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或收購派拉蒙 國內影業格局將變天

今年四月份,阿里影業宣佈與派拉蒙合作,投資《碟中諜 5:神秘國度》,同時會與派拉蒙在票務、衍生商品及電影推廣領域展開合作。當時,阿里影業就表示,有關合作只是公司國際化的開端,未來將繼續探索與更多國際影業公司合作的機會。

阿里或收购派拉蒙 国内影业格局将变天

就在近日,阿里影業進軍好萊塢的機會似乎被送到了眼前。派拉蒙母公司 Viacom 的第二大股東向阿里拋出橄欖枝:“如果阿里巴巴進入娛樂行業的決定是嚴肅的,那麼 Viacom 就應該把派拉蒙的一部分股份賣給阿里巴巴。”

進軍好萊塢

先來看一組數據:2014 年的《變形金剛 4》在中國獲得超過 3 億美元票房,佔到全球票房的比例超過四分之一。2015 年的《終結者:創世紀》以及《碟中諜 5:神秘國度》兩部影票的中國票房加起來接近 2.5 億美元,也超過全部票房的兩成。

阿里或收购派拉蒙 国内影业格局将变天

這三部由派拉蒙製作發行的電影在中國瘋狂攬金,派拉蒙正是看到這個才急於靠馬雲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讓財務報表變得好看一點,而阿里何嘗又不是在等待一個機會,入駐好萊塢,在國際化娛樂市場大展拳腳呢。要知道在各大巨頭中,派拉蒙是唯一仍據守好萊塢的(地理意義上的好萊塢)。

派拉蒙的此番舉動倒也不是一廂情願,去年 11 月還一度傳出了阿里巴巴打算購買獅門影業 37% 的股份的消息。

佈局國內院線

從成立阿里影業的那一天起,或者更早,馬雲的佈局就開始了,馬雲一直希望把阿里影業變成一個像迪斯尼、二十世紀福斯等好萊塢六大這樣的“國際影視集團”。

阿里或收购派拉蒙 国内影业格局将变天

雖然目前阿里影業在電影製作、發行與播映三環節中只專注於製作、發行,在國內還未建立起有深度合作的院線體系,處於被其他院線強勢的壓迫狀態,將來阿里是否會參考好萊塢階梯分賬不得而知,但以阿里的個性絕不會屈於壓迫。

2015年4月21日阿里巴巴影業集團宣佈,以8.3億元現金成功競價廣東粵科軟件工程有限公司。阿里影業以近5倍的價格全資收購粵科軟件,絕非土豪任性那麼簡單,已升級為平臺公司的阿里影業此番收入粵科軟件實際上卻為阿里影業注入了掘地三尺的實力,並且為未來地更寬廣的延展平臺埋下了伏筆。

我國自1994年開始,引入好萊塢分賬影片,為了應對分賬的需要,中國電影科研所和中影公司開始立項研製“計算機售票管理軟件”,粵科軟件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有一點需要特別指出,影院計算機售票管理軟件可不是誰都可以入行做的,即便在大量互聯網公司攜大數據之勢和電商模式切入影院在線選座的情況下,這門生意仍然不是互聯網公司可以隨便染指的——因為“牌照”。

影院售票系統幾乎掌握著院線、影院的全部商業秘密:排片信息、價格體系、會員數據、賣品收入等。阿里雖然有像淘寶電影這個層面的在線選座應用,不過只是浮在影院售票系統表面的一層應用,能夠感知和影響院線、影院的經營策略,但粵科軟件不僅僅觸達了影院售票系統,它幾乎涵蓋了目前在影院運營所涉及的全部軟件系統。

IP開發與變現

阿里影業用8.3億買到了關於影院這門生意的核心技術和秘密——控制院線。先跑馬圈地,再慢慢耕耘。阿里收購粵科就是在為以後的佈局先圈下一塊水草豐美的地盤。

還有不能忘了阿里的老本行——電子商務。對於阿里影業的佈局,不能簡單從電影行業的角度看。收購粵科、入主優土、投資光線、線下開始阿里影業,除了沒有深度合作的院線,阿里似乎把所有的關節都打通了。

據公佈的數據看,淘寶網擁有 3.5 億活躍用戶,聯同支付寶、淘寶電影,擁有數量巨大的用戶群體,接入端口和受眾都已經準備好了;阿里影業旗下的娛樂寶可以通過舉行粉絲見面會、參與首映禮、獲得電影周邊等方式為電影進行預熱;淘寶和天貓可以讓觀眾直接購買電影周邊的衍生品。還是那套IP開發與變現的理論,阿里擁有強勢的發行和變現能力,佈局好輸出端,現在就差源頭的IP創作、製作端了。

壟斷巨頭的隱憂

但是,阿里影業依舊執著於慣常的C2B模式。把C 端引入一直是阿里貫徹的互聯網思維,但弊端也是非常明顯的。電影作為一種藝術,一旦讓觀眾掌握絕大部分的主動權,精工出細活拍電影的模式或許會被淘汰,爆米花電影和粉絲化電影將充斥熒幕,藝術化的元素可能在熒幕上消失。屆時電影電影將不再是電影。

阿里影業徐鴻翔的一席話把資本主導擺到了檯面上,縱使阿里收購派拉蒙或獅門等知名電影製作公司,仍然不能調和資本方與創作方的矛盾,畸形的非正常“市場化”,最終會使得影視圈的虛假繁榮泡沫被吹破。

目前,阿里影業的佈局還不甚明顯,電科技猜測,未來阿里影業很可能集融資、製作、發行、營銷於一體。

阿里或收购派拉蒙 国内影业格局将变天

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派拉蒙案”:當大片廠擁有自己或者合作伙伴的院線,來放映自己出品的影片;大片廠僱用編劇、導演、製片人和演員作為其員工,持有影片,製作海報廣告,通過自己的影院進行發行放映。

換句話說,大片廠利用其對整個流程的垂直壟斷,製造事實上的供不應求的市場情況進行謀利。如果這一切成真,這也是廣大電影工作者和愛好者所不願意看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