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朝会失去对地方的控制?为什么后面的皇帝统一不了?

光明分区丁义珍


唐朝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是由于安史之乱,但是安史之乱的根源还是由于府兵制的没落,由于到玄宗朝当时唐太平已久,军人的地位越来越低,造成唐赖以立国的府兵制的没落,都没人愿意去当兵。



因此会出现了募兵制而募兵基本都在边境,因此造成了地方实力过大,中央实力减弱。这是安史之乱祸起的根源。

其实唐后期的皇帝还是有机会能统一全国的,只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一直存在藩镇割据的局面。唐代宗时期,安史之乱终于被镇压下去了,但当时的主帅仆固怀恩心怀不轨故意上表要求将各地投降的叛军将领就地任职,不必进京谢罪,这就造成了各地格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给藩镇割据开了一个不好的头。

后来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不断和藩镇割据势力斗争,到唐宪宗时期终于将各地藩镇势力镇压下去,形成了暂时统一的局面。但由于宪宗个人的原因,骄傲放纵和迷恋丹药导致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很久。


很快宪宗死后马上各地藩镇又开始蠢蠢欲动,再次出现叛乱的情况。所以说,后期的皇帝并没有说统一不了全国,也出现了大统一的局面,只是时间太短了。


山中茅店


唐朝皇帝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根子在“安史之乱”;不过,后面的皇帝也统一过,只不过时间不长而已。

唐朝从极盛到衰,其转折点就在安史之乱。安史之乱虽然从头到尾只有八年不到,但是其破坏力确实极大的。且不说唐帝国的人口数锐减了一半以上,只说其一个副作用就够了——打出了一堆新军阀。

这个逻辑是很显而易见的——有人作乱,政府军又无力戡乱,就只好放权给地方官员,允许他们自行招兵买马。最后的结果,就是叛乱虽然被平定了,但是一堆新军阀却尾大不掉了。这样的故事,不仅见于安史之乱以后的唐朝,还出现在黄巾之乱后的东汉、太平天国以后的清。

不过,像唐朝这样的异数,确实比较罕见。比如东汉,在黄巾之乱后36年亡国;太平天国之后50年,清朝也亡于内忧外患之间。更加典型的如孙恩卢循之乱后的东晋,政权直接被刘裕篡夺,很快就完蛋了。

而唐朝,能在安史之乱后苟延残喘一百五十年,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时政府尚且能控制的地盘还比较多,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第二次衣冠南渡开始,曾经被忽视的江南地区逐渐开发,为政府提供了极大的税源。

有还算强大的政府,唐朝的那些藩镇就没有起来搞事情的心思。因此,他们本质上还是愿意承认大唐这个政府的,只不过自己要做独立小王国的国王而已。而一旦有强势的皇帝,就会拿他们开刀甚至成功,这个皇帝就是唐宪宗。

在唐宪宗的殚精竭虑下,河北诸藩镇被唐帝国一扫而空,还留下了“李愬雪夜袭蔡州”这样的著名战例。宪宗皇帝开创的“元和中兴”,也成为了一件美谈。

只不过,强势皇帝的去世便导致统一大业人亡政息,从此以后,藩镇再未统一,直到二百年后的宋朝才终于复原。



青言论史


想了解唐朝中后期为什么会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我们先要了解唐朝前期中央是如何控制地方的,以及唐玄宗时如何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关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唐朝前期的政治军事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唐朝的制度继承的是南北朝时期西魏和北周的体制,所以我们要了解唐朝前期如何控制地方,可以从西魏时期建立的府兵制说起。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后三国时代,北方是东魏和西魏,南方是萧梁政权。东魏和西魏是死敌,基本以黄河和潼关为界,两个政权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西魏相对较弱,为了更好地组织境内的鲜卑人和汉人团结在一起,西魏的掌门人宇文泰创建了府兵制,将西魏建设成了兵民合一的政权。

府兵制最基本的组织形态是,中央层面设立八个柱国大将军,宇文泰自己就是其中的首脑。另外七个人中,有六个柱国每个人统领两个大将军,就是十二大将军。每个大将军下面设置两个开府,一共是二十四开府。开府为基本的行政和军事单位,将人组织起来。西魏的百姓平时务农,战时为兵。府兵一般都集中在首都长安附近,由中央直接统领。到了发生战事的时候,由中央直接委任将领,派军队到战场,等战争结束了,军队多数解散,部分回到京城,将领的权力也收回。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强干弱枝”的管理方式,非常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府兵制是一种非常具有活力和战斗力的军事和政治组织,后来北周灭掉了北齐,隋朝灭掉了南陈,都是以府兵制为基础的统一战争。唐朝前期,社会组织较南北朝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当然将府兵制都继承了下来。可以说,唐前期政治安定,社会出现繁荣景象,都是和这样的一套政治军事体制分不开的。

