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清末课本上的“我是大清人,我爱大清国”?

盗德高点


这很正确啊,更是一种进步!



清朝课本上写“我是大清人。我爱大清国!”和现在我们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其实是一个道理。

这宣传的是一种爱国主义思想,是在培养国民的民族认同感!这是每个国家都在做的事情。这并不是什么封建思想。



在中国古代,虽然早就有着爱国思想与民族认同的形成,比如“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样的话语,其实都是在在表现这样的思想。

更有着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作为榜样!



但这一切,更多的是建立在“忠君”思想基础上。或者说,两者是并驾齐驱的,所谓“忠君爱国”,其更多的是在以国家大义的帽子,去稳固帝王的统治。

而且,由于古代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的社会结构,导致基层民众,对于国家这一观念,并没有深刻的认知。他们更多认同的是家族祠堂。或者说由于认知所限,古人的国家观念还大都停留在“天下”这个阶段,天圆地方,九州之地,这些等等的认知局限性,使得他们无法有着我们现如今的国家概念。



但是,清朝末年,中国已经被打开封闭的大门。不管是被迫还是主动,新的国家观念需要形成,清朝需要的是爱国,而不是忠君。

只有这样,才能让国人积聚在一起,让国家强大。这一作用,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很好的提现!


白话历史君


“我是大清人,我爱大清国”,清末课本上这么写,其目的无非是贯输“爱国”主义精神。或者说是刻意在蒙童心中播种所诵的爱国主义种子,以便蒙童成年后把之发扬光大。

大清是用暴力推翻大明,然后取而代之的。大清为了使大明朱姓王朝改换为爱新觉罗王朝,不择以血腥手段。至少现在人们还知道“嘉定三屠”和“扬州十日”,前者遇害的计3万余人,后者超80万人遭屠戳。

历代窃国大盗在龙袍加身后都会对被推翻者一再诋毁,对自己则厚颜无耻一再美化。用启蒙教材给蒙童贯输自己的统治思想让他们从小就懂得维护“国家”利益,效忠于属于自己一家一姓一人的王朝,使自己的王朝万代千秋一一这种伎俩并不新鲜。

随便即可举出大宋赵家王朝编制的《百家姓》为证。《百家姓》开篇,就是“赵钱孙李”。这“赵”之所以列为首姓,那意思是天下第一家;这其间自然不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含义。

大清《蒙学读本全书》第一课为《爱君歌》,前四句如下:

大清皇帝治天下,保我国民万万岁;

国民爱国呼皇帝,万岁万岁声如雷。

中国封建王朝始于秦始皇,终于末代皇帝溥仪。这2000多年的帝制都是流氓强盗抢夺中国最高统治权、鱼肉百姓的罪恶史。

在帝制下的“国”是皇帝的政权,是统治阶级穷奢极欲的工具,是奴役百姓的枷锁。这“国”和民是截然对立的,两者间矛盾是对抗性的。

清末的这个课本,无非是通过对蒙童的教化蒙蔽愚化一代一代百姓。

八国联军攻北京,百姓为什么要为他们助阵?这充分说明百姓对大清恨之入骨,巴不得大清赶快寿终正寝!

民在国当家作主,才是发自内心爱国。



景秀坊


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亡国乃统治者建立的政府而亡,百姓依然还是百姓,是故,隋灭南陈,唐灭隋,宋灭南唐,皆亡国非亡天下。

亡天下,不仅统治者建立的政府亡了,而且政府统治下的百姓当百姓的权利也亡了,百姓成了奴隶。是故,元灭宋,清灭明,是亡天下。保大清,非爱国,实为卖国!所以英法联军攻北京,八国联军攻北京,百姓坐璧上观,谁愿继续当奴隶?巴不得这个吃人的满清早日灭亡!可当倭寇入侵,百姓奋起抗战,这时保民国就是保天下,就是保家乡,就是保民族,谁不浴血奋战?

所以明灭元,民灭清才是复国复天下的壮举!朱元璋,徐达,孙中山,黄兴,是复国复天下的民族英雄!抗元的文天祥,陆秀夫,抗清的史可法,郑成功是保国保天下的民族英雄!


风儿潇潇15


这个口号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秦统一中国以降,经历了多少朝代?哪一个朝代都强制性地向臣民灌输“我是大Ⅹ人,我爱大X国”的所谓爱国主义思想吧?虽然形式各有不同,本质是一样的。

秦汉唐宋元明清,这些历史上都曾经非常牛逼的“国”,哪个不想千秋万代?

