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爱因斯坦为什么会说“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这句话?

简娥菊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有四大发明,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当时是心潮彭拜,热血沸腾。

但在今天尤其是向番邦人介绍时,总觉得象一个啃老簇。自那以后就再也没什么发明了,都不要意思同别人说,可我们很多人还到处显摆,躺在祖先的伟业上沾沾自喜,大言不惭。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有哪样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的电,电器,机械等,我们都是复制别人的,如果在当时发明这些的国家个人申请了专利,别国要生产类似的就得交费,要么就购买他们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啊。人家见到这个苗,开始专利保护,需说晚,但也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以前我们没明白,到现在也未见多有改变。在人家发明的基础上复制更新。需说也是一个技术,但总觉得底气不足。就象不是自己亲生的娃儿一样,带别人的孩子。

我们有这么多人,为什么发明这么少得可怜?其原因在哪儿?是我们的民族信仰和态度出了问题,我们有四大名著,很多学者不去写超越四大名著的作品,却在那研究四大名著,最可悲的是这些人写不出先人们的巨著,评论倒是一套一套的。试问一下,研究他们的作后,又写不出来,有何资格去点评他们呢?也正是这些所谓的学者专家们,让我们没有发明和创造。还有更可笑的,说人家写得不好,还给改得不伦不类的,试问这是一种什么心态?

如果大家把心思放在创造和发明上面,那又是一个什么格局?人家一个外国人在那时就看透了,几十上百年了。却没有得到醒悟。上次看到德国发给中国产品的抄袭奖时,真是无地自容,打了我们的脸,也丢了我们祖先的脸。作为一介素民,我们宁肯不用这些产品,也要保留尊严。

唉,我等平民无力改变,只希望我的儿子或再下一代努力,创造发明中国人自己的产品,让全球人都要用而且还离不开,将这愿望写进家训,真有那么一天,如吾以老去,家祭无忘告乃翁。也算含笑九泉了。


桃花山庄庄主


这句话不用爱因斯坦说,我们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奇怪,因为中国缺乏诞生现代科学的土壤,这就是科技史上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爱国人士先别忙着批判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这句话是1953年说的,而且说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没有诞生现代科学”,那些拿“两弹一星”、“嫦娥”、“天宫”、“神舟”、“北斗”、“墨子”、“悟空”、屠呦呦……说事的,先搞清楚什么叫近代历史和现代科学。


1953年,美国一个叫斯威策的人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历史学硕士,他在参加一个题为“中国历史上有没有科学”的讨论后,把讨论情况写成一封信寄给了当时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

没想到爱因斯坦居然给他回信了,而且这封信还公开发布了,爱因斯坦写道: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外国人感兴趣,我们中国人也感兴趣。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为我国古代先进的科技水平感到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有著名的四大发明,为推动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为我国近代落后的科技水平而感到羞愧,因为我们闭关锁国,科技落后导致民族危机。这究竟是何原因?

著名科学史学家李约瑟曾写过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对我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水平表达了深深仰慕,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这个问题以后被称为“李约瑟难题”,跟爱因斯坦回复的问题实质相同。作者不懂科学,对历史只懂一些粗浅皮毛,试着分析如下:

1,中国缺乏宜于现代科学成长的思想环境。

中国先秦时期的哲学体系如道家,在根本上与西方哲学体系并无本质区别,都在探讨世界的本原,但后来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儒家思想并不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而更注重对主观世界的思辨,在这样的思想环境下,如果能诞生现代科学才是奇葩。事实上,即便是我国古代那些科学技术成果,跟儒学也没有半分钱关系,因为儒家只讲道德。

2,中国的经验主义导致很多发现滞留在经验阶段。

现代科学是实验科学,即通过反复实验得出缜密的结论,追求准确性和严密性,如果1000次实验中999次的实验结果一样,但有1次结果不同,结论就是不可靠的;中国古代科学却是经验科学,即通过具体实践得出结论,追求经验性和实用性,只要大多数情况下管用,就会被认定是可靠和准确的,古代科技成果大多都是实践成果,并未上升到理论高度。