府兵制在中国由南北朝分裂到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弊端。参军的人是在尽义务,并不是职业军人。朝廷让人当兵的条件是免除了他家的赋税,并没有给他足够的钱养家,他们生活上的来源还得靠种地。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时间不能太长。这个条件是西魏时是成立的,因为西魏的国土较小,出征行军的距离较短,士兵能够兼顾打仗和养家。到了唐朝,全国都统一了,疆域扩大了很多。但是因为唐朝前期的国家比较为稳定,军事活动较少,所以府兵制一直保存了下来。

2.安史之乱如何会突然爆发

这种情况随着边境战事的增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知道,唐朝本来就是一个汉胡统一融合多元文化的王朝,唐朝皇帝都有很深的鲜卑血统。所以唐朝并不在意“夏夷之辨”,对胡族都特别包容,唐太宗就有天可汗的称号。所以,唐朝时和边境胡族、西域的贸易就非常发达,唐朝也就要不断派出军队到边境去保护商人的利益,使贸易能够长久维持。这样问题就出来了,这种到边境上是路途既遥远又长远的事,府兵不是职业兵,还要种地养家,到边境去驻守就显得很不合适。很多士兵出去从军四五年回到家乡,发现田地荒芜,妻离子散,日子没法过了。

由于府兵制的诸多弊端,社会的尚武风气逐渐下降,府兵制也就走到了尽头。这个时候,中国北方的突厥、回纥不断崛起,东北的契丹和奚人也强大起来,对唐边境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原来的兵役制度已经不能凑效,唐玄宗只好采用新的方式,那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的含义就是直接花钱招募人当兵,让有当兵意愿的人参军。这样的好处显而易见,招到的士兵更有战斗力,很多人都愿意到边境长期驻守,有了功劳还可以升迁,成了靠当兵吃饭的职业军人。但募兵制的坏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花钱太多,军费节节攀升。要知道府兵制是朝廷用免税的政策换忠诚,成本较低,而到了募兵制,就是直接用金钱换忠诚了。

军费的攀升让唐玄宗压力抖然增大,战争连年不断,但朝廷的赋税却连年吃紧。最后唐玄宗不得不给予节度使很多权力让他们自己筹措军费。军队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拿谁的钱,替谁卖命,所以地方藩镇的将领权力就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了独立的王国。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条非常清晰的变化线,从府兵制到募兵制:士兵由临时招募,较短时间打仗,到职业军人,长期在边境驻守;将领由平时在朝,战时为行军大总管,到后来要在边境长期驻守,集军权、财权、行政权于一体的节度使。唐帝国前期到中期,从“强干弱枝”变成了“强枝弱干”

安禄山是胡人将领,大唐用胡人为将并不罕见,唐太宗时就任用了很多胡人将领。到了唐玄宗时,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唐朝名将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等人都是胡族将领。安禄山是突厥人和苏特人的混血,长期在东北驻守,深受唐玄宗的赏识。他不断加官进爵,最后担任了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分别是现在的辽宁、北京和山西。

到了唐玄宗后期,北方十大节度使共驻军40多万,光是安禄就掌握了18万军队,而中央则只有9万老弱残兵。在当时,是个明眼人就能看出天下要大乱,因为中央的力量已经非常弱了。到了公元755年,就爆发了安史之乱。

我们再来看看,唐朝是如何平定安史之乱的。唐朝中央政府并没有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培养出一支完全由进行控制的军队。原因是钱不够,安史叛军所攻占的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方是唐朝的主要税收区,中央政府断了财路,干什么事都不好使了。唐朝政府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用忠于朝廷的节度使的军队去平定叛军,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和河东节度使李光弼,还要借助少数民族回纥的力量去平叛。由于这军队都不是直接受皇帝指挥的,所以皇帝对这些军队既依靠,又防范。皇帝要依靠他们去平定叛乱,同时又要提防这些节度使势力过大,成为新的叛军。这皇帝做得真够纠结。于是,安史之乱中戏剧性一幕就出现了,往往叛军势头强的时候,皇帝就特别信任郭子仪和李光弼,等到郭子仪和李光弼打了胜仗,皇帝又往往急于将他们召回,不令他们穷追猛打。这样的剧情反复上演。

