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很多人在問,沒有找到對象的人,還要回家過年嗎?每年被催的人多了,對於過年這件事,很多人是既嚮往又膽怯。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聽說過催熟,催長,卻沒聽說過,催催可以幸福。

臨近年關,很多朋友都對於回家過年的事情,感覺到很無奈:肯定想回家過年,時隔一年,都想好好孝順一下自己的父母,也想利用假期,好好放鬆一下。

然而,工作可以放鬆,精神卻難以放鬆。結了婚的,會被催生;沒結婚的,將被催婚;沒對象的,免不了被嘮叨。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對於有些我行我素的人來說,這些催促都只是風,吹吹就過了。而對於那些在意家人看法的人來說,這些催促就好比泰山壓頂,讓人疲於應付。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做不來我行我素,又不想壓力山大,要怎麼辦呢?我的建議是,勇敢面對自己,不要逞能要強,該怎樣就怎樣。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不就是沒孩子、沒結婚、沒對象嗎?這件事的對面,就是有孩子,結了婚,有對象,有了這些的人,他們一定過得很幸福嗎?

如果幸福是建立在和別人過同樣的日子,有同樣的東西,那幸福永遠難以企及。可如果幸福是自己問心無愧、心安理得,那就容易多了。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父母之所以催促,一方面是擔心子女隻身一人,沒人照顧,還有傳統觀念裡面的傳宗接代在作祟;另一方面,他們有著超強的攀比心裡,到了老年就比兒女,比孫子孫女,各種比較讓他們自己難受不說,也讓兒女徒增壓力。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其實,幸福哪裡是催出來的呢?

父母愛孩子,可以有很多種方式,催促只是其中最簡單、最容易實施的一種。因為這種顯而易見地表達,直接把壓力傳遞給了孩子,父母就可以少一點內心的折磨,雖然於事無補。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真正關心並心疼孩子的父母,會盡量不給孩子壓力。他們心裡期待孩子有個好的伴侶,卻只會各種疼愛孩子:在他沒有伴侶時,好好關心他;在他有了伴侶時,真心祝福他。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而更多父母,卻是孩子永遠沒辦法滿足的。

只要他們在一天,孩子就是他們釋放和控制的對象。他們總要以操心孩子為主業,通過操心來尋找他們的存在感,然後通過關心來滿足他們的控制慾。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所以,如果父母在催促你,就當他們是真心為你好,但要在心裡分辨出他們的真心實意。就像歌裡所唱的:別人說的話,隨便聽一聽,自己做決定。

既然幸福是屬於我們的,就別在乎別人怎麼看、怎麼說。

關他們什麼事?這樣一想,是不是輕鬆多了?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一切唯心造。

當我們在心裡認可自己的狀態,喜歡我們自己時,外界的任何風言風語,就不那麼重要了。

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必和別人都一樣。


催啥,幸福又不是催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