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錢該怎麼給?聽聽FT專家的建議

英國《金融時報》個人理財編輯 克萊爾·巴雷特:

每週六早上,我爸都會塞一枚閃閃發亮的50便士硬幣給我,儀式性地作為每週零花錢,但那是30年前的事了。1987年我才10歲,有時我會把這50便士存起來,但更多時候我會一頭衝進商店買一堆糖果或是一本Jackie少女週刊。如果換到現在,我爸可能得給我“漲”零花錢了。

哈利法克斯銀行的研究顯示,30年前,平均每個小孩每週的零花錢只有1英鎊,而今天,這一數字已經上升至每週7英鎊,那麼,如果今天的父母給他們孩子太多零花錢,他們會感覺內疚嗎?

你或許聽說過“棉花糖”實驗,給小孩一個棉花糖,一會兒就能再得到一個,其實同樣的原理也可以用在儲蓄上,如果孩子把一英鎊零花錢存起來,父母就可以再多給孩子一英鎊零花錢,如果把零花錢存在商業街的兒童銀行賬戶裡,他們還可能獲得高達3%的利息。所以如何存錢還是值得父母們貨比三家。

父母還希望教孩子認識金錢的價值,一些常見的方法是用家務換現金。我的養子們很快就學會了在勞動中討價還價,我在嘗試這個方法時說,如果你幫我切菜,我就付給你50便士,他們卻說不行,要給一英鎊才肯洗,所以我的建議是在給他們零花錢之前一定要約法三章,並且堅持下去。當然,有些孩子不想要現金,而是想著給手機充值,下載數字產品,或者購買電子遊戲裡的付費項目,這時你該怎麼辦呢?

父母可以通過APP監控孩子的支付賬戶,最小可以關注七歲孩子的消費記錄,孩子不僅可以把零花錢存起來或花掉,能不能也捐出去一些呢?這也能像存錢那樣,你可以獎勵他們同捐款等額的資金。教你的孩子認識金錢,可以成為週末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真的是這樣,因為如果他們在小時候就能學習這些知識,可以想見他們長大後將受益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