3,中国的社会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西方的现代科学发源于有知识的人群中,而中国的知识份子很早便被统治者利用各种制度选拔到官僚体系中,放弃了科学研究探索,特别是科举制度使得几乎所有读书人都把入仕做官当作毕生追求,思想和精力完全被束缚在读古书、追求名利上,从事其他工作都是被瞧不起的下九流,“动手实验”这种事被认为是“奇技淫巧”,不是读书人所为。

鲁迅先生就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曾有一段十分精辟的论述: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中国古代缺乏产生现代科学的土壤,在这种环境下,古代先贤没有走上科学道路一点都不奇怪,反倒若是中国诞生了现代科学才真让人奇怪。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这句话就拿我们当下的环境来看,是显而易见的。从建国以来,我国能拿的出的科学成就寥寥无几,一个屠呦呦,还不是院士。所谓的大国院士,无一本书称雄天下,无一项科学发现令人瞩目;“科学家”们不是在实验室搞实验,而是在会议室里评职称。

一、缺少科学的环境。只要是个学生,都先以“孔孟之道”进行启蒙,以“政治思想”为主导进行过灌输;但凡你想搞清楚点什么,就会有千万支胳膊压着你。不敢承认、反省历史,也不敢以“科学”地态度研究学问,就连小小的学生会都“争权夺势”。倘你想真心学点东西,可就只能被各种权势压来压去。

二、多了些孟子式的武断。研习《孟子》,发现文中多处论点毫无根据,仅凭权威式的论断来指点社会。《大秦帝国1》剧中孟子被商鞅批评且不自知,甚至威胁商鞅。当今国内,学霸到处都是,有点权势就要显摆一下,压迫一下年轻学者、学生;即使是一些懂得一点皮毛的人,也跟个蚂蚱一样跳来跳去。

三、缺少真实的教育。社会乱象,众所周知是教育出了问题,自启蒙至大学,都存在与“人”生命周期不协调的各种乱象,却无人愿意研究教育学。外国的教育源自深刻的哲学思辨、社会变革,最后才落实到教育;而我国的教育源自一些对教育半懂不懂的政客名流,学生想要什么,教师想要什么,他们从来不闻不问,只知道拿钱走人


安若凡


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庆祝会上,来自于哈佛大学的校长陆登庭做了很短而精彩的讲演,其中有这样一句极深刻极富启发的话:"如果没有以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在最基本的层次上进行的深入研究,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价值的发明创造"。陆登庭的这句话,他的这个見解,也是包括象爱因斯坦一众的大科学家们的共同见解,翻开世界科学史就会发现,凡是科学上重大的发现丶发明和创造,无不是在人们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产生的,凡是那些在科学上卓有見树的顶尖科学家,无一不是对自然界丶对科学原理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浓厚兴趣的人,诚如爱因斯坦所言:"我从事科学研究完全是出于一种不可遏制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别无其他动机。我酷爱正义,并竭尽全力为改善人类境况而奋斗,但这些同我对科学的兴趣是互不相干的"。爱因斯坦科学研究的历程,完全印证了他所说的话。

爱因斯坦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时,父亲让他看一个罗盘,他为罗盘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运动而惊奇不已,给他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印象;在他12岁时,一本欧几里得平面几何的小书使他经历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惊奇……

爱因斯坦在建立了狭义和广义的相对论之后,后半生就全部精力用在建立宇宙的统一理论上,虽然无功而返,他却并不后悔。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研究科学确实不是在建功立业,完全是在好奇心驱动下,兴之所至而已。

