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祕密花園》:心裡雜草叢生,顏值不低才怪!


重讀《秘密花園》:心裡雜草叢生,顏值不低才怪!

01

對我來說,情緒低落的時候,閱讀總能給我最溫暖的治癒。

尤其是人到中年,發現閱讀的感受真的比年少的時候豐富了許多,這個時候總會由衷的感謝生活,用這種獨特的烙印,刻進我的生命裡如此不同的體驗。

就像我眼前翻開的這本小說,寫於1909年的《秘密花園》可以說是伯內特最出名的小說。可你也許並不知道,這是作者60歲那年,在自家花園裡清理雜草時獲得的靈感寫下的小說,結果意外成為了她一生中最著名的作品。

一百多年的時間,這部小說被無數次地翻拍成電影、動畫片、舞臺劇、音樂劇,即使在全球暢銷了一百年後,依然有很多出版社,不斷用心去出版這樣經典小說中的經典。

在英語文學世界中,這部明顯有成長意味的小說,被定義為“無年齡界限的閱讀書”,啟發太多人對成長認真思考。

如果仔細閱讀過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艾略特的《四個四重奏》和勞倫斯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都能明顯感受到,兩位作者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秘密花園》這部小說的影響。

我記得自己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在自己初中一年級的年紀。我到現在都記得,那時自己做夢都渴望像小說女主角瑪麗,某天能踏入一個神秘花園。

可惜我從小生活在比較寒冷的北方。小的時候,見的最多的就是那些孤零零的花壇。那些花壇的邊緣,帶刺的玫瑰,總種在靠近花壇邊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被刺。

所以只能遠遠的看著,欣賞著那些花朵孤傲的美麗。長大後,我在擁擠的城市中安了家,漸漸懂得,要是想擁有一個花園的夢想,似乎只能通過購買別墅實現了。只是直到現在我都實現不了,估計以後也難以實現了。

因此,秘密花園一直都像夢境一般活在我的心裡。也可能是這一種無法割斷的牽掛,促使我又重新翻開了這本書。

這一次的閱讀,我驚訝的感受到一種生長的力量。彷彿蘊藏在日常生活裡,在某一個時刻,會意外在心底開啟一樣。

原來,現實有形的花園和心中無形的花園疊加在一起,才稱得上神秘花園。

最有意思的是,有時候閱讀也是一種冥冥中的召喚,就像我兒子,現在也正好在初一的年紀。

重新閱讀這本書,我突然對蘊藏在孩子身體裡那種等待釋放的能量,有了信心。只是這個世界大多數人,沒有等待花朵綻放時,自己先失去打理的耐心了吧。

英國啟蒙思想家詹姆斯.艾倫就曾指出:“人的心靈猶如一座花園,有人對其精心耕耘,也有人任其荒蕪。無論是耕耘還是任其荒蕪,一定能相應的生長出什麼。如果你不曾在自己的心靈花園中種下美麗的花草,那麼很快這裡就會雜草叢生,滿目荒蕪。”

02

瑪麗從小跟隨父母生活在印度,家中的傭人們照顧她的起居。爸爸忙於事業,媽媽忙於交際。這個孩子交給保姆就好了,最好別因為任何養育問題來麻煩孩子的父母。

這樣的結果,當然糟糕透了。瑪麗的脾氣差得要命,生活飲食上也太過任性,變成了一個黃肌瘦營養不良的女孩。

她的生活裡很少見到傭人以外的人,可以說和人相處的基本能力都不具備。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瑪麗的父母親因為一場突發起來的霍亂離世。

還沒有和父母認真相處過,父母就已經變成了牆上照片裡的人。十歲的瑪麗一下子就變成孤兒,不過她也沒有因此感到難過。平時她和父母兩個人幾乎無交流,情感體驗類似於與兩個陌生人的告別。

她告別了印度的生活,來到了她的監護人姑父克雷文先生家裡。這是一個在英國鄉下約克郡叫做米賽斯維特的城堡,是個帶有一百多個房間的大城堡,對瑪麗來說,這裡簡直就像迷宮一樣。

可惜這裡依然死氣沉沉。莊園的主人克雷文先生通過家族繼承,獲得了城堡和周圍的巨大的花園,可他過去從未快樂過。直到結婚後,才改變自己的性格,他在溫柔美麗的妻子陪伴下,漸漸地性格開朗,變成了一個對人友善的紳士。

10年前一次意外,熱愛生活的妻子在花園裡勞作,在一棵樹上盪鞦韆時,卻因樹枝斷裂而嚴重摔傷,那時妻子已經有了身孕,艱難的生下一個男孩,妻子遺憾離開了人世。

克雷文先生美麗的妻子,就是瑪麗未曾見過面的姑姑。她的離世讓克雷文先生痛不欲生,以至於十年都無法走出陰影。他不是靜靜的在自己房間發呆,就是出門旅行散心,可依然不快樂,整個人顯得陰鬱不安。

