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生意难做的原因找到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近两年来大埔县各式各样的餐饮店越开越多,在这繁荣的背后,消费群体分流,竞争激烈,许多店铺只能艰难维持,有的选择关门转让。如果消费群体不增,开的店越多,关的店也会越多,更替速度很快,毕竟现有的市场体量有限。

近日一位转让餐吧的老板向小编坦言:前两年与人合股,投了十几万开休闲餐吧,开业前期大伙图个新鲜,生意还不错,如今同质竞争激烈,盈利困难,回本周期越来越长,现有的营收勉强维持店内日常开销,也想不出挽救的办法,与其苦苦支撑,不如散伙转让另谋发展了。

大埔生意难做的原因找到了!

近段时间,大埔县城内转让店铺的信息大多为餐饮类

大家都在说生意难做:店租涨、人难招,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网购的冲击.....而餐饮店难做或许与这些方面有关:

○ 盲目投资,跟风开店

一家火爆的餐厅出来,同类型的很快跟上了,有人连店铺装修和菜品都仿得堪称“神似”,这是如今大埔餐饮市场的现状。很多投资者对餐饮市场不了解,认为门槛低、易上手,总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不错,总觉得自己产品不错,总觉得装修比别人有特色,别人能挣钱自己就能挣钱。当开店后人力、财力、精力在不断耗费时,突然醒悟,这钱根本没看起来的那么好赚,最后只能关门止损了。钱亏了,梦醒了!

老话说“开店容易,守店难”!经营一家店铺要考虑东西太多太多了....比如传统餐厅主要追求原汁原味,而休闲餐厅追求出品快,且消费主力是年轻人,菜品新鲜感,装修风格也必须迎合.......所以投资前要冷静分析市场,多看多请教,不要一时冲动就盲目投资!

○ 消费人群碎片化分流

大埔外出人口多,常住人口少,消费圈小且固定,从总量到各品类的分布都是有限的,是存量市场,2016年底开始各外卖平台陆续进驻大埔,外卖市场发展迅猛,客源被空间化、碎片化分流了,低中端餐厅竞争开始加剧。一个市场,一种打法,堂食与外卖在菜品种类、定价、包装等有诸多差异性,想要在外卖市场分一杯羹,就需要商家紧跟趋势抢占先机,快速适应变化。有很多餐厅因为反应慢,来不及适应,造成客源快速流失的境地。

外卖在空间上扩大了门店的销售范围,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这些变化很可能影响着你的生意。这需要老板们不断发现迎合新的消费需求、揣摩消费心理,对应作出调整!

○ 营销困局

在消费体量有限的环境下,搞活动成为店家特别是新店拼抢市场的常见方式。搞活动也一样存在跟风现象,我搞什么他搞什么。有甚者玩价格战,我们10块钱他们就9块钱,根本不考虑成本,久而久之,牺牲自身利润,来博取顾客青睐,大家的利润空间只会越来越低。也间接产生这样一种怪象:只有搞活动才有人,活动一停就没有人。

在活动宣传方面,许多店家遭遇"流量瓶颈",活动内容单靠朋友圈、微信群传播影响力有限,传统的发传单、雇车游街又效果甚微,借助自媒体大号能大量引流,但费用又未必能承受得起,导致店里搞什么活动都落实不下去!不搞吧,担心没有人,搞了又没有几个新面孔,来来去去还是那几个老熟客,其实搞不搞都是没有人,你店里现在也是这样情况吗?

另外,一些新手在设计活动方案时忽视自身实际情况,活动不设置止损,不经小范围测试就全面铺开实施,活动开始后发现被顾客钻了空子,远远超过承受范围,为了不亏钱,部分店家临时更改活动规则,各种理由不兑现招来顾客不满。在这个人际关系紧密的小地方,影响可想而知了。在这片“人情市场”里打拼,持续留客能力比获客的能力更重要。

其实想要留住消费者要全方位考虑,营销手段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熟知这间店,其他方面也要下功夫,比如把菜品做得更精致,把服务做得更细,定期推出新产品等。味道好、服务好,有新鲜感,才能产生好口碑,好的影响力!

冷静分析市场需求

理性合理投资

老板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最后祝各位商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