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近日,《咬文嚼字》編輯部公佈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錦鯉、官宣、槓精等上榜,10個年度熱詞,是年度的縮影,也是現實生活的鏡子。

而每一年的熱詞變化,捕捉了社會的變遷,生活的變化。我們可能上一年還在“拼爹”,下一年就在“坑爹”,可能上一年還是“斷舍離”,下一年就成了“剁手黨”。我們的生活時刻在變化,而詞語,就是對生活的真實記錄。總結了《咬文嚼字》近11年的十大流行語,看看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山寨,源自廣東話。最早冒出來的是“山寨手機”,那是一些用低廉成本製成的仿冒名牌產品的手機。此後語義逐漸發生變化,除了用來指冒牌產品之外,還可指“民間的”“非正式的”。

二、雷,本是名詞,指雲層放電時發出的響聲。後來用於具有“雷”的震撼效果的人工製品,如“地雷”“手雷”“魚雷”。現在大為流行的“雷”是動詞、形容詞,表示受到驚嚇或十分震驚。如“被你雷得外焦裡嫩”“一個最雷的詞語”。

三、囧,一個早已廢棄不用的古字,讀音為jiǒng,義為“光”“明亮”。因它的字形很有特點,有點像人的臉部,呆滯的四方臉,配著一個張著的大嘴巴,兩眉向下耷拉著,一副苦惱的樣子。並且,它的字音又與“窘”相同。於是古字今用,被賦予“鬱悶、尷尬、無奈”之義,東山再起。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四、和,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異軍突起,“和”字成了萬眾矚目的對象。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中國人追求“和”,熱愛“和好、和睦、和氣、和善、和平、和順、和衷共濟、和風細雨、和和美美”。於是,“和”變成一個世界話題,“和諧”更是成為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

五、不拋棄不放棄,長篇軍事題材小說《士兵突擊》和同名電視連續劇中的一句十分經典的話。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拋棄戰友;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放棄完成作戰任務。——這是《士兵突擊》中英雄連隊“鋼七連”的靈魂,也是戰士許三多的精神支柱。溫家寶總理在四川抗震救災第一線,發出了不惜代價、爭分奪秒、不拋棄不放棄災區每一位生命的號召。“不拋棄不放棄”於是傳遍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六、口紅效應,在美國,每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口紅反而熱賣。因為口紅是廉價商品,也是婦女的生活必需品。沒有“大錢”去買房、買車、出國旅遊,用點“小錢”買一點“口紅”把自己打扮一下,為生活增添點色彩,是不成問題的。口紅效應,指的是經濟出現危機時,廉價的生活必需品不會受衝擊,照樣會有好的市場。2008年,金融風暴襲遍全球,“口紅效應”隨之流行。

七、拐點,原是高等數學的術語,指曲線上凸與下凹的分界點。後來借用於經濟學,指某種數值持續向高後轉低或者持續向低後轉高的轉折點。現在多用來說明市場運行中由高價位開始下跌或由低價位開始上升的轉折。同樣是受金融風暴的影響,“拐點”也成為2008年的語詞寵兒。

八、宅男宅女,來自日語。簡單地說,“宅男”就是窩在家裡的男人,“宅女”就是窩在家裡的女人。他們大多是獨身者,十分倚賴電腦和網絡,不喜歡外出,不喜歡交際,在家裡做著自己愛做的事,自得其樂。臺灣魔術演員劉謙就曾自稱“宅男”。

九、不折騰,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30週年紀念會上說:只要我們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一定能夠勝利實現這一宏偉藍圖的奮鬥目標。“不折騰”三字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直接以漢語拼音“buzheteng”的詞形進入英文語彙中。“不折騰”傳遍了全世界,成為一個世界流行語。

十、非誠勿擾,本是馮小剛導演、葛優和舒淇主演的賀歲檔電影的片名。由於宣傳造勢到位,影片上映後票房飆升,衝破三億大關。“非誠勿擾”這個四字格短語,在2008年年底迅速走紅。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不差錢,本是東北地區的方言說法。2009年“春晚”趙本山等演出的小品,用它作了劇名,產生了轟動效應,後在全國流行開來。在實際使用中,多帶有調侃的色彩,並不糾纏於錢多錢少。

二、躲貓貓,本是一種兒童遊戲,即“捉迷藏”。2009年2月,雲南省晉寧縣看守所裡發生了所謂“躲貓貓”事件,一名24歲的男子因盜伐林木被關入看守所後死去,警方稱死者是在玩“躲貓貓”時眼部被蒙,不慎撞牆受傷而死亡的。最終偵查結果表明該男子系被“獄霸”毆打致死。此後,“躲貓貓”就有了多種新義:或隱瞞事實,或逃避監督,或暗箱操作。總之,不讓人瞭解真情。

