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传说——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有一年,大年三十,郑板桥正在批阅公文,忽听丫鬟禀道:“夫人请县太爷吃年夜饭。”他抬头一看天色,已近黄昏时分。到了后堂,跟夫人说了声:“我出去一趟就来。”便换了便服,带着个来老家人出了衙门。

郑板桥传说——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大街上,北风呼啸,雪花飘飘,寒气袭人。郑板桥见那些权贵,富豪人家,忙碌张罗,朱漆大门上贴着吉利的春联,门庭若市,好不热闹。郑板桥摇了摇头,一溜一滑地拐入老百姓居住的小街小巷。

郑板桥传说——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郑板桥挨户巡视着一家家穷苦百姓,但他走到一间茅屋前,却停步不走了。老家人见县太爷凝视着两扇破门上的对联,觉得好生奇怪。只见上联写着:“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老家人看罢,不由暗暗好笑:这像什么春联,简直在胡闹!他知道县太爷能写能画能吟,可今天看了这副不像样的春联,为啥这么欣赏呢?

郑板桥传说——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老家人正要开口问,郑板桥掏着腰包,拿出几两银子给老家人,吩咐道:“你快去大街买一只鸡,两套衣服,三斤猪肉,四斗米,送给这户人家,速去速回!”说着又向前走去。

不一会儿,老家人带着两个店铺伙计,拿着衣服,提着吃的,“笃笃笃”敲着茅屋的门,只见一个身着破旧衣衫的穷秀才开了门。

郑板桥传说——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老家人唤两个伙计进屋,把东西放下,打发他们回去。然后对穷秀才说:“这些吃的穿的是我家主人命我送给你的!”穷秀才见一个陌生人送来年货,大为惊讶。他对老家人上下一打量,不禁问道:“老人家,也许你找错人家了!”“没找错人家,我家主人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时间不早啦,快收下吧!”穷秀才想:我穷得如此地步,谁会救济吃的穿的?于是问他主人姓什么叫什么,老家人“郑板桥”三字刚要出口,忽然想起县太爷对穷苦百姓,常常慷慨解囊,素来不愿讲自己的姓名,于是便含糊地说:“我家主人姓黄!”

郑板桥传说——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穷秀才见老家人说话吞吞吐吐,说啥也不肯收下。这时,他老母亲听到儿子跟人争执,忙唤叫儿子,待穷秀才搀扶着老态龙钟的母亲由内房出来,已不见老家人的踪影了。

老家人回衙门不久,郑板桥冒着风雪回来了。这下老家人忍不住了,问道:“县太爷,刚才你命我送东西给人家,究竟是怎么回事?”

郑板桥笑着说:“是他家门上的春联告诉我的。”

“那副春联又没有要你送年货啊!”老家人不解地问。

郑板桥传说——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郑板桥解释道:“那副春联,上联是‘二三四五’,缺一(谐音是衣),下联是‘六七八九’少十(谐音是食)。这不就是说,那家穷人过年‘缺衣少食’吗!”

老家人听后,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说:“对对对!这家人家,确实缺衣少食!”

李金生 搜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