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售價決定成本

讓售價決定成本

1904年,一場嚴重的經濟危機,讓剛剛成立1年的福特公司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汽車銷量節節下滑,接連幾個月的鉅額虧損讓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

公司創始人亨利.福特看完上季度的銷售數據後焦慮萬分,他決定親自帶領團隊去做一個深入的市場調查。連續走訪了一週後,他們得到一個喜憂參半的消息:如果能把汽車的售價從現在的4000美元降到1000美元以下,汽車的銷量將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當時的全手工操作,要按照1000美元以下的售價來降低成本,是何其困難!但是不降低售價,按目前的銷量,最終只有破產。

唯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把價格降下來才能生存!沒有任何退路的福特,開始了漫長的降低成本之路。

最初福特曾在手術醫生的工作場景得到啟發:老師傅站一排,學徒兩排,一伸手——輪胎,一伸手――螺絲……勞動效率大幅提高了,但要完整製造一輛汽車,佔地面積需要一個足球場那麼大!這次探索最後以失敗告終。

很長時間裡,福特苦思冥想都未找到合適的辦法。有一天,他看完前期的銷售數據,發現黑色汽車的銷量佔總銷量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他突然眼前一亮,既然黑色是消費者購買的主流顏色,為什麼不製造一個標準規格的汽車?只製造一種顏色和款式,那將會節約多少成本?福特欣喜萬分,迅速下達了指令。

1908年,福特推出了著名的T型車,這款輕巧有力、容易駕駛的汽車,售價825美元,價格只有同類車型的三分之一。

正如福特的預期,這款低價位的小汽車推出後,迅速佔領了美國年輕的中產階級市場,掀起了一場汽車購買的狂潮。這一改革,為福特成為美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小有成就後的福特,並沒有停止降低汽車售價的腳步,因為出生於平民家庭的福特一直有一個夢想,希望更多的工薪階層能夠開得起汽車。他經過核算,要達到這個目標,汽車的售價必須要降到500美元以下!“繼續努力,爭取早日達成目標!”福特在心裡默默的說。

後來的一天,福特帶領團隊參觀斯威夫特位於芝加哥的屠宰場,看到傳送牛肉的流水線,每一頭牛被宰殺後,都被掛在傳送帶上,每到一個崗位,就被割去一個部位,最後全部肢解。這種把物件掛在移動平臺上的方式,省去了人工搬運和裝卸過程,他不禁大加讚賞,同行的員工卻開玩笑地說:“整頭牛進來,零散的牛肉出去,有什麼好羨慕的呢,有本事給我零散牛肉進來,出去一頭牛啊,哈哈……”福特聽後卻突然茅塞頓開:對啊!我們的汽車不就是零散的零件進來,整個汽車出去的嗎?這條生產線如果成功安裝到汽車廠,那我們生產500美元以下汽車的目標就指日可待了!福特欣喜若狂,回去後立刻開始了自動化裝配線的建立工作。

1913年,福特最初的自動化汽車裝配線終於得以完善成形,成為世界上第一條移動的汽車裝配線,這條裝配線幾乎使裝配速度提高了8倍,每隔90分鐘,就有一臺T型車駛下生產線。

讓售價決定成本

福特在“製造出售價500美元以下的汽車”的目標下,終於成功地壓縮了成本,他的工人們終於可以買得起汽車了!這一戰封神,福特公司成功壟斷了美國百分之九十的汽車市場,大獲全勝。

非常的思維,才能獲得非常的成就。

亨利.福特打破了固有的思維,用“讓售價決定成本”的超常規思路,打開局面,創造出福特汽車的銷售神話,並讓福特汽車成為了一個時代商戰的經典和不朽的傳奇。

作者簡介:陌菲,自稱“酷愛碼字的中年少女”,2016年9月開始提筆寫作,目前已有數十篇文章發表在《生命時報》、《意林》、《故事會》、《讀者》、《格言.校園版》、《特別關注》、《知識窗》、《家庭百事通》等知名期刊和報紙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