3.安史之乱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安史之乱最后不是被完全平定下去的,而是唐朝政府将分化瓦解掉的。唐中央政府以军事实力为后盾,不断招募叛军将领归顺,许以优厚的条件,结果很多叛军的将领都归顺了。他们都得到了很好的优待,就是带领他们的兵马在他们占领的地方称王称霸。唐朝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原因也很简单,中央军力量严重不足,如果依靠郭子仪和李光弼彻底打败安史叛军,那他们的力量势必会无法遏制。最后只诛叛军的首恶,让其他叛军将领都享受他们已经有的成果。这样,各地藩镇中不会有哪一个太强以威胁中央,还可以相互制衡。所以,这种戏剧性的平叛思想也导致了戏剧性的结果,在安史之乱结束后,河北、河南、山东这些地方依然不向中央交税。中央政府还是很穷。不过这种结果也是一种必然,因为唐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乱前夕就已经羸弱不堪了。

好在唐中央政府又找到了新的中央财政,那就是南方的经济资源。隋朝时修建了大运河,南方的经济在唐朝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安史之乱以后,北方的人口又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又增加了很多的劳动力。唐朝政府通过大运河,将江南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西北地区,让唐朝又持续了一百多年。但是经过安史之乱的打击,唐朝现也无力重振雄风,恢复当年盛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藩镇的控制也显得力不从心。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唐中央和地方的主要矛盾,并不集中在和河朔三镇的矛盾,也就是当年安禄山部下的藩镇。唐中央打击的藩镇主要在江淮一带,如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主要的目的在于保护京杭大运河的通行安全,这样才能保证朝廷财政的安全。中唐时曾经出现过宪宗中兴,但也只是昙花一现。


历史细观


唐朝失去对地方的控制根本就是制度出现了问题,尤其是兵制。

唐朝前期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制以均田制为依托,初期还算可以,但随着土地兼并,均田制遭破坏,府兵战斗力变得低下,而此时的唐王朝还在热衷开疆拓土,经常对外用兵,军队是不能没有作战能力的,所以到了唐玄宗时期就开始实行募兵制,重用领兵节度使。

开始实行的时候,效果确实不错,军队战斗力明显提升,但是“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唐玄宗为了“武功”不断扩大节度使的权力,地方的事也归节度使管,培养出了安禄山,酿成“安史之乱”。

在古代,信息闭塞,消息传输非常缓慢,过分的放权很可能让地方独立性增强,进而不受中央节制,特别是有了军权和财权,这简直就是形成割据的沃土。

“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中央统治力量的削弱,原本就有割据倾向的地方藩镇,更加尾大不掉,而河北地区的藩镇尤为跋扈。

最可怕的是,这种割据并不是一家一族能左右的了的,它是一种控制地方大权的职业军人组成的武人集团,多数时候是集体领导,甚至节度使不如他们的意也会被他们废掉杀掉。所以唐王朝中央无论怎样征讨册封都无济于事,无非是换换几个牌位式的节度使而已,根源问题解决不了,藩镇割据就如梦魇一般,始终伴随着唐朝,甚至到最后大唐天子被藩镇包围,几乎没有寸土立锥之地,这是一件多么讽刺的事。

有很多人羡慕唐朝打下了一大片疆土,可谁又知道,这种“武功”培养出的藩镇巨兽,竟然把唐朝反噬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安锅说道


唐朝为何会失去对地方的控制?

来自于安史之乱的破坏。安史之乱发生于公元755年,直到公元763年才结束,长达八年的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北方的社会生产,而唐王朝为镇压这场内乱耗尽了国力。当叛乱发生,唐王朝的中央军队一触即溃,首府失陷,皇帝逃亡,对于中央的权威是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中央政府无力镇压这场叛乱,只得借助于地方势力。结果中央的权威一弱再弱,最终只得任由地方摆布。中央的财权、兵权都逐渐下移直至地方,地方最后逐渐形成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局面。

唐朝之后出现过短暂的中兴,那就是“元和中兴”。原因在于中央政府强力镇压地方割据势力,中央的权威逐渐加强。之后无法统一,在于中央的权力逐渐趋弱,地方势力坐大而已。


沈慕言shine


主要还是给予地方的权力太大。

在安史之乱后,地方节度使权力太大,但又不能随意裁撤。如河北藩镇,他们担负着重要的戍边责任,西北和西南藩镇也担任着防御吐蕃、南诏。这些偏远地区如果敌国犯边,中央禁军出征耗费太大,所以只能依靠地方力量来防御。这里的藩镇不直接称王或者造反,唐庭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次就是中晚唐的主要政府收入来自于江南藩镇,他们的地盘小,武力弱,一直以来都承担了政府税赋的重任,也一直都听命于在中央政府。


晨光说史


分权治导致了藩镇割据,最终瓦解了唐朝最后的政权。

宋太祖赵匡胤看到了分权治的结果,采取了中央集权的方法――――杯酒辞兵权。集权后的后果就是文人治边,本末倒置终至国破家亡。

天下纷扰……

集权治,分权治;何治以兴天下乎?

惟民心为治――――则天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