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說起大漢光武帝劉秀(字文叔)的發達史,少不了說到他的妹夫李通(他的字是次元)。次元是從龍首功,在拿下天下後的表現更是讓天下人暈圈。讓小編給大家說說這個故事。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文叔一介平民出身,在極快的時間裡掃平天下,創業成功坐上龍椅,他過人的地方當然是很顯然的。打天下是一回事,守住這到手的天下又是一回事。新上位的天子們都是懷揣大國夢,試圖在自己手裡讓天朝再創輝煌來著,然而,夢想可以有,如何實現他卻是困難重重。作為文叔這位新上任的皇上,如何避免前朝和莽新的錯誤,他清醒地認識到這是需要好好思索的問題。沒想到,為他開啟解決這個難題的人,正好是當初為自己出題導致自己興兵的人,這個人就次元。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當初,文叔的老哥劉演(他的字是伯升)志向不小,琢磨著把漢室再恢復了。老弟文叔不一樣,他腦子裡裝的是媳婦兒子熱炕頭,過好自己的小日子,根本沒想著拿起刀劍砍人造反。不想,妹夫次元打亂了文叔的享樂日子。次元的老爸李守一直在京城做官,王莽來了,給了個宗師的位置,主要負責給皇室子弟上課做師傅。能負責皇室的教育,李守的學問可想而知有多厲害。學問好的人都有個問題,就是越思考不解問題越多,最後就容易走入歧途,開始相信預卜這些事了。牛頓厲害吧?最後也是陷入鬼神裡左道學問裡了。因為這個毛病,李守的家族最後差點被滅了滿門呢。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王莽上位沒幾年,天下就傳劉氏要再起,李氏要幫大忙。朝廷有一些預卜愛好者心裡懷著對劉漢的懷念也搗鼓這些事,有兩位臣子甚至還合夥編寫了10多萬字的論述報告,專門講述王莽將如何被砍,劉漢將怎樣復出等美好向往,裡面也是提到李氏將要在這個過程中起到極大的輔佐作用。書寫成一流傳出去就被朝廷發現了,這兩位心繫劉漢的臣子以身殉漢。人是被砍了,影響卻出去了,越來愈多的臣民默默唸叨這句話,期待著他的實現。李守算是其中的一個。老李的小子次元和侄子李軼(他的字是季文)拿這句話更是當回事,因為他們姓李。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元這時已經是年輕的縣丞了,打小深受老爸影響的他,這句話裡的“李氏”讓他自覺是天命在他,為此他整夜難安,瞪著眼睛等待著機會。王莽上位第3年,次元終於看到了機會,綠林軍的興起讓他敏銳地感受到這就是他李家發達要起步了呀。次元找到了堂弟季文,兩人當即決定就這麼開啟李家的奮鬥!這一開始就遇到一個繞不過去的麻煩,這個“李氏”是有了,那個“劉氏”在哪呢?這哥倆同時想到了文叔和伯升兄弟倆,文叔和伯升博愛又寬容的名聲一直在外,找到他們倆算是李家哥倆有眼光。這時候的文叔還在倒賣糧食賺點銀子,全然沒有讀書人的樣子,和他那老哥伯升比,更是缺少志向,整個就是一個踏實過日子的家庭婦男的形象,誰也想不到他日後能登大寶。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季文尋到文叔說了擁戴他造反的意圖後,文叔起初還是持懷疑態度的,他們倆家一起有點疙瘩,他還以為這哥倆是陷害自己來的。當季文說出那句有關劉氏和李氏的話來的時候,文叔當回事了。文叔雖然亂開玩笑說過自己就是那個劉氏,這真要抄傢伙幹了,還是心裡打鼓的,自個真的是那個劉氏?季文和次元好好地搞了一下個人崇拜,還表示願意拼上整個李氏家族為文叔打拼。哥倆還告訴文叔,在長安的老爸李守也信這個關於劉氏李氏的說法,願意搭上老命為他效命,京城裡的各項勢力也都在聯絡之中。文叔一聽這是玩真的啊,這不答應就太不上路了,一狠心,文叔就上了賊船準備大幹一番。沒想到啊沒想到,大幹還沒開始,就出亂子了,洩密了!李家滿族,次元、季文等4個人算是倖免,其他的幾十口子都被王莽滅了!幸好,文叔是逃了出來,自此真的開啟了劉氏復興的大業。次元可就慘了,一大家子都沒了,他再也無法回頭了,他知道自己這個李氏算是真的和劉氏綁在了一架戰車上了,只有幫著劉氏復興,才能讓老李家報了大仇。後來,再困難的局面下,次元都不動搖那句話給自己的信心,即使在兄弟季文背叛的時候都紋絲不動。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歷經艱辛,文叔終於拿下了天下,就在大傢伙喜氣洋洋評功擺好的時候,次元這個首功在手的功臣又一次震驚了朝野。這一回,他站出來是來辭職的!在大功已成的時候要求回家退休,次元這是在想什麼呢?李氏擁劉功成,不正是享受勝利的時候?次元高就高在此處,他不是在為自己著想,他是要做個榜樣!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新的王朝建立,跟著皇上拿下天下的兄弟們要些名利任誰是沒個說的。要不是嚮往美好生活,誰願意像次元這樣冒著全族被滅的危險出來混啊!出來混誰都知道要還的,不過都拼著有個榮華富貴的回報。次元這樣的舉動實在超越了朝野的三觀。其實,這正是次元的高明之處,這個高明的眼光不亞於當初從龍的時候。次元的想法是急流勇退啊,高祖對跟著闖天下弟兄的打法,次元記得清楚呢。自己這樣主動告退,免掉了麻煩了,也為新朝建政安排各路功臣開了個好頭,次元都這樣了,你們還想咋滴呢?

擁戴首功的李通,跟著光武帝劉秀拿下天下,為何評功之時退隱江湖

有這個態度,文叔自然不會那麼絕情,要是當即答應次元的請示恐怕也會顯得皇上太不念舊了,剛做的龍椅恐怕將會失穩散架,次元多次請示之後,文叔拖了2年才同意次元回家休養,並給了次元隨時到朝廷來面見自己的特權。後來在文叔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的時候,想起了次元的功勞和那久未見面的次元家的兒子,給次元的兒子封了侯,厚厚的賞賜讓次元過了上自在的日子,李家在次元手裡真的開始興旺了。

有了次元這個先例,文叔的新朝工作有了很好的開始,文叔還真是要好好感謝次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