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過小年,為什麼南北方會相差一天呢?

小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前的最後一個重要日子。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開始置辦年貨,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年的味道也越來越濃。不過,這小年的日子,在各地卻不太一樣。

同樣是過小年,為什麼南北方會相差一天呢?

南北方小年相差一天

早在唐宋時期,中國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所以臘月二十四的小年習俗歷史更悠久。不過到了清朝,為了節省開支,皇帝會在每年臘月二十三祭神的時候,順便把灶王爺也拜了。

同樣是過小年,為什麼南北方會相差一天呢?

由於清朝的中央政府在北京,所以北方人多選擇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而南方很多地方仍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可以說,南北小年日子的不同,是受官氣的影響。而沿湖、海的居民則遵守船家的傳統,為廿五日舉行祭灶,是為“官三民四船家五”。

同樣是過小年,為什麼南北方會相差一天呢?

小年為什麼要祭灶?

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灶時,人們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為灶王昇天的坐騎備料。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裡講壞話了。

同樣是過小年,為什麼南北方會相差一天呢?

而灶王的由來也很有趣。民間記載有一名叫張生的富二代,因敗落家產而淪為乞丐,且與原配妻子郭丁香離婚。一日張生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見到郭丁香離婚後靠勤勞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張生一時間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玉帝聽聞後認為張生善心未泯,又見張生死在鍋底,於是就將其封為了灶王。

同樣是過小年,為什麼南北方會相差一天呢?

小年的其他習俗

在北方有句俗語叫做“二十三,糖瓜粘”,在這一天,人們會吃“糖瓜”或“關東糖”,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到了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同樣是過小年,為什麼南北方會相差一天呢?

而南方稱小年為“撣塵”,也就是北方的“掃房”。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將室內屋外、房前屋後徹底進行打掃,衣被用具洗刷一新,乾乾淨淨地迎新春。此外,南方人還要吃年糕,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同樣是過小年,為什麼南北方會相差一天呢?

過了小年之後,民間認為諸路神仙都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所以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都會特別多。

更多精彩歷史趣聞,請關注“每天一點歷史”,為您揭秘真實而有趣的歷史秘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