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艺术源于生活,历年春晚经典小品都有现实社会的影子。

今年春晚小品《“儿子”来了》反映的是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保健品诈骗问题。

小品里葛大爷出演一个推销保健品的骗子,表演惟妙惟肖、细节到位,例如见着客户不喊大哥和大姐,而是直接喊:“爹!妈!”的保健品诈骗常用手法。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保健品诈骗的危害和套路我们再熟悉不过了,短短的小品里挤进了五个套路:

一、居住地保健品推销套路——潘长江买床垫。

二、旅途中安插培训班洗脑套路——蔡明买床垫。

三、以虚假亲情的名义行骗套路——葛优认爹妈,卖床垫称为有偿尽孝。

四、直击痛点的忽悠套路——葛优骗潘长江睡这床垫能长高。

五、一环扣一环的行骗套路——葛优卖完床垫子马上推出太空舱。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小品的末尾,两位老人仍然没有醒悟,若不是剧本安排了身穿人民警察警服、手持玫瑰金防诈手环的儿子将骗子拉走。那么这两位老人肯定被骗。

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大量的老人在上当受骗,还有大量的骗子打着公司的旗号在作案。

除了上述讲的保健品诈骗,近期热播的反诈电视剧《天下无诈》里面也讲述了各类诈骗方式。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那么下面看看苏苏给大家介绍这些高发的诈骗方式↓↓↓

一、机票退改签诈骗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节后,随着机票价格上涨,有些市民就想在网上淘一些特价票、低票价的机票,很容易造成个人购票信息的泄露。当骗子掌握市民的购票信息后, 会假冒航空公司客服,向订票市民发送诈骗短信,以飞机出现故障或航班延误等理由,要求领取补贴或更改航班信息进行诈骗。

注意:

当您收到航班延误、取消短信时,请不要直接联系短信里提供的电话号码,应当直接与各航空公司官方客服电话或机场问询联系;退票时,请切记退票退款不需要输入密码和验证码,更不需要先行汇款。

二、招工诈骗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每年春节之后的3月是求职热潮期,针对各求职者的招聘诈骗也进入了活跃期。

案例:群众小王报警称,自己在“XX网”看到某广告公司发布招聘演员的信息。小王通过面试后即签订了聘用合同,并缴纳了“剧组保密费”几千元,此后陆续缴纳“伙食费”、“住宿费”等。几日后,小王并未被安排工作,但当他提出离职并要求公司退款时,公司以各种理由不予退款,并进行语言甚至暴力威胁。

注意:

招工诈骗的惯用伎俩就是收取所谓的押金、保证金、服装费、体检费、服装费等各种名目的费用,应聘时一定要注意甄别,尤其是遇到贷款需特别谨慎!查询招聘信息时最好到正规网站,不要轻信免费发布信息的网站平台信息或者中介兼职信息,以防上当受骗。

三、无抵押贷款诈骗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案例:家住上海的关先生有一笔4万元的信用卡债务即将到期,急于还债的他发现了一家可以提供无抵押贷款的公司。来到该公司,业务员核实完关先生的房产信息后,告诉他马上就可以借款给他。关先生打算借款6万元,业务员告诉他,借款6万,一共要还款10万元。

关先生答应后,双方在签订书面借款协议时,他却发现,借款金额写的竟然是17万元,而不是先前说好的10万元。到这一步,关先生已经进入了犯罪嫌疑人事先设好的“圈套”:也就是通过诱骗受害人订立与实际借款金额不一致的“阴阳合同”。

春节买年货、孝敬父母、派发压岁钱。春节后就要还账了。压力山大啊!这也就造成了网贷诈骗案件节后爆发,究其受骗原因,无外乎急需用钱,但从银行贷款手续复杂、时间较长,怕麻烦、图省事,就想从网站或微信寻找贷款机会;或个人征信有问题,无法从正规渠道贷款,只能从贷款公司借钱。但网上写着“大额度、低利息、对征信没有要求”的贷款大多数含有陷阱。

注意:

正规贷款公司决不会在贷款发放前以各种名义要求先支付所谓的“保证金”或“利息”,做银行卡流水来证明还款能力。对网贷公司要认真核实,不要轻信“无需抵押”等诱人的贷款信息。同时要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

