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雙全的抗日英雄――魏大光

“為國家盡了大忠,為民族盡了大孝。”這是1939年葉劍英發表在《八路軍軍政雜誌》上的文章裡,對魏大光旅長的讚譽。

魏大光,原名魏紀青,曾用名魏佔瀛,1911年生,霸縣(今霸州市)大韓家堡村人。1935年投身抗日救亡運動。1936年冬因從事反日活動被捕入獄。“七七”事變後,出獄回鄉組織起500餘人的抗日武裝,提出“好男兒上戰場,打鬼子保家鄉”的口號,曾指揮所部取得永清吳家場反日軍包圍戰的勝利。1938年3月,率部接受中共天津地下黨的領導和整編,任華北人民抗日聯軍第二十七支隊司令員。為提高戰鬥力,他對部隊進行整頓,制定各種規章制度,嚴格組織紀律,吸引愛國青年參軍,隊伍迅速發展到6000餘人。同年11月,日軍曾先後兩次對津西大“掃蕩”,他抓住戰機,指揮部隊在武清、霸縣一帶作戰,取得中亭堤伏擊戰、勝芳保衛戰等戰鬥的勝利。

1938年11月16日,二十七支隊奉命開赴冀中,到達任丘青塔鎮一帶,改編為八路軍冀中軍區獨立第五支隊,魏大光任司令員。1939年3月又改編為八路軍一二○師獨立第二旅,他任旅長。同年4月23日,在賀龍師長指揮下,他率部參加了齊會戰鬥、臥佛堂戰鬥和沙河橋戰鬥,出色地完成任務,表現出非凡的軍事才能。1939年5月,他奉命返回霸縣,在大清河北收編散兵,與各地武裝首領廣泛接觸,宣傳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經3個月的努力,將霸縣、安次、永清等十幾股雜色武裝收攏起來。8月26日,魏大光乘船赴黃莊子村開會,在霸縣大寧口村北與日軍汽艇相遇,激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8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