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經典之王,港臺經典武俠片出了兩部,如今經典難再現

中國電影發展已跨過百年,期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電影形式與風格,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由於歷史或政治的原因,與國外的電影溝通交流甚少。直到改革開放,國內外電影行業才逐漸艱難地開啟相互探索和交流之路,而對於電影本身的形式風格研究,也是很有吸引力。

《小城之春》經典之王,港臺經典武俠片出了兩部,如今經典難再現

我們不妨舉個例子來說明,中國早期電影里程碑之作《小城之春》出自詩人導演費穆之手,全片時間跨度只有5天,人物也只有5人。講述了妻子玉紋出於道義照顧長期重病在床的丈夫禮言,不期與舊時情人志忱相遇的故事。從其結構內容來看,都很樸素簡單。但該片打破了以前中國電影的敘事方式。尤以結尾志忱離開,而玉紋站在有著象徵意味的城牆上,禮言蹣跚著來到他的身後,就這樣,每個人都在自我和責任之間做出了痛苦的選擇。結局貌似確定實際上又是開放的,是傷感的也是光明的。在1948年,這部片子的拍攝展現了費穆獨特的視角以及對於電影所反映的深層次的探討,雖然並不迎合當時主流思想,在今後卻難以掩蓋其光輝。

《小城之春》經典之王,港臺經典武俠片出了兩部,如今經典難再現

而在中國電影裡另一個具有特色的電影形式便是武俠片。相比於內地,港臺地區的武俠片可能更令人印象深刻。上世紀60年代武俠片開始展現出輝煌並在隨後幾十年中長盛不衰。期間誕生了胡金銓,張徹,等武俠片大師。而邵氏公司對於武俠片的運作模式也對其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港臺經典武俠片上,往往融合了中國傳統山水畫風格和多種戲曲元素。在武俠片中內容多以懲惡揚善,鋤強扶弱為主,故事情節一般以順序展開。背景及音樂融合於武術的陽剛美中,展現了獨特的畫面美感。如胡金銓的《大醉俠》《龍門客棧》都是非常經典的武俠片。

《小城之春》經典之王,港臺經典武俠片出了兩部,如今經典難再現

《小城之春》經典之王,港臺經典武俠片出了兩部,如今經典難再現

儘管如今一些武俠片也已被蓋上商業片的標籤,經過眼花繚亂的包裝,成為充斥在人們面前的爆米花電影。其空洞的內容,低俗的品味及毫無特點形式僅供觀眾娛樂消遣而已。這一現象其實商業化浪潮中難以避免的。

而相對於國外,好萊塢,歐洲電影及日韓電影引起我相當多的關注。由於生活方式,思維習慣,語言使用等的差異,中西方的電影不免存在著差異。電影風格的差異是在所難免的,而形式上的的體現值得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