三、低碳,所謂“低碳”,是指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是全球氣候變暖的罪魁禍首,影響到了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09年12月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世界範圍內又一次掀起了“低碳”浪潮。“低碳”經濟、“低碳”科技、“低碳”城市、“低碳”生活,“低碳”已成為“綠色”的重要標誌之一。

四、被就業, 2009年7月,一位應屆大學畢業生在網上發帖爆料: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學校已經替他簽好了“就業協議書”。於是網友發明了“被就業”的說法,以諷刺這種虛報高校就業率的行為。隨後,但凡意志遭遇強迫時,均可套上“被××”的帽子,如職工“被全勤”,舉報人“被自殺”,交擇校費的家長“被自願”。

五、裸,本義為不穿衣服,流行語用的是引申義,即只有事物本身,而沒有任何附加物或附加條件。比如“裸婚”是不買房,不買車,不戴婚戒,不辦婚禮,不度蜜月,只領取結婚證書;“裸官”是家屬孩子存款都在國外,一個人留在國內做官;“裸退”指幹部退休後不再擔任官方、半官方以及群眾組織中的任何職務。

六、糾結,本為動詞,表示互相纏繞。自從四五年前的一部動畫片中有個角色大呼“糾結啊”之後,“糾結”便在網絡上走紅。2009年起,更廣泛見於紙質媒體,並且用法多樣。可以作名詞,表示解不開的心結;可以作動詞,表示陷入複雜而尷尬的境地;可以作形容詞,表示思緒的極度困惑和混亂。

七、釣魚,完整的說法叫“釣魚執法”。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指執法人通過“釣鉤”,誘惑一個原本沒有違法意圖的人去從事違法活動,然後實施執法。這種說法早已存在,因2009年10月上海發生的一起查“黑車”事件而重新引起關注並流行。凡是違反法律精神,別有用心地誘人上鉤,都可以稱之為“釣魚”。

八、秒殺,譯自英語的seckill,起先是網絡遊戲的專用詞,指玩家在遊戲中瞬間被PK出局或者瞬間將對手擊倒。2009年9月,某購物網站週年慶推出了“秒殺”活動:在網絡拍賣開始後第一個確認的網絡買家,可以按照遠遠低於成本價的秒殺價買到指定商品。於是“秒殺客”“秒殺族”應運而生,並且越來越多。此後,“秒殺”又用於其他領域,比如股市中某股票價格在短時間內大幅下跌,也叫“秒殺”。

九、蝸居,本來用於謙稱自己的住所,指像蝸牛殼一樣狹小的房子。這一詞語的流行,和2009年熱播電視劇《蝸居》有關。在房價節節攀升的大背景下,電視劇中年輕人為買房而淪為房奴的故事引起了廣泛的共鳴,它讓人們對“蝸居”一詞有了深刻的印象。“蝸居”不僅可指空間上的狹窄,也可指精神上的狹窄。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十、蟻族,青年學者廉思主編的《蟻族——大學畢業生聚居村實錄》一書出版後,“蟻族”一詞就頻繁地在各種媒體上亮相。它指的是高學歷低收入的群體。這些人一般聚居大城市的邊緣地區和近郊農村,因和螞蟻有若干相似之處而得名。他們雖然弱小,但胸懷理想,充滿活力,具有挑戰的意識和頑強的意志。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給力,字面意思是“給予力量”,引申指“酷”“棒”“爽”。它出自網友配音的日本動畫片《西遊記·旅程的終點》——唐僧師徒歷經磨難到達天竺,發現那裡只有一面寫著“天竺”二字的小旗,孫悟空抱怨道:“這就是天竺嗎?不給力啊!”該動畫受到網友追捧,“給力”也由此流行。2010年11月10日,“給力”登上《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這被視為權威媒體認可網絡詞語的標誌性事件,美國《紐約時報》也因此發文介紹“給力”。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二、神馬都是浮雲, “神馬”非馬,而是“什麼”的諧音;“浮雲”則指轉瞬即逝的事物。兩者結合,意思就是“什麼都不值得一提”。它的流行,源於2010年國慶期間的網絡“小月月”事件。橫空出世的“小月月”,以匪夷所思的言行雷倒眾生,引得網友感嘆:“神馬網絡豪放女,浮雲!都是浮雲!”流行語“神馬都是浮雲”由此產生,它可用於抱怨,可用於感嘆,還可用於表達超然的心態,成為許多人的口頭禪。

