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的投资哲学

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的投资哲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来自百度图片)

大家一定听说过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吧?这三大革命指的是: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法、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 1883年生于剑桥,曾在英国财政部任职(1919年初作为英国财政部的首席代表出席巴黎和会,后因对某些条款愤然不平而辞去职务),在剑桥大学任教;1940年出任英国财政部顾问,参与战时各项财政金融问题的决策;后来还当选为世界银行的第一任总裁。1946年因心脏病突发于家中逝世。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影响深远。

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在增加,但在增加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并不是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一直保持相同的比例,而是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少,用于储蓄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的作用,使社会总需求中消费需求不足,造成生产过剩和失业增加。

2、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凯恩斯认为:只有投资边际效率高于既定的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原因一,投资的不断增加引起产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价格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原因二,投资的不断增加使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往往使资本家对未来缺乏信心,对投资的兴趣降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

3、流动偏好规律

货币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此人们都喜欢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在手边。出于投机的目的,在银行利率降低到一定水平时,货币持有者就会更多地保存这些货币,造成消费不足。

凯恩斯能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与他的背景和个性有关。凯恩斯的父亲(内维尔)是剑桥经济学家和逻辑学家,母亲也是剑桥毕业生,曾任剑桥市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有机会同一些经济学家和哲学家接触,并结识一些有文艺才能和创新精神的朋友。

1920年到1940年间,凯恩斯在有史以来最艰险动荡的市场上投资,并积聚了财富。他的业绩涨落、手法变化以及投资思路都非常令人着迷。

凯恩斯的投资哲学是:

1、

我们据以估计预期收益的知识基础极其脆弱,如果想估计10年后的一条铁路、一座铜矿、一家纺织厂、一种专利药品的信誉、一艘大西洋油轮、一座伦敦市中心区的建筑物的收益到底有多少,我们所能依据的知识实在太少,有时甚至完全没有,即使把时间缩短为5年以后,情况也是如此。

估值知识的不完备和被投资的公司经营的不确定性又被飘飘忽忽的市场心理大大加强了,“按成规行事所得到的市价,是对事态一无所知的群众心理的产物,自然会受到群众观点突如其来的变化的剧烈影响。而使群众的观点发生变化的因素并不一定要求与投资的预期收益有关,因为群众向来就不相信市场会稳定,尤其是在非常时期,没人会相信目前的状态会无限期地继续下去,这样,即使没有具体理由可以预期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但市场仍很容易一会儿受到乐观情绪的支配,一会儿受到悲观情绪的冲击。”

2、

专家中的大多数预测某一投资品的收益能力并不比一般人高出多少,而仅仅比一般人稍微早一些。他们并不关心股票真正值多少钱,而是关心在群众心理的影响下,上述股票在3个月或1年以后在市场上能值多少钱。

3、

智力的争斗,在于预测几个月之后按成规所能确定的股票市价,而不是预测在未来好几年中的投资收益。甚至这种争斗也不需要为行为职业投资者提供什么好处,他们相互之间就可以玩起来。参加者也不需要真正相信,墨守成规从长远来看有什么合理的依据。

总而言之,犹如一种供消遣的游戏。在这种游戏中,胜利属于不过早或过晚‘叫停’的人,属于在一次游戏结束前能把东西传给相邻者的人,或者在音乐停止前能占有座位的人。这些游戏可以玩得津津有味、高高兴兴,虽然每个参加游戏的人都知道,东西总是传来传去,而在音乐停止时,总会有人没来得及把东西传出去,也总会有人没有得到座位。

4、

职业投资者的投资好比报纸上的选美竞赛。在竞赛中,参与者要从100张照片中选出最漂亮的6张,所选出的6张照片最接近于全部参与者共同选出的6张照片的人就是获奖者。由此可见,每一个参与者所要挑选的并不是他自己认为是最漂亮的人,而是他设想的其他参与者所要挑选的人。

所有的参与者都会以同样的态度看待这个问题,致使挑选并不是根据个人的判断力来选出最漂亮的人,甚至也不是根据真正的平均的判断力来选出最漂亮的人,而是运用我们的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漂亮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