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美国人过万圣节有大型的cosplay群众游街活动。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维也纳的新春音乐会是奥地利人过新年的音乐盛典。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是我们全国人民过年的视听盛宴。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每到重要节日,人们总习惯用某种娱乐形式来庆祝,久而久之便成为当地节日盛会的一个传统节目。

天津人仪式感强,过节更是毫不含糊,因此天津的传统节日盛会更是隆重、排场。从清朝末年开始,天津人历届民间盛会都有一个不可缺少的节目,这个节目气势磅礴,讲究、热闹,深受大家的欢迎,流传至今,这就是——刘园祥音法鼓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什么是祥音法鼓?

清代,天津法鼓因妈祖娘娘祭祀而盛行,每逢“皇会”,民间的法鼓会、乐会、鹤龄会、中幡会、高跷会等,沿街表演各种技艺,呈现一番盛况。刘园祥音法鼓会是乐舞结合的民间花会,始于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参加过清末历届民间盛会。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刘园祥音法鼓的表演形式

北辰区北仓镇刘园村的祥音法鼓会原为庙中“娘娘”出巡时的随驾法鼓会,前面是仪仗队,由前彩和乐队两部分组成,由引锣指挥。

前彩是娘娘出巡时警示人们回避和随身携带的起居用品的编队,包括两面大门旗、高照、软对、硬对、灯牌、圆笼、八角盒、衣箱、茶桶、茶炊、风灯等,后面是鼓、钹、铙、镲、铛铛、大蠹旗、九莲灯等。

有40人拿着手旗维持程序,还有30个少年扛着凳子,供表演者击打长曲时使用。当地百姓都以做为法鼓会会员为荣,很多人愿意捐赠粮食来换取参与法鼓会的机会。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刘园祥音法鼓属法鼓会中的武法鼓,表演时,场面壮观,动作多为高难度的武术套路,伴随演奏韵律的由低转高,静时如平湖秋月,动时似龙飞凤舞,高潮时如万马奔腾,上擂时有雷霆万钧之势,配合队式、会具、服装,呈现出纷繁多彩的演出效果。

尤其是到了夜间,刘园祥音法鼓独一无二的彩灯群靓丽地展示在群众面前,表演时形成以彩灯组成的长龙,成为北仓皇会演出时的壮丽景观。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刘园祥音法鼓的乐器

刘园祥音法鼓共有五种打击乐器——鼓、铙、钹、铛琅、镲铬,五种乐器有分有合,变化多样,极富韵律感。确切地说,祥音法鼓不是打出来的,而是舞出来的,因为它在演奏上融入了武术技法,演奏者让乐器在手中上下飞舞,在头上连环缠绕,舞得是前仰后合、左右翻飞。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刘园祥音法鼓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园祥音法鼓在几代人的精心维护、传授下延续至今。1951年,在天津市民间花会展演中获优胜奖;1986年,获津沽花会大赛二等奖;上世纪90年代后多次参加比赛和庆祝活动。刘园祥音法鼓是集古朴典雅的民间习俗、传统音乐、舞蹈及会具工艺为一体的活态传统文化。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天津市北辰区非遗展示中心祥音法鼓漫塑

冯骥才为刘园祥音法鼓捐款

著名作家冯骥才2004年成立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基金会旨在通过“民间自救”的方式,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化遗存和民间文化传人。

冯骥才即是在天津长大的,又是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他对刘园祥音法鼓非常看重,个人捐款5万元进行资助。

旧时天津人的“春晚”——祥音法鼓

刘园祥音法鼓现在仍然在天津北辰区每年的春节庙会期间有展示,传承人们一板一眼,兴致盎然的表演常常令看者动容,是坚持和热爱让这么古老的文艺形式仍然焕发着活力。

这是传承,是最具特色的#天津年味范儿#,也是守望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记住我们民族自己回家的路。

(部分祥音法鼓图片由辰文故里非遗传承文化促进中心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