三、圍脖, “織圍脖”是當今時尚。其中的“圍脖”,指的是“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簡稱。“織圍脖”即“寫微博”。與博客相比,“微博”使用方法更簡便,信息傳播更迅捷,因此深受用戶青睞。如今互聯網已迅速進入“圍脖時代”,不僅名人熱衷於“織圍脖”,普通人也樂於成為“織男”“織女”。

四、圍觀,無事圍觀,曾被魯迅斥為國人陋習。但如今流行的“圍觀”義為關注,不再含有貶義。《南方週末》曾發表文章《關注就是力量,圍觀改變中國》,認為公民的圍觀,民意的關注,可以“讓良知默默地、和平地、漸進地起作用”,最終會促進公權力的合理使用。廣州亞運會期間,從抵制番禺垃圾焚燒,到呼籲改變地鐵惠民方式,自發的公民“圍觀”引人矚目。

五、二代 ,“代”有世系相傳的輩分的意思,“二代”即第二代。如今社會,“二代”叢生:官二代、富二代、窮二代、文二代(作家子女)、星二代(明星子女)、農二代(農民工子女)、獨二代(第二代獨生子女)……,甚至姚明的孩子也被戲稱為“姚二代”。“二代”如此流行,是與社會結構的板結化不無關係的。

六、拼爹, “拼爹”的“拼”是比拼。短兵相接要“拼刺刀”,扳手腕要“拼力氣”,馬拉松要“拼耐力”。“拼爹”則拼的是“爹”的地位和實力。“我爸是李剛”“我叔是金國友”,都是典型的“拼爹”語言。這類詞語的流行,反映的是大眾對社會不良現象的不滿情緒。

七、控,如今,超喜歡長頭髮的人叫“長髮控”,半夜醒來還忍不住要去發一條微博的叫“微博控”,拿著世博護照遍場跑館蓋章的人叫“敲章控”,瘋狂參加聖誕活動的叫“聖誕控”。這些“控”,是指極度喜歡某種事物的人。“某某控”的結構是從日語借來的,而日語中的這個“控”則源於英文單詞complex(情結)。日語中“控”的讀音與complex開頭的音相近,日本人就用“控”來表示具有某種情結的人。用“控”對譯complex(情結),既有讀音的對應,又有意義的結合——深愛某個對象,不就在相當程度上被控制了嗎?

八、帝,本義是封建社會的最高統治者,如中國的“康熙皇帝”,外國的“彼得大帝”。流行語中指某些領域中成就大、造詣高的人,如“影帝”。如今,只要擁有某一特點即可稱“帝”。2010年,各種人物頻頻稱“帝”,如“數錢帝”“表情帝”“體操帝”“賀歲帝”等,而最有名的“帝”卻不是人而是魚——預測南非世界盃足球賽的德國章魚保羅,它預測八場,場場皆中,被稱為“章魚帝”“保羅帝”“預測帝”。

九、達人,中國古代就有“達人”一詞,指通達事理的人。“達人”被借入日語後含義發生了變化,如今又從日語傳了回來,指見多識廣、對某方面懂得透徹的人,如“網絡達人”“理財達人”“社交達人”等。2010年東方衛視舉辦的選秀節目“中國達人秀”,引得萬眾矚目,“達人”一詞更是遍地開花。

十、穿越,傳統的“穿越”,對象是空間,如“穿越邊境”“穿越沙漠”;現在流行的“穿越”,則是“穿越時空”的簡稱,是文藝作品中一種展開情節的流行手段。穿越電影、穿越電視劇、穿越小說等共同的特點,是人物會不斷地往來於不同的時空。這種時空的錯亂,容易造成受眾的費解或誤解,於是,“穿越”又有了“玄”“亂”“令人莫名其妙”等意思。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親, “親”是“親愛的”的簡稱。“親愛的”是一百多年前為了翻譯西方語言而“新”造的,用作名詞和形容詞,大體上跟英語的dear和darling相對應。幾年前,“親”曾在某些群體的小範圍中露面,隨後進入淘寶網的交易平臺:“親,快來搶購哦!”“親,包郵哦!”於是,“親,×××”風行起來,人們稱之為“淘寶體”。跟“親愛的”相比較,“親”顯得簡潔,也屏蔽了“愛”字的曖昧色彩,親切感卻有增無減。

