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出炉了——

《绿皮书》

之前,它靠实力揽了一波奖:

第76届金球奖,荣获最佳影片在内3项大奖,

第30届美国制片人工会奖最佳影片。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现在,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项大奖。

小影弟知道这个消息后,想说一个词——

真好

虽然是屡试不爽的美式套路。

种族歧视,同族之间的不平等,同性问题,社会对歧视者的偏见等等。

但《绿皮书》又不太像类型电影的刻板印象,

它有一种高级的好,就让你不由自主地入迷喜欢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福利一:私信输入,选我,布懂君随机抽取幸运儿送出5000元红包】

【福利二:私信输入,看片,所有影视片免费观看】

【福利三:私信输入,充值,领取超低价话费】

对于电影的故事情节,布懂君之前已经详细写过一次,

这里不赘述。

布懂君今天想从另外两个角度为这部片打一下call。

我想说的第一个角度,也是大家容易忽略的角度——

影片元素

好的电影,如果只看剧情,是万万不够的,

而《绿皮书》的高级点都涵盖在它呈现的电影元素里。

1

帽子

电影一开头,发生在夜总会里,一个大佬反复叮嘱女服务员:照顾好他的帽子。

为什么他会如此在意这个帽子?

紧接着影片就给出了答案:这顶帽子是他的妈妈送给他的。

我们都知道,帽子具有象征身份的意义。

这顶从妈妈而来的帽子,电影赤裸裸地告诉你:

白人天生就具有高贵的气质。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比较类似的是,黑人雪莉,小时候妈妈也送过一个礼物给他。

我很难想到身份卑微的黑人能给下一辈留下什么东西。

一架钢琴玩具打破了我的认知。

因为这架不起眼的玩具,黑人激发了音乐兴趣,

因此摆脱为奴的命运,变成在白宫演奏的艺术家。

你看,两个简单的礼物,牵涉出的是黑人白人两个宏大的世界

2

影片里,出现酒的场景,我印象深的有4处。

这4次喝酒都是黑人的镜头,一个孤独的优雅男士,到心门敞开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一处最早出现的场景是:楼下是3个男人坐在一起,口若悬河地喝酒聊天。

楼上身穿睡袍的雪莉,在月光下,孤独地喝着威士忌。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黑人饮酒被打伤后,电影再出现喝酒,取而代之的是两人畅饮。

当黑人进入黑人群体中,他看到钢琴架上的威士忌,还是保持之前一贯的风格,把败在钢琴架上的威士忌拿下去。

最后一处就比较有意思了,不细细想,可能就被忽略了。

雪莉来到托尼家里,过圣诞,手中拿着的是——

一瓶红酒。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你看,影片中的酒出现的场合,次数,都像是完美答案。

孤独的黑人雪莉,经过敞开心门,尝试和种族和解,试着融入白人。

这样一个黑人生命的成长轨迹在一次次喝酒中完成

3

玉石

“玉石”的出现是电影中的小插曲。

白人和黑人巡演路过休息区,白人发现商家掉落在地上的玉石,

顺手放在了口袋,认为那就是捡到的幸运石。

黑人觉得你就应该花钱买或者将玉石物归原主。

一块玉石,让混迹在底层的小混混和儒雅的高端艺术家站在了对立面。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但到了电影的后半段,面对恶劣天气,

黑人让白人幸运石拿出来,

哈哈大笑一番后,祈求这块偷到的玉石,带给他们平安。

一块玉石,一前一后,黑人的态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你说黑人变了吗?

如果单纯用“变”和“没变”来回答就太武断了。

《绿皮书》展示给你的并非是一个黑白分明的简单故事。

曾经坚硬的黑人,竟然变成了自己曾经教育的对象:

顺手拿走了那块玉石,摆在了自己的屋里。

4

情书

“情书”是托尼写给妻子的家书。

你很难想象一个粗鄙的白人汉子,只有6年级的文化水平,

流水账似记录他的旅行琐事,听妻子的话寄回去。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而一个拥有3项博士学位的文化知识分子,出口成诗,却不愿给兄弟写一封家书。

用影片的话说:

世上有太多孤独的人害怕先踏出第一步。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5

宝座

黑人和白人的首次见面,极其有戏剧冲突。

皇宫装饰的房间,黑人身穿真丝绸缎,平静地坐在宝座上。

白人不卑不亢的坐在他对面的椅子上。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你很难想象到,高高在上的黑人几乎请求的语气雇佣白人。