不要给陌生账户转账汇款及告知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四、假冒快递诈骗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案例:黄小姐工作期间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表示自己是某快递公司的员工,现因黄小姐的一个快递包裹在运送过程中不小心丢失了,按照公司规定将赔偿包裹价值,请黄小姐添加“客服”支付宝后按操作接收理赔金。因为黄小姐确实在前几天网上购买了东西,现在仍未收到快递包裹,故而轻信了对方的说辞,想尽快挽回损失。

当天下午15时许,黄小姐添加了对方的客服支付宝账号,并根据该“客服人员”提供的链接进行了支付宝验证操作,由于一步步的操作繁琐又复杂,糊里糊涂的黄小姐就这样按照对方提示按下了支付确认,当收到信息提示转出上千元后,黄小姐立即询问缘由,却被对方告知是操作失误所致,并将双方的聊天记录删除。 这时,黄小姐才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在反复拨打对方电话被拒接后,黄小姐只能报警求助。

由于春节期间快递放假、大量快递积压等待派送,而信息迟迟不更新。问我为什么说的如此肯定,小编亲身经历而已,骗子瞅准这个时机,假冒快递公司,电话通知事主称快递丢失、公司可以双倍甚至数倍赔偿。随后要求添加事主微信,诱导事主扫二维码,并承诺通过支付宝退款。在扫描二维码并经过支付宝账号和密码登入支付界面后,便跳出了退款页面。当依次输入了姓名、持卡人、卡号、网络密码信息后手机却不断显现超时状态,事主会反复尝试,最终的结果就是支付宝被掏空。

注意:

快递如今成为骗子青睐的诱饵,接到此类电话,首先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不能扫二维码更不能转账,以免上当受骗。遇到快递不发货或者丢失的情况可以向快递公司官方客服咨询。

五、冒充熟人诈骗

案例:黄某到派出所报警称被骗了3.8万元。经了解,对方设置了头像和名称与黄某朋友一模一样的微博,后以自己未开通国际漫游服务为由,让黄某联系东方航空张经理,帮他代付机票钱。巧的是,黄某真正的朋友的确在机场赶飞机。在与张经理联系后,黄某二话没说,就通过支付宝付款9500元购买经济舱。后张经理说经济舱无座位,“朋友”又说把回程票买了,黄某又付款18000元。直到真正的朋友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有人在冒充他的账号让别人付机票钱”的动态后,黄某才知被骗。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我是××,给你拜年了!我换号码了,你记一下……”春节期间,收到这样一个陌生号码的短信,你可能并不会在意,立刻将号码存为你熟悉的朋友。过几天,新号码又会发来短信:有事请你帮忙。一看是朋友或亲戚的名字,警惕性自然松懈。接下来,各种老套骗术上场,稍有不慎就会上当受骗。

注意:

收到这类信息后不要立刻保存新手机号码作为联系人,特别是非常熟悉的亲人或好友需要第一时间通过原号码、微信或其他共同联系人等方式确认是否换号。与熟人之间涉及直接的资金来往要特别小心,不要未经多种方式确认对方身份就轻易转账。对一切通过电话、短信要求进行的资金操作,务必保持警惕。

六、兑换积分诈骗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收到10086短信称可以积分换礼,短信具体内容为:“尊敬的用户:您的积分没有兑换即将清零,请用手机登录网站并根据提示安装下载,激活客户端兑换现金礼包”。当你点开链接按照对方指示操作后发现银行卡被盗刷了。

注意:

此类案件短信显示为10086发送,迷惑性非常高,很多群众上当受骗。遇到这类情况,不要轻信短信内容、更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骗子往往采用虚拟电话来电,让你误以为是正规通信公司的电话。一定要仔细核对是否是官方网站地址、电话,要记住任何企业和部门都不会要求公民提供银行卡密码和验证码,引你一步步最终转账的是骗子。

除了以上这些诈骗方式你还得注意这些:

“6个一律”

(1)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转账、支付宝等等,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中奖,一律挂掉;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的一律挂掉,公安机关和法院的电话从来不会转接;

(4)所有短信,但凡让你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短信里的链接就不要点了;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的链接,一律不点,例如:孩子的成绩单,聚会的照片……万变不离其宗,带有链接一律不点;

(6)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8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都是诈骗;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6)凡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都是诈骗;

(7)凡是自称领导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8)凡是陌生网站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谨防诈骗」春节后要谨防网络诈骗回潮,学会这几招,避开诈骗风险!

节后的诈骗形式多种多样,令人防不胜防。

牢记防骗知识,避免上当受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