整個古堡也因為主人的憂傷而變得愈發安靜,甚至安靜得令人恐怖。克雷文拒絕一切熱鬧和生機,下令把妻子生前最愛去的花園上鎖,任憑那裡變成荒原。

他唯一的兒子科林是個身體很差的早產兒,一想到這個孩子就想到失去生命的妻子,再一想到這個孩子很快就會久別人世,克雷文先生幾乎從來不正面接觸這個孩子。

這個天天都覺得自己快要死了的男孩,沒事兒就躺在床上哭泣和尖叫,成了最不受傭人們歡迎的少爺。

他們小心翼翼地把科林藏好,以一種極複雜的心情照料著,避免這個男孩吹風,讓他天天在床上待著,可是男孩的身體和脾氣還是一天天地更差了。

現在,十歲的瑪麗,到了這座了無生機的古堡,只能通過自己過去最不喜歡的戶外“探險”來打發自己無聊的時光。

在古堡裡,她遇見了改變自己一生的傭人,小姐姐瑪莎。這個在鄉下長大家裡面有著12個兄弟姐妹的女孩,把這個蠻橫的小女孩,當成了自己的妹妹照顧,瑪麗第一次感受到了愛。

瑪莎鼓勵瑪麗,多去戶外花園裡走走,曬曬太陽吹吹風,還為瑪麗準備了跳繩,幫助這個虛弱的女孩鍛鍊身體。瑪麗漸漸的喜歡上了戶外的一切,大自然給人的改變是悄然發生的。

她在知更鳥的引領下,發現了那個上鎖的花園鑰匙,她開始把恢復這座秘密花園當成了自己偉大的使命。

在這個過程中,她認識了脾氣古怪但心地善良的園丁本,如同大自然精靈般的鄉下男孩迪康,他是瑪莎的弟弟,溫暖的如同一陣春風。

在瑪麗眼中,迪康簡直就像天使一樣美好。他用友誼的溫暖陪伴著瑪麗,兩個孩子一起為恢復秘密花園付出時間和體力。

差不多同一時間,瑪麗還順著古堡裡的哭聲找到科林,這個可憐的小表哥平時蠻橫無理,終日在房間裡大發脾氣,成了一個討人厭的驕縱孩子。

但科林卻和同齡人瑪麗一見如故,成了最好的兄妹。在瑪麗和迪康的幫助下,科林終於改變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選擇了走進自然,走進了秘密花園。

在自然的撫慰下和流汗的勞動中,科林的身體也意外的好了起來,原來這座秘密花園,竟有這麼神奇的治癒作用。

沒人能體會,克雷文先生在某天極度痛苦中,夢見了死去的妻子,在夢境的指引下,克雷文先生聽到妻子說:“自己在花園裡”。

讓丈夫到花園裡去,當克雷文先生來到了這座荒蕪了10年的花園時,他打開門鎖的那一瞬間,竟然看到他平時虛弱只能躺在床上的兒子,此刻卻無比健康奔跑著與他撞了個滿懷,看著滿園生機勃勃的花朵在綻放,彷彿是冥冥之中,妻子帶來的驚喜,克雷文先生瞬間淚流滿面……

03

可以說,這個秘密花園,是一個人真正的成長花園。

這部小說為我們呈現了少年們身體內蘊藏的能量,在與花園相遇後,開始釋放。隨著身體日益變化的成長,還有對世界充滿善意的心靈成長。

這種奇妙的感覺,簡直讓人歡喜。彷彿就像一粒種子,埋在地下總是沒有生長的跡象,讓人原本不得不遺憾,這是一粒沒有生命的種子。

可有一天,它突然爆發出生命的跡象,然後生機勃勃,接著就生長成一棵能夠經歷風吹雨打的樹木。

最重要的是,伴隨著孩子們成長和綻放的,還有那個本來早就荒蕪的花園。

在孩子們的辛勤勞作下,它也重現了往日的生機,原來秘密花園和孩子之間,就是這樣彼此治癒的相依相偎。

不僅僅是孩子,在秘密花園中得到治癒的還有傷痕累累的克萊文先生和一輩子脾氣古怪只會跟花花草草打交道的園丁本,他們都因秘密花園的復甦,得到痊癒。

這才是秘密花園中最為美好的力量。不管是成人還是兒童,其實都需要給自己心靈深處、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花園,賦予自己堅強面對生活、欣喜發現生活的能量。

每個人的秘密花園,一直都在我們的內心世界裡,靜靜等待我們相遇。只是我們常常忙於趕路,任心靈的花園長滿雜草荒蕪一片,卻總以為風景在路上,拼命尋找。

嘗試靜靜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把那些長滿雜草的地方清理乾淨,種上你想要的花花草草,總有一天,花園裡會結出你想要的一切。

這部小說最神奇的地方,是通過知更鳥和周圍傭人的眼睛,觀察到他們眼中原本相貌醜陋的孩子瑪麗和科林,都因為在這所秘密花園獲得的生長能量,整個人的性格也變得溫和起來,連模樣也變得好看起來。

這也讓我深信,人們僅僅希望自己外在顏值有所提升,總把希望寄託在美容機構鼓吹的科技“整形”來實現,終究不是長久的解決辦法。一個人只搞面子工程,卻沒有底子來支撐的話,面子很快就會失去光彩。

所謂面由心生,外在的顏值,真的是需要心靈花園來滋養的。如果覺得自己相貌還不夠美,不如先好好的叩問靈魂:“我心裡的花園,究竟現在被哪些雜草佔滿了空間?”

願你我都能開啟,真正屬於自己的秘密花園。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本文圖片來自優美圖,感謝原圖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