二、傷不起,最初在校內網上以文章標題的形式出現,如“這樣的×××你傷不起”,被稱為“校內體”,影響並不大。2011年“傷不起”火爆起來,和網絡上的一篇題為“學法語的人你傷不起啊!”的帖子有關。這個帖子歷數學習法語所遇到的種種困難,種種無奈,並且幾乎每句話都以“啊”結尾,後面還有一個接一個的感嘆號,人稱“咆哮體”。隨著該帖大熱,“傷不起”成了熱詞,“×××,你傷不起啊”也成了熱門句式。

三、Hold住,2011年8月9日臺灣中天電視綜合臺的一檔綜藝節目中,女大學生謝依霖以誇張另類的造型、英漢混雜的臺詞、扭捏怪誕的舉止亮相,陳說在一個時尚場合如何處變不驚,提醒自己不能慌亂,要“hold住”整個場面。7分鐘的節目引起巨大的反響,於是“hold住”迅即成為海峽兩岸的流行語,Hold指掌控、把握、維持,“hold住”便是掌控住、保持住、管住、抓住之類的意思。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四、我反正信了, 2011年7月23日,在溫州附近發生一起兩列動車追尾的重特大交通事故,40人遇難,191人受傷,搶救中有關人員曾把一輛車的車頭掩埋於地下。有媒體記者詢問原因,鐵道部新聞發言人回答:現場有一個泥塘,影響施救工作,把車頭埋於其中是為了便於搶救,“至於你信不信,(停頓)我反正信了” 。他的話立即引來一片質疑。此後,“我反正信了”被廣泛使用,其含義有三:第一,真信,如鐵道部那位新聞發言人所說的;第二,說反話,真不信,如“房價是百姓可以接受的,我反正信了”;第三,無厘頭的搞笑,指自己說的壓根就是一個笑話,如“奧巴馬是中國人,我反正信了”。

五、坑爹, “坑爹”原是詈語,即罵人的話。在北方某些方言中,“坑”有欺騙、欺詐的意思,“爹”指老子,即父親。“坑爹”的字面義便是“欺騙老子”。連老子都敢欺騙,膽子也忒大了。“坑爹”表達的是一種強烈的憤慨。在流傳中,“坑爹”還常用於責備、批評或諷刺、挖苦。如果說話人是女性,有時會把“坑爹”調整為“坑娘”。

六、賣萌,“賣萌”的“萌”,是從日語中借過來的。日本的動漫愛好者用“萌”形容非常喜好的事物,特別是動漫中的美少女。“萌”進入漢語以後,有了可愛、性感、討人喜歡的新義項。可以說“萌少女”“萌女郎”等。“賣萌”的“賣”,不是出賣,而是顯擺、展露。“賣萌”的意思是裝可愛、扮嫩、撒嬌,一般具有調侃色彩。

七、吐槽,來源於日語,指漫才(類似於中國的相聲裡的捧哏)。臺灣譯成了“吐槽”,後引申指給人難堪、抬扛、掀老底、拆臺,多用於嘲笑、譏諷、抱怨,甚至謾罵。當前,主要有兩種用法:一是揭人家老底——批評別人;二是揭自己老底——表述心聲。

八、氣場,“氣場”本指環繞在人體周圍的能量場,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整體狀態,包括健康、心理及修為等等。美國心靈勵志大師,皮克·菲爾著有一本談比爾·蓋茨、奧巴馬等世界名人超凡魅力的書,此書引進中國後書名被譯成了“氣場”。“氣場”於是流行開來,指由氣質、學識、修養等等的綜合表現而形成的超凡魅力。具有強大“氣場”的人必定富有吸引力和影響力。本年度的新聞人物報道,流行拿“氣場”說事。

九、悲催,“悲催”是個形容詞,形容失意、傷心、難過、哀痛、喪失信心等,由短語“悲慘得催人淚下”縮略而成。從短語的字面上看,似乎“悲”的程度很高;其實不完全如此,常常帶有或多或少的調侃或宣洩的意味。可以說“很悲催”、“悲催的是”、“悲催啊悲催”、“悲催的一天”等。活躍在網絡上,有三種寫法,即悲催、悲摧、悲衰(“衰”讀作cuī), 當下在報刊上流行,寫法漸趨一致,都寫作“悲催”。

