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在北方最害怕的对手:不管你突围多少次,总也甩他不掉!

太平军在北方最害怕的对手:不管你突围多少次,总也甩他不掉!

(电影《蒙古王》)

太平军突围了,但是让林凤祥和李开芳感到难以接受的是,自从对手一栏中增加僧格林沁这么一个人之后,不管你突围多少次,就好象双面胶一样,总也甩他不掉。

1854年5月5日,在无法摆脱追兵的情况下,太平军只得在连镇紧急布防。还没等弯下腰来喘口气,僧格林沁和他的蒙古骑兵就到了,呼啦一下,三度将太平军予以包围。

连镇横跨运河,分为东西两镇。林凤祥和李开芳商量一下,以运河划界,一人占住一边,成犄角之势,同时在运河上架起浮桥,使运河两边联成一气。

连镇“人口繁盛,蓄积颇丰”,附近村庄也都不是贫瘠之所。太平军从镇到村,将所有财物掠夺一空,作为军队给养。林凤祥另外在东西两镇之外建造木城,设立大小连营七座,以分官军兵力。

在作战方面,僧格林沁是个老手,普通花招在他眼里都不值一提。太平军分兵,他也依照东西两镇的位置,将兵马分为河东和河西各一路,此后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牢太平军,并不断往前推移。

太平军在北方最害怕的对手:不管你突围多少次,总也甩他不掉!

(电影《投名状》)

此时北方连降大雪,太平军虽得到了粮食上的补充,但冬衣不足,而且他们本身也不知道如何防寒保温,因此非战斗减员非常多,光冻死的就有数千人之多。僧格林沁的办法就是熬着耗着,在对付气温这个大敌上,长期生活在同一环境,甚至是更恶劣环境下的蒙古人显然要比太平军能扛得多。

耐不住的是咸丰。在没看战报以前,他总揣着一种一劳永逸的心理,但仔细读下来,却发现僧格林沁不过还是在拿话搪塞自己。

敷衍,敷衍,你就知道敷衍,不赶紧把太平军给摆平,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僧格林沁口口声声下雪天冷得不行,非得等到冰雪消融才能有取胜的完全把握,咸丰真是恨不能劈脸扇过去一巴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你早点抓住时机,歼灭这股太平军,还会像今天这么费力吗?

他在僧格林沁的奏折上批道:“再不能宽限时日。”

太平军在北方最害怕的对手:不管你突围多少次,总也甩他不掉!

(电影《蒙古王》)

可是事到如今,能不能宽限已不是咸丰说的算了,是僧格林沁说的算,他只把咸丰的话当耳旁风。

皇帝坐在紫禁城里说的现成便宜话,那是能听的吗?听不得。尽管太平军的境况已大不如前,但仍有近万之众,而且僧格林沁分明看到,太平军照旧悍不畏死,或战或守,均从容不迫,毫无溃乱之状。

这种样子,你要我立马将他们干掉,不是在说天书么?只有长围久困,才是唯一之法。

僧格林沁的围困,像毒蛇缠颈,使得太平军的日子越来越艰难。这时杨秀清派遣的特使正好潜入连镇,林凤祥才知道天京援军将赶到救急,两人计议后,决定让李开芳率六百轻骑兵南下接应。

太平军在北方最害怕的对手:不管你突围多少次,总也甩他不掉!

(节选自关河五十州《晚清帝国风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