前不見奕訢的重要原因。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咸豐自認為安排的萬無一失,結果最終被兩宮皇太后慈禧和慈安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了“辛酉政變”,成功奪得權力,咸豐泉下有知,不知會作何感想?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咸豐皇帝和恭親王奕訢,其實相差歲數不大,但就是因為咸豐先出生,就做了兄長。道光皇帝親兒子就只剩下了這兩個。

晚清從道光以後,子嗣不昌,越來越不能生,到了同治光緒溥儀時代,乾脆就喪失生育能力了。

咸豐帝體弱多病性格柔弱,又比較好色。儘管皇帝好色是標配,但是好色之名,清朝皇帝裡,咸豐和乾隆的名聲,是不分伯仲的。甚至於有過之而無不及。

咸豐帝當年差點,就因為弟弟比他精明幹練,孔武有力,身強體壯的陽剛之氣,失去了太子之位。後來還是得了高人指點,打感情牌和仁慈牌,這才把奕訢的剛勇冷峻形象給打敗了。

咸豐帝本來心裡,就對這個弟弟,心存芥蒂。可是奕訢卻不知進退,非要給自己的親孃請封厚葬,這就把咸豐帝給惹毛了。

你把你娘弄個皇后的封號葬了,這是要和我平起平坐啊,小子這是想做皇帝啊。從此以後,奕訢就被冷處理雪藏了很多年。

知道英法聯軍打進了北京城,把咸豐帝趕到了熱河,他才想起了自己的弟弟。不是重用,而是讓他留守北京,負責擦屁股。

這個工作,不好做好,搞不好就被洋人咔嚓了。搞的好點,也會被罵一個賣國賊。

但是,沒關係啊,奕訢穩住了強盜,維持住了北京城政局穩定。少了一個皇家園林算什麼。

北京城的遺老遺少,當然感激奕訢的功勞。

但是奕訢功勞越大,名聲越想,咸豐就越不痛快。

咸豐帝逃離帝都,背棄廟堂,狼狽逃串,早就失了臉面了。先是被太平天國嚇破了膽,此時又遭到洋人的驅逐,早就沒了那份自信和氣度。此時身體又一日不如一日,而自己的弟弟,卻遠在北京帝都,風生水起,似乎大有取代自己的意思。

此時此景,他對這個弟弟,又怕又恨又嫉妒。

這個弟弟這麼有能耐,深得官聲,讓他來熱河,豈不是引狼入室?

假如恭親王到了熱河,發動政變,挾天子以令諸侯,或者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咸豐帝,是不可能讓他來熱河的。

在他臨終前發佈的遺囑裡,任命八大顧命大臣託孤時,恭親王都不在名單之列。咸豐帝就是想死了,也要壓制恭親王復出。

不見他,就是不想給他任何翻盤的機會。可事與願違,他走了,叔嫂合謀,還是把顧命大臣給廢了,叔嫂聯合執政。

當然了,最後奕訢還是沒有鬥過深宮婦人慈禧,沒過幾年,大權逐漸被慈禧一人掌控!


三生有畫


毛筍應邀答題:簡述咸豐帝

[咸豐帝](1838一1861)清朝皇帝,年號咸豐,廟號文宗。旻寧第四子。1850年即位(道光30年)。剛即位,爆發了"太平天國"起事。即位十一年,內憂外患,沒有過一天太平日子。1856年,又發生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逼近北京,燒毀了圓明園,逃往熱河的咸豐急痛攻心,1861年8月,病死於承德熱河行宮。在位期間,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

恭親王奕訢(1832一1898),愛新覺羅氏,旻寧(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靜貴妃)之子。咸豐從小喪母(皇后)由靜貴妃撫養,咸豐和奕訢從小在一起讀書、玩耍,尤如一母所出,二人親密無間。咸豐即位後,遵旻寧遺訓,在1851年封奕訢為恭親王,在軍機大臣上行走。1855年,靜貴妃病重,不肯閉目,咸豐探視後,問奕訢,"太妃有何遺願"?奕訢答曰"唯冊封也",咸豐帝"哦!哦"!不知可否!奕訢以為帝允,遂赴軍機處擬上諭"封靜貴妃為大後"並在靜貴妃床前宣諭,靜貴妃聽完上諭,舒了一口氣,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咸豐知道後,十分不滿,以為矯詔,遂令奕訢退出軍機處,罷免一切職務,回南書房讀書。從此二人有隙。咸豐臨終前遺命八顧命大臣:怡親王載桓、鄭親王端華、肅順、景壽、匡源.穆蔭.杜翰.焦佑嬴中竟然沒有奕訢,說明咸豐對奕訢的成見頗深。如顧命大臣中有奕訢,那麼中國歷史將改寫。


毛筍56561098


1.道光在位時咸豐與其弟奕訢爭做儲君時兄弟倆有嫌隙;2.其弟奕訢能力強,咸豐做皇帝后自卑仍不自信;3.咸豐做皇帝后不信任奕訢而更信任肅順等身邊近臣;4.肅順等掌握朝廷實權的咸豐近臣與奕訢有矛盾;5.咸豐謹小慎微汲取前面多爾袞輔助順治專權威脅皇權之歷史經驗教訓;6.此時英法聯軍打進北京,逃跑到熱河的咸豐已留奕訢在北京處理“洋務”。


京師大學堂師範館


可人算不如天算,無能的獨子同治,也沒有挽救回大清的敗局,反而開啟了,專獨太后和親王奕勾結的二朝垂簾聽政,最終導致大清滅亡!


歷史緣深


我想應該不是拒絕見,而是有人從中從梗。我想應該是慈禧或者肅順的人在搞鬼。我想鬼六子和咸豐的關係應該是比較友好的,不至於不讓見。所以就上面推測。當然,這是我的推測,至於真相無從說起……一是史料缺乏,二是,學識有限


liyongxing543


這個問題沒有必要長篇大論。咸豐怕重演一個歷史事件——燭光斧影


烽火狼煙入夢來


我知道,因為他兩個人有仇,本來皇位應該傳這個王爺的,可是這個咸豐嫉賢妒能,小心眼,沒有給大權給他這個弟弟


進步青年18


咸豐的目的應該是防微杜漸,不給恭親王奕訢留下任何臨終託孤的政治資本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藉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