十、忐忑,龔琳娜演唱的《忐忑》風靡一時。這首歌沒有明確的意思,全是讓人聽不明白的“咳咿呀咿呦……”,但在演唱者眉飛色舞、幽默搞怪的誇張表演下,廣大聽眾為之著迷。《忐忑》被人們戲稱為“神曲”,從年過花甲的老太太到年僅幾歲的小弟弟都競相模仿著歌唱,連大牌歌星王菲也不例外。“忐忑”這個詞於是火了起來,用法也得到了進一步豐富。本來是形容詞,當下又演變出動詞(如“忐忑了整整一天”)、名詞(如“結束忐忑”)的用法來。有人說,這是“神曲”提振了“神詞”。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正能量,指的是一種健康樂觀、積極向上的動力和情感。“正能量”本是物理學名詞,霍金《時間簡史》中就用過:“宇宙中的物質是由正能量組成的。”“正能量”的流行源於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的專著《Rip it up》(中文譯名《正能量》),其中將人體比作一個能量場,通過激發內在潛能,可以使人表現出一個新的自我,從而更加自信、更加充滿活力。當下,人們為所有積極的、健康的、催人奮進的、給人力量的、充滿希望的人和事,貼上“正能量”標籤。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二、元芳,你怎麼看?出自電視劇《神探狄仁傑》。狄仁傑遇到案情難解之處,時常會問副手李元芳:“元芳,你怎麼看?”而李元芳的回答通常都是:“大人,此事蹊蹺,背後隱藏著一個驚天的陰謀。”今年的流行,是源於一起網絡事件。泉州有一女孩疑似被肢解後墜落高樓,警方判斷為自殺。一名網友以“元芳,你怎麼看?”進行嘲諷,暗指案情背後或有蹊蹺。該句式於是迅速流行,人們多將它綴於某個句子或語段的末尾,表達某種質疑、嘲諷或公開徵詢看法。

三、舌尖上, 2012年中央電視臺播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展示了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和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引起廣泛關注。此紀錄片的走紅,使得 “舌尖上”也受到了人們的青睞,儼然成了飲食文化的 “代言人”,靈活地表達與之相關的豐富意蘊。如“舌尖上的中國”,即中國的飲食文化;“舌尖上的快樂”,意思是品味美食的樂趣;而“舌尖上的愛情”則可以理解為與飲食息息相關的愛情生活。

四、躺著也中槍,一般而言,槍戰中如果躺在地上,中槍的概率是最低的。“躺著也中槍”於是用來形容無緣無故地受到牽連,或被捲進是非。出自周星馳電影《逃學威龍》中的一句臺詞。劇中雙方激烈打鬥,某人裝死,另一人向地上發了一槍,正中裝死的人,裝死的人叫道“我靠! 躺著都能中槍!”現在也有人使用縮略形式“躺中”“躺槍”,還有人乾脆說“中槍”,表達的都是同樣的意思。

五、高富帥,指高大、富有、帥氣的男人,是由三個單音節形容詞並列構成的準固定詞組。“高富帥”和“白富美”(膚白、錢多、貌美),是擇偶方面最有優勢的男人和女人。最初這兩個詞是網民對青春偶像劇和日本動漫中男女主人公特徵的概括,表達了對虛擬世界裡“高富帥”與“白富美”之間童話婚戀的豔羨,同時也寄託著對理想生活的嚮往和對平凡現實的自我解嘲。“高富帥”和“白富美”現已成為日常生活裡的熱門詞語。

六、中國式, “中國式”的說法最初源自王海鴒的小說《中國式離婚》,改編成電視劇後曾火熱一時,衍伸出“中國式XX”等說法。而今年,網友提出的“中國式過馬路”,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成為“中國式”爆發的導火線。媒體上出現大批以戲謔口吻議論國人或中國社會問題的“中國式XX”,如“中國式接送孩子”“中國式相親”“中國式插隊”等等,於戲謔中表達自嘲與質疑。

七、壓力山大,意思是壓力像山一樣大。這個詞是由我國男女老少最為熟悉的外國人名“亞歷山大”,通過諧音、暗喻演變過來的。前半部分諧音,後半部分暗喻。後來又出現變體“鴨梨山大”,更加詼諧有趣。“壓力山大”一問世,就被人們廣泛接受,一來是交際上的需要,二來是念著順口、聽著順耳,並且幽默感十足。

八、贊,先在網絡上流行,然後打入傳統媒體,有動詞、形容詞兩種用法。作動詞的“贊”可以替代許多雙音詞:讚美、讚賞、讚歎、贊同、讚許,以及稱讚、誇讚等。作為形容詞的“贊”表示好,一說來源於臺灣,理由是臺灣有一家報紙評選的2011年臺灣年度漢字就是“贊”字,一說吳方言區(包括江蘇南部、浙江大部和上海)一向用“贊”表示好,如上海話裡“蠻贊”便是很好的意思。