爱因斯坦深谙好奇心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也深知中国人对宇宙对大自然缺乏好奇心,所以不能产生出现代系统的科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都是一样的人,西方人有好奇心,为什么中国人就缺乏好奇心呢?我们就来看看对中国科学史有系统全面研究的第一人一一英国学者李约瑟是怎样说的:"科学的起源要归于一种对至上神的信仰或肯定,相信他比人类更具智慧,相信他给人类订下了人类所能理解的规律。他认为这种观点在中国很可能从来就没人相信过,以道家的思想来看,一定认为这种想法太天真,太可笑。"在春秋战国时代,那时有学术自由,墨子就研究了光学,屈原的《天问》发出了对宇宙的思考,但除了在殷商前半期,以及在周朝的前期,中国人有对昊天上帝的崇拜以外,后来的中国人就基本对上帝设有尊崇之心了,当然对上帝造天造地,并且给宇宙以规律,更认为是无稽之谈。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因建立弱电统一理论而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温伯格,斯蒂芬.霍金,牛津大学罗杰.彭罗斯,弦理论的大家威腾,后来的量子物理大家惠勒等一系列著名大科学家,他们以毕身的精力为寻找宇宙统一理论而提供各种各样的科学研究方案,目的就是想回答:"上帝在建造宇宙过程中有多少种选择?"霍金在他早期版本的《时间简史之谜》的书末也向我们明白无误地说明:"如果我们确定发现一种完整的理论……,如果我们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将是人类理智的最大胜利一一因为到那时,我们将知道上帝的心思。"

由于有这世界上最具智慧,也最具好奇心的科学家不断探索,科学也就不断向前发展,而科学的副产品一一电视、电脑、手机丶卫星等科学技术也就不断产生,为改善人类生活提供了许许多多的方便。

中国人历来对关心宇宙这些自然科学的大问题,都抱冷漠嘲笑的态度,如"杞人忧天","异想天开",由于中国人以儒教为治国纲领的优选文化,把孔子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所以中国读书人对深入探讨宇宙及自然规律毫无兴趣,读书就是为了当官,哪有心思研究自然现象及规律,对这些一点好奇心也完全被当官的心思掩埋了,爱因斯坦这样绝顶聪明的人,他哪里不知道呢?所以对中国不能产生出现代科学,他一点也不会惊奇,因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愚昧人第一


中国没有科学,是受伏羲,周易,老子,孔子,帝王封建君主传统所赐,一点不怪,中国五千多年来的单一文化,落后了西方科学科技单一科学文化知识,這就是东西方的文化互缺,中国虽历史攸久,各种人类生活文化丰富,博大精深枝繁叶荗,但,被一种思想就禁固了,這种专利专权思想牵制了一切思想,丰富不了其它专业思维,更糟糕的蔑滥神权思想昌盛,处处供奉拟造各种神位,让人间神迷化,宗教化形成了创神时代,比如:古老中国封建君主帝王时期的各种神位数不胜数,不一一点说大家众所周之,最早原始女娲炼石补天,什么伏羲的河图洛书,這一类神乎其神的古老传颂,已經在人们大脑里根深蒂固了,不信也得信,混亂了中国下层黎明百性知识认知,阻碍了中国原有文化进步发展,停滞不前。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博大精深各文化,从实质经受锉折,污辱,侵略,欺負,反到落后直到十九世纪未,才觉醒意識中国之科学空白。


陈酿白酒


一代伟人爱因斯坦之所以会说“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这句话,实际上是基于他对科学的深刻认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科学的含义:科学就是基于观察、实验和定量化理性思维的一种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因此,科学不在于它拥有多少正确认识,而在于它能够不断探索、质疑和批判!而这才是推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大动力,也是探究真理的最佳方式!所以,爱因斯坦才敢于在自己只是一个专利员时就提出狭义相对论,挑战世界最伟大科学家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而科学家们后来也证明,牛顿经典力学只不过是相对论在宏观低速情况下的一种近似!这些实例都说明科学的本质就是在于质疑!

而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发展出了当时世界顶级的文化、技术和政治、经济制度。后世的统治者,不仅没有对这些优势继续进行发扬光大,反而是躺在这些优势上,将注意力转向了维护其以血缘为基础的统治上!同时通过各种手段迫使知识阶层成为他们的帮凶!因此,知识阶层不仅没有成为科学的创立者和传承者,而且逐步使得我国春秋战国时代领先世界的科学萌芽消失殆尽。甚至在明朝时候,知识阶层提出:道德可以解释一切问题,可以解释一切现象的大错特错的观点!