然而历史是无情的。

这些牛逼的朝代即所谓“囯”,短则几十年,长则几百年,一个个都灰飞烟灭,被下一个“国”取而代之。

有一个能“千秋万代”的吗?

可是,再看我大中囯,亡了吗?没有!

“国”乃朝代也,不仅可以亡,而且必然亡。

“天下”乃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不仅不会亡,而且必然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马克思主义也早已提出了国家之消亡的学说。这里就不说了。


翔龙吟


任何一个政府作为统治者,培养国民的爱国主义,有很多政治手段,比如宣传,演讲,历史遗迹展览,出版一些爱国历史书籍。大清是当时的统治者,在书本上提出的,我是大清人,我爱大清国很正常,因为教育可以从幼童时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从小就把爱国心根深蒂固的扎根在脑子里,长大以后为大清更好的服务。

大清即使有再大的缺点,但大清仍然是他们的唯一的国家,清政府为他们提供了正常的社会服务,爱国是应该的。


枫桥寒山寺


不错,这是一种历史进步。

国家这个概念,在中国产生的不算晚,但大多数时间,国即皇家。所以,邓艾潜行阳平小道,一路攻到成都,后主归降,除了姜维诈降又乱了一下,蜀地也就没有什么反抗了。这种“朕即国家”的概念,其实相当落后,民众没有啥地位。当然,其他地方也差不多。现代民族国家兴起,国君地位下降,人们才意识到,民众才是国家的主人。

对于古人来说,国家没啥要紧的,也没有民族概念。重要的是宗族、地域。因为个人要依附宗族这样的集体生活。同村,同乡,同省关系很重要。所以各地有同乡会馆,让出门在外做官经商的人们能抱团。这也带来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因为这种同乡关系,就不分是非曲直,盲目地维护同乡利益,哪怕为之违法伤人。

到了近代甚至现在,这些情况依然存在。比如清末外敌进攻北京,民众会自发给外国侵略者帮忙,或者像鲁迅先生在日本电影里看到的,东北人给日俄战争里的俄国人当间谍。从官场上的同乡集团,到民间不分中国外国,可见我们缺少现代意识,不尊重国家和法律。

大清自1840年被迫开埠通商,欧风美雨吹拂之下,现代意识也逐渐输入国内。比如课本,学校教育,这都是新生事物,取代了旧的科举制度。对于当时教委来说,“一唱忠君,再唱爱国”,是必然之义,如今我们不还是把爱国放在后头啊。

“地图一幅,上画各国”,意在告诉国人,现在不是朝代更替改换姓氏的时代了。现在是各民族主权国家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是民族国家的成员。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如此。这正是顾炎武在三百年前说过的,易姓改号,谓之亡国,王朝兴替中国人看得太多了,谁做皇帝跟老百姓基本没啥关系。可外国异族入侵,是亡天下,每个人都应该起而救之。亡国亡种之危,让当时的人们开始思考国家民族的命运,开始向西方学习救国救民的道理。

这是中国现代化过程的起点。尽管姿势还那么幼稚,尽管拖泥带水带着旧时代的痕迹,毕竟开始了现代化。


顾炎武《日知录》。“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松鼠老孙


想起一部关于明治维新的书里写到,为何日本能在甲午战争中打败清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日本通过教育,更快地使日本人由臣民,变成了国民。维新不到二十年,就兴起了自由民权运动。当然,这是朝廷所不乐见的,最终被镇压。但影响却并未消失。这也是为何后来清朝的改革,想以日本为榜样。因为当时的日本,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的参政欲望,又巩固了皇权。而伊藤博文在赋闲之后,也有意给光绪皇帝当顾问,传授日本变革的经验。只是后来没成功。当然,如果成功了,现在我们很多人的脑后还拖条辫子呢,哈哈。


凡人摸史


这没有什么可值得评价的地方,不过是教育类书本惯用而已,如现在你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作为学生,没有自行改变教材的能力,只能发到你手中的书本是什么你就学什么。国家体制所需,自然要让自己的子民爱自己的国家,因此不学也要学 。当时正值大清一朝,民国还未出现,以大清为国,自然要说我是大清人,我爱大清国。你说非要说我是民国人,我爱大民国,那么你就麻烦大了。

一定有皇汉和明粉等网络喷子会借题发挥,说什么辱没祖先,舔满清人的脚,做满清人的狗之类的话。这些死喷子真的很无脑,你说这些话的时候,正是辱没你祖先之时,你祖先不也是从大清朝过来的,要不然那来的你呢?


大狮


满清统治200多年,将汉人同化了。



阮景东


伟大导师列宁同志教导我们:爱国主义是流氓恶棍最后的庇护所。太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