九、最美,“最美麗”的簡稱,新興的用法“最美+身份”的組合作為一種對人物的美稱在2012年已成為感動中國的新力量。這種組合的流行始於“最美媽媽”。2011年,一個2歲女童從10樓墜落,正在樓下的吳菊萍衝過去用左臂接住了孩子。小女孩得救了,而吳菊萍左臂粉碎性骨折,人們稱讚吳菊萍為“最美媽媽”。此後各種“最美”稱號不斷湧現,如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最美戰士高鐵成、最美女法官後莉……

十、接地氣,本義是“接土地之氣”,民間常說的“水土不服”就是不接(當地的)土地之氣(泛指自然環境和氣候)。流行語“接地氣”中的“地”用的是比喻義,指老百姓的生活。“接地氣”就是“貼近老百姓真實生活的實際”“反映百姓真實生活情感”。莫言的小說就是“接地氣”的一個典型。而黨員幹部“接地氣”,就是要深入基層,廣泛接觸民眾,瞭解民眾的苦與樂、民眾的意願和需求。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中國夢,黨的十八大以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國家博物館主辦的“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夢是理想,是目標。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人民要共築中國夢,共圓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才能實現中國夢。中國夢以其清新的理念和親和的風格,為廣大民眾所認同,並日漸成為主流話語之一,成為2013年度的全民流行語。

二、光盤,就是吃光盤中飯菜的意思。2013年1月,北京一家民間公益組織發起“光盤行動”,倡議市民就餐後打包,“光盤”離開。隨後,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號召大家“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爭做節約達人,向舌尖上的浪費說再見”。“光盤行動”迅速席捲全國,“光盤”被捧為時尚新詞,“今天你光盤了嗎”成為流行語。

三、倒逼,即逆向促使。按照常規,甲乙兩事物,甲動則乙動;如果一反常規,乙先動逆向促使甲動,這種逆向促動,叫作倒逼。倒逼來源於經濟領域中貨幣供給的倒逼機制。如今擴大了使用範圍,“由下而上”“由流溯源”“由果問因”等行為,都可以稱“倒逼”。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在講話中多次用到“倒逼”,提升了這個詞的流行度。

四、逆襲,從日語引進的新詞,意思是在逆境中反擊成功。比如在球賽中,一支球隊先輸後贏,可以稱逆襲;一支弱隊戰勝了強隊,也可稱作逆襲。如今意義和用法拓展,新事物衝擊舊事物、後浪推前浪等等,都可稱逆襲。逆襲表達了百折不撓、奮發圖強、充滿正能量的精神。

五、微××,“微”本指小、細、輕、少、弱等,也可表示某些計量單位的百萬分之一,如微米、微安(安,安培的簡稱)。如今,“微”成了一個時尚語素,生活中出現了一批以“微”命名的新事物,如微博、微信、微新聞、微電影等等。社會正在邁進“微時代”,“微××”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模式。“微”是現代科技的產物,也是一個時代的標籤。一個不起眼的“微”在現代社會中釋放出了大能量。

六、大V 指的是在微博上十分活躍並擁有眾多粉絲的公眾人物,通常把粉絲超過50萬的微博用戶稱為網絡大V。大V必須在一個特定的微博平臺上獲得個人認證,經過認證,其微博暱稱後便會附一個“V”形圖標。之所以稱“V”,有兩種說法:一說是VIP(貴賓賬戶)的首字母,一說是verify(認證)的首字母。大V幾乎都是網絡上的意見領袖,有著不容小覷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因此,大V務必維護好自己的形象,不傳播未經核實的信息,不能成為謠言的傳播者,否則,大V就成了“大謠”。

七、女漢子,指帶有“純爺們性格”的女性。她們愛美妝喜時尚,還能“幹粗活打蟑螂”,集溫柔和彪悍於一身,擁有女人的外表和漢子的內質。現代大都市中,競爭激烈,壓力山大,許多女性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把自己變成獨立、自主、強悍的女漢子。2013年熒屏流行“女漢子”,像孫儷在《辣媽正傳》中扮演的角色,就是有個性、有主見、敢作敢為的現代女性。

八、土豪,本是漢語中固有詞語。在20世紀上半葉,特指有財有勢橫行鄉里的地主惡霸。今日之“土豪”源自網絡,最初用於吐槽在網絡遊戲中“無腦”消費人民幣的玩家,後來又泛指現實社會中富而不貴的群體。從字面上解釋,就是“很土的富豪”,他們大多文化較低,品位不高,極其富有,有的還酷愛炫富。人們對“土豪”的態度,也不是一味地鄙視,而是既排斥又羨慕。“土豪,我們做朋友吧!”這句廣為流傳的調侃語,最能反映人們對“土豪”的心態。