出了这间房,他唯一的避难地都没了,竟得去依赖白人。

黑人只能在自己的王国中称霸坐王。

在他的王座背后,是一大批的黑人群体。

而白人,一个底层的混混,就足够抗衡整个国王。

6

美食

如果说酒的变化,可以追寻到黑人的变化。

那么美食的出现,就是白人的专属。

黑人用酒消解寂寞,白人用美食来享受生活。

白人第一次吃的是26个汉堡,为了赚钱,和别人打赌,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第二次是炸鸡,在路途中,为了充饥和打发时间,

一手抓炸鸡,随手把鸡骨头扔在了车外。

再后来是肯德基和披萨,对他来说,生活就要活到极致,开心就好了。

大腹便便不怕,东西不干净无所谓,他注重的是自己内心的舒服。

黑人全片数得见的吃饭画面,从讲究的礼貌吃饭,到改变突破自己的车里手抓炸鸡。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貌似他在试着努力融入这个环境中,但和白人一起吃饭时,摆在他面前的食物,玉米和一堆炸鸡,格格不入被鄙视的压力扑面而来。

7

肢体语言

《绿皮书》让我潸然泪下,都是在肢体语言出现的。

巡演的路途中,白人和黑人停下来等红灯。

旁边车辆里的两个白人,看到白人给黑人开车的场景,露出惊讶的眼神。

坐在后座的黑人,不安地把左手搭在右手上,头转向了窗户外。

这时候,白人送给一个“fuck”手势。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有一次,白人问乐队中一个白人问题:

为什么黑人要放弃在北方3倍薪酬,来南方演出。

白人琴师一言不发,把手中的烟头从手中弹出去,就离开了。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黑人来到白人家里一起过圣诞,和白人妻子第一次见面,

她给了黑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个拥抱,跨越简单的握手,还在黑人的耳边亲切地和他说一句:

谢谢你,帮托尼修改他的家书。

影片选择这个镜头作为结束,比任何的,画外音更具震撼力。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8

天气

影片中黑人去巡演要经过8周,从深秋到圣诞的下雪天。

三场天气的戏,撑起了影片的高潮。

下雪天,被警察发现,因为日落后,黑人不允许出现在那块区域,不幸两人入狱。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同样是下雪天,被警察看见,这次却截然不同,

警察好心提醒,车子出故障,这样的安排也让我看到电影透出希望的小火苗。

影片中唯一的一场雨戏,让黑人彻底爆发。

白人很清楚自己是谁,意大利移民,迁到美国的底层小人物。

但是黑人呢?他在咆哮着:如果我既不白也不黑,也不够男人,那么他到底是谁?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在影片里,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堪,羞辱,歧视,黑人总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底线,

一场大雨竟让这个男人卸下自己的伪装,露出最脆弱的一面。

9

原型

好的影片如何能够成为经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或许很多人听到“绿皮书”这个名字,都会困惑,这个名是什么意思?

换成“蓝皮书”、“红皮书”行不行?

按我们的常规思路,“绿色”代表生命和成长,

这样理解,《绿皮书》是为保命提供的通关秘籍。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有一名Green的黑人邮政员,专门为黑人订做了一本旅游手册,

这本书里,详细记载了在美国的各个州,有哪些餐馆,旅馆可以允许黑人自由出入。

奥斯卡有个风向标,一般获得最佳原创剧本的,基本就能拿到最佳影片。

而影片真实故事是:钢琴家唐·雪莉和他的司机兼保镖托尼·瓦莱隆加到美国南部巡演的真实故事为蓝本,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托尼的儿子尼克·瓦莱隆加提供大量录音、信件资料,并亲自担任编剧,

让《绿皮书》在最大程度上规避了“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

才有了如此超越奥斯卡标准答案的有力得主。

10

中国投资

奥斯卡颁奖典礼,《绿皮书》没有火,高晓松却意外上了热搜。

原来是代表阿里影业参加奥斯卡的颁奖礼,《绿皮书》就是阿里投资的作品。

别再质疑《绿皮书》获奖了,你看透了这十点你就明白他的伟大

这次,《绿皮书》同样的眼光投资,

换得3月1日即将在影院和中国观众见面。

那么以后呢?

想想中国投资市场未来怎么都得对奥斯卡剧本参一脚吧。

这样想想,未来的奥斯卡更值得期待了。

【福利一:私信输入,选我,布懂君随机抽取幸运儿送出5000元红包】

【福利二:私信输入,看片,所有影视片免费观看】

【福利三:私信输入,充值,领取超低价话费】

每周!每周!每周!

都有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