因此,从爱因斯坦的观点来看,我国古代统治阶级和知识阶层逐步蜕变成为了维护皇权统治而无所不用其极的群体时,理性和质疑精神离他们有一亿亿光年,怎么可能会产生科学?


地震博士


这一个问题不算新闻,在科技著名论著李约瑟难题之中就提出了中国缺乏诞生现代科学土壤的观点。当然,爱因斯坦也表示认可。我们如今会反驳现代科学有两弹一星,嫦娥,天空系列,神舟系列,北斗,墨子。这些都是近十几年几十年以来中国所取得的突出科学成就。在古代中国也有四大发明等等。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的科技发展能力全球第一。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明确几点。我们通常所说的科技分为科学和技术。技术重实用而科学是没有用的。我们的四大发明都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当然,技术很重要当科学的研究数时能将技术推得更远。为什么我们率先发明了火药,最终西方火炮打开国门。其中部分原因就是技术缺少科学的配合。当然,我国现在的科学成果也较多。但对于李约瑟和爱因斯坦的那个年代而言,整个中国在当时确实没有科学。

在爱因斯坦的理论当中,西方科学的发展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个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另一个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系统实验的结果。中国原生文明都缺少这两部分体系,所以中国没有科学。这也是理由瑟所提出的一个问题。但我们重新翻开李约瑟的那部论著《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所提出问题的原文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于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其实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李约瑟限定了时间,那就是近代的中国。其实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也是部分人对李约瑟的误读。中国古代当然有科学。但一直作为一个独立而小众的体系去发展。经常被文人斥之为奇技淫巧。这就体现出了中国长久以来所缺乏的思维环境。一种不利于现代科学所成长的思维环境。中国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个学说都在探讨世界本质的起源,以及现实生活当中的处事难题,在这些方面,于当时的西方哲学体系出入并不算大。

而中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主导思想并不注重对客观世界的研究,而是更多的注重于主观世界的思辨。科学更多的是存在于客观世界当中。儒家讲的是道德人伦。在思维体系中中国人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经验而非理性的规律。这也是文化的不同,传承的不同所导致的。

而中国强大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将社会上所有的精英知识分子都束缚于官僚体系当中,一生所学,为求做官。并没有西方特定时期内对科学理论所探索的环境和条件。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鞭炮敬神。外国用罗盘针指南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人用鸦片医病,中国却将其当饭吃。


世界史图鉴


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中国没有科学不令人奇怪”并不是偏见,而是有其客观依据。

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来过中国,虽然在中国仅仅停留几天,但爱因斯坦对中国的几点观察是很准确的。

“李约瑟难题”早就直指了中国缺乏产生科学的土壤,科学要求的最重要的是理性的科学精神,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缺少的就是这种科学理性。

科学精神要求的是真理,而我们社会所尊崇的是利益至上,功利主义与科学精神是违逆的。

即使到今天,我们依旧缺乏科学精神,甚至比起百年前还不如,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越来越多,真正追求科学精神的是少之又少。

你觉得爱因斯坦对中国有偏见吗?你觉得中国有科学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老李有刀


中国人的研究方法不同。

中国人把研究对象分为形而下、形而上两个层面。

“形而下为之器",器就是物理、化学等科学层面,像种植、饲养、水利、桥梁、冶炼、盐卤、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等等;

“形而上为之道"。中国人对物理、化学等科学层面的研究,不仅仅是“为我所用"转化为生产力,更注重将其升化到哲学层面,形成“道“,也就是思想。

比如锯木头,在锯的过程中发现“一尺之木,日取其半,永无穷尽"。

于是就提升到哲学层面,提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阴阳,阴阳生万物”的道家学说。

甚至更进一步,道家发现物质可以不断再分,永无穷尽,直到很小很小的物质“炁”(以纳米为单位计算),就可以任意组合新的物质…这就是今天的纳米科技。

再比如养蚕,蚕结茧后把自己包裹在里面,以为死了,切开茧壳看,蚕变成了蛹。

过几天蛹又化为蛾,咬开茧壳飞出去。交配后产下卵,卵孵化后又成蚕.....