九、奇葩,漢語中本有其詞,指珍奇而美麗的花朵,常用來比喻不同尋常的優秀文藝作品,是地道的褒義詞。如今廣為流行的“奇葩”,則來源於網絡,常用來比喻某人某事或某物十分離奇古怪,世上少有,常人不可理解,含有諷刺或調侃的意味。如有媒體曾經盤點全國眾多景區“免收門票”的“奇葩”招數,包括“叫媽免票、屬猴免票、背古文免票、穿短裙免票、姓朱免票”等等,招招都讓人瞠目結舌。

十、點贊,起源於各大社交網站的“贊”功能。網民對網絡上一個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條微博的內容表示贊同、欣賞、支持或聲援,可以點擊一下帖子下面的“贊”圖標。“點贊”就是點一個贊,“點”與“贊”是動賓關係。當下頻頻出現在報刊上的“點贊”,詞義有了演變,它成了點評的一種。與點評不同的是,點贊只說好話,即只表示肯定、喜愛、讚美這一類意思。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頂層設計,原是系統工程學概念,意思是從頂層開始,對工程項目的各個層次、各個要素、各個方面統籌規劃,以便高效快捷地實現目標。後廣泛應用於政治、經濟、軍事等各領域。作為一個政治名詞,“頂層設計”指的是政府的“戰略管理”,其核心是整體性、全面性、長遠性以及重大性、全局性目標的設定,是政府統籌內外政策和制定發展戰略的重要思維方式。頂層設計離不開設計師。鄧小平是公認的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如今,人們稱習近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頂層設計師。

二、新常態,顧名思義就是“新出現的常態”,譯自英語的“New Normal”。它本來描述的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之後西方經濟恢復緩慢而痛苦的過程,有人概括為“一低兩高”,即“低增長、高失業、高債務”。我國經濟正處於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有人總結為“中高速、優結構、新動力、多挑戰”,這就是中國經濟的“新常態”。“新常態”一經流行,已不再侷限於經濟領域,各行各業都在使用。例如“立法先行成為治國理政的新常態”,“平安幸福成西藏新常態”,“候鳥式養老已成為東北老人生活的新常態”。

三、打虎拍蠅,書面語稱“打虎拍蠅”,口語則稱“老虎蒼蠅一起打”。“老虎”和“蒼蠅”是兩個比喻,“老虎”喻指位居高層的腐敗官員,“蒼蠅”喻指身處基層的腐敗官員。 “打老虎”, “拍蒼蠅”,反映了黨中央在懲治腐敗這一大是大非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和政策措施,既形象又深刻,順天時而得民心。

四、斷崖式,高峻、陡峭的山崖斷裂,必然會引發猛烈而快速的山體滑坡,後果不堪設想。因此,人們用“斷崖式”形容幅度大、勢頭猛的下行狀態,運用範圍十分廣泛。如反腐領域有“斷崖式降級”,股市有“斷崖式暴跌”,樓市則有“斷崖式降價”,還有人把氣溫大幅度下降說成“斷崖式降溫”,等等。

五、你懂的,本是網絡用語。2014年3月2日,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在回答關於周永康的提問時說:“無論什麼人,無論職位有多高,只要觸犯黨紀國法,就要嚴厲懲處。我只能回答成這樣了,你懂的。”發言人睿智而幽默的回答引發了一陣笑聲。於是“你懂的”走出網絡,在全社會流行。 “你懂的”主要用於兩種場合。一是由於許多人都知道,說話人不必多說或無需說明。二是由於涉及敏感話題,說話人不願說、不能說或者不便說。當下,“你懂的”成為一個有幾分“神秘”而又十分管用的社交應對語。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六、斷舍離,來自日本的“漢字詞”。日本家政諮詢師山下英子著有《斷舍離》一書,倡導通過“做減法”,收拾好自己居住的房屋,讓自己生活在寬敞舒適自由的空間,從而尋求壓力的緩解和心靈的釋放。隨著圖書的暢銷,“斷舍離”成為時尚新詞,意思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迷戀”。如今,“斷舍離”已成為一種現代生活的理念,延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有醫生說“治療高血壓要斷舍離”,有教師說“上好語文課也要斷舍離”,等等。

七、失聯,“失去聯繫”、“失去聯絡”的意思。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公司一架載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飛機與管控中心失去聯繫,至今下落不明。新聞報道中反覆出現“失去聯繫”“失去聯絡”的說法。為了簡便,一個新的縮略詞“失聯”應運而生,由於言簡意明,在一段時間裡,“失聯”一詞幾乎天天見於媒體,如今家喻戶曉。

