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真相原來如此!

潘金蓮在經過《水滸傳》和《金瓶梅》的描寫後,儼然成為了“不守婦道、謀殺親夫”的代名詞。而被她毒害的丈夫武大郎,也被寫成是個五短三粗、面目醜陋的燒餅販子。我們都知道文學作品最多隻能信三分,那歷史上是否真有潘金蓮和武大郎呢?

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真相原來如此!

據專家考證,歷史上確實有武大郎和潘金蓮。不過他們不是宋朝人,而是明朝的,跟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生活在同一時代。和小說裡描述的窮矮挫不同,本名武植的武大郎雖然出身不好,但他的天資不錯,加上學習肯用功,中年的時候還考上了進士,最後當上了山東陽穀縣的縣令。

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真相原來如此!

而潘金蓮原是一個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住的地方離武植家不遠,年少時因為一次邂逅,讓潘金蓮喜歡上這個雖然窮苦但自強不息的小夥子,她還經常用自己的私房錢接濟武植,後來兩人日漸情深私定終身了。婚後,武植和潘金蓮夫婦恩愛和睦,還生下了四個子女。

他們夫妻倆為什麼會被施耐庵改寫成小說裡的樣子呢?這裡就不得不提武大郎的一位同窗好友黃堂了。黃堂在武大郎落魄的時候救濟過他,而到了武大郎當上縣令後,他來投奔武大郎想謀取一官半職。開始,黃堂受到了武大郎夫婦的熱情款待,然而過了半年也沒確定做官之事,他便認為“武大郎乃真忘恩負義之輩”,一氣之下,不辭而別。

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真相原來如此!

在回家路上,黃堂編寫了許多謾罵諷刺武大郎的小故事、歇後語,見村貼村,逢店貼店,村村說唱,鄉鄉張貼,謠言惑眾。而同時,曾被武大郎治罪過的鄉里惡少西門慶也同流合汙,一起對武大郎進行惡意中傷汙辱詆譭,於是沿途傳遍了有關武大郎的粗俗之詞,武清官的形象被毀於一旦。

當時正好趕上施耐庵編寫《水滸傳》,在找文章素材的時候恰好聽說了武大郎的風聲,就把這個道聽途說的故事添油加醋寫進了小說。從此,原本清白無辜的武大郎夫婦惡名傳遍天下,而且跨過歷史的長河,一直傳到今天。

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真相原來如此!

雖然《水滸傳》因為“王婆計啜西門慶,淫婦藥鴆武大郎”這一章節增色不少,但讓武大郎潘金蓮夫婦名聲盡毀,更是讓兩個家族帶來了諸多不便,傳聞河北清河縣的武家和潘家因為此事數百年不通婚,施耐庵的這一操作可真是貽害不淺,而武大郎好友黃堂的作為也實在讓人心寒。

歷史上的潘金蓮和武大郎,真相原來如此!

更多精彩歷史趣聞,請關注“每天一點歷史”,為您揭秘真實而有趣的歷史秘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