通过对养蚕的形而下观察,他们得出结论:生命不死,只是改变形态。于是升化为“灵魂不死,生命循环"的原始宗教。

遗憾的是,中国人只记述其中的成果哲学思想,也就是形而上的道。

至于形而上的道是怎么获得的?也就是对形而下的器如何进行研究实验,反而没有记录。

这就造成错觉,以为中国只有思想没有科学。


蜀蛇说


中国没有科学不了令人奇怪,中国有了科学才让人奇怪呢!

这句话听着扎心,却说出了实情。因为科学是好东西,同时也是难东西!没有诞生科学的土壤,没有持续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努力,科学的诞生只能在幻想之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科学技术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两弹一星”、胰岛素合成、哥德巴赫猜想、上天的嫦娥和天宫,入海的神舟和蛟龙、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这桩桩件件都代表着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一环。

爱因斯坦说出“中国没有科学不奇怪”的话,发生在1953年,与其说是对中国未来的预测,不如说是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科学史的概括和总结。当时的斯坦福大学硕士研究生斯威策提出了一个观点“中国历史上没有科学”的观点,并且寄送给了爱因斯坦。在给斯威策的回信中,爱因斯坦说: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中),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验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

爱因斯坦的话经过公开发表,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讨论。在爱因斯坦看来,要想产生科学,必须有逻辑系统和实验论证,中国的古代圣贤哲人没有这方面的素养,也从来没有从这两个方面去努力,所以绝对不可能产生科学。

必须承认,上世纪50年代,全世界都处在冷战之中,尤其是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朝鲜与我军大打出手,两败俱伤。作为美国的研究者,不可能独立于政治之外,敢说新中国的好话,要不然会被秘密警察逮捕甚至上法庭审判的。当时好莱坞很多演员和编剧就受到了麦卡锡主义的冲击。

仔细研读中国科技史,会发现中国近代以来的科技成果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可以说是一下子退出历史舞台了。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骤降为只占0.4%。东西方在科技上的此消彼长,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物质基础。

其实,在我看来,中国历史上没能产生科学,原因不只是先贤圣哲的素养不够。根植于人民群众中很多东西,也不利于我们产生科学这种好东西。具体来说,有如下几点:

1,中国的文盲率超高。

中国最早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按理说传播知识的效率应该更高。但事与愿违,中国因为从商鞅变法中流传下来的“愚民政策”,始终让大多数百姓不识字,成为只会种地的工具。近代中国文盲率高达90%以上,这样很多历史资料和档案保存无法进行。没有这些思维材料,就不会有系统科学产生了。

2,中国历来把技术改进称之为“奇技淫巧”。

中国传统社会总是把读书写文章当做正道,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是此理。甚至,官僚制度下的文书拟写、钱粮计算、法律诉讼等有技术性的工作,都由专门的师爷来代劳。只要思想品德过关就能做官了。以至于清朝很多目不识丁的满人当尚书居然能当很多年。

3,中国科举制度把绝大部分知识分子兴趣集中在了学而优则仕上。

封建官僚制度中,中国成了一个彻底的官本位社会,读书人也每天做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美梦,对自然科学完全没有兴趣。明末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科举失败后写了《天工开物》,并且说没有任何一个官员会读这本书。

4,传统中国的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加上近代的闭关锁国,没有频繁互动。

传统中国的版图,从秦朝时就已经确立,北面是草原和大漠、西面是高不可攀的青藏高原,东面和南面都是宽广的海洋。这样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让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域的交流变得异常困难。近代以来,明清两朝都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把西方科技拒之门外,又错过了科技发展的黄金期。

其实,爱因斯坦和斯威策的讨论,早在1930年就被提出了。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李约瑟,当时他在研究中国科技史,他提出了“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中国为什么在近代落后了”。到1976年,这些问题被称作“李约瑟难题”。

现在,类似的问题还在困扰中国人,我国著名科学家两弹元勋钱学森临终前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也算是李约瑟问题的继续追问。

中国何时能成为世界一流科技强国?我们很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