八、神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有“十大神器”的說法,比如盤古開天地的神器叫“開天斧”,女媧補天的神器叫“補天石”。古代人類對宇宙間許多現象無法認知,難以解釋,只好“歸功”於“神”的力量。如今將某種新器物或高科技產品稱為“神器”,目的是強調其獨特的“神奇”功效。報載,為了便於民警取證執法,上海交警部門推出了“可視化執法記錄儀”“新型鎖車器”等多種高科技“執法神器”。當前,“神器”成為備受青睞的潮語。

九、高大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縮略。電視劇《武林外傳》和電影《甲方乙方》都使用過“高端大氣上檔次”這個七字短語,後凝結為三字詞“高大上”, 2013年開始流行,但尚未達到大眾耳熟能詳的地步。2014年,“高大上”不斷升溫,使用率和知曉率大幅提升,迅速成為喜聞樂見的全民流行語。適用範圍也十分廣泛,人(比如一位作家)、事(比如一場友誼賽)、物(比如一部手機),都可以用“高大上”來形容。

十、萌萌噠,即“萌萌的”,本為網絡詞語,現在已演化為大眾流行語。“萌”即可愛;重疊為“萌萌”,則是很可愛的意思。“噠”讀da,本為音譯用字,諧音“的”,顯得俏皮、幽默而親切。“萌萌噠”三字連用,意為太可愛了,人、事、物均可使用。習近平主席訪問大洋洲期間,新華社發佈的一張彭麗媛懷抱可愛的澳大利亞珍稀動物考拉熊照片,被網友贊為“萌萌噠”。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獲得感,“獲得感”本表示獲取某種利益後所產生的滿足感。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上指出,要科學統籌各項改革任務,推出一批能叫得響、立得住、群眾認可的硬招實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獲得感”一詞由此迅速流行,且使用範圍出現固化趨勢,多用以指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

二、互聯網+, 就是互聯網與社會經濟領域各生產要素“相加”,即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重構、再造新的發展業態。符號“+”既表示加入、融入,更表示升級換代、創新發展。“互聯網+”既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也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更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這一說法最初是由李克強總理提出的。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全面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便迅速流行開來。2015年7月,國務院發佈《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進一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2015年,隨著經濟發展新格局的形成,“互聯網+”成為媒體的高頻用詞。

三、顏值,“顏”義為面容、容貌,“值”義為數值。“顏值”本表示男女顏容英俊或靚麗的程度,是用數字評價人物的容貌。如同其他數值一樣,“顏值”也有衡量標準,可以測量和比較,所以有“顏值高”“顏值爆表”“顏值暴跌”的說法。後來“值”的數值意義淡化,在詞義上“顏值”就相當於“顏”,只表示面容和姿色。2015年,其指稱範圍進一步擴大,由人及物,物品的外表或外觀也可用“顏值”表示。

四、寶寶,“寶寶”語出網絡潮語“嚇死寶寶了”。 “寶寶”指“我”,“嚇死寶寶了”就是“嚇死我了”。女生受到驚嚇時常用此語來賣萌。後來“寶寶”獨立單用,只要說話氛圍協調,幾乎在任何語境中,女生都可用“寶寶”或“本寶寶”來稱呼自己,如“樂死寶寶了”“笑死寶寶了”“本寶寶這廂有禮了”“本寶寶拜託了”等等。現在,“寶寶”還可用以指稱對方,以表達對對方(不論男女)的親暱態度。購物網上過去常用“親”來縮短與客戶的心理距離,現在“寶寶”也爭得一席之地,且大有抗衡之勢。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五、創客,“創”指創造,“客”指從事某種活動的人。“創客”本指勇於創新,努力將自己的創意變為現實的人。這個詞譯自英文單詞“Maker”,源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微觀裝配實驗室的實驗課題。此課題以創新為理念,以客戶為中心,以個人設計、個人製造為核心內容,參與實驗課題的學生即“創客”。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成推動中國經濟前行的“雙引擎”之一。隨後國家又陸續出臺了若干政策措施,給“創業”“創新”以具體支持。“創客”於是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聯繫在了一起,特指具有創新理念、自主創業的人。

六、腦洞大開,“腦洞大開”由“腦補”衍生而來。“腦補”源自日本動漫,本指觀劇者在大腦裡通過自己的想象來補充或添加原劇中沒有的情節或內容。後來詞義擴大,對小說及其他藝術作品甚至現實生活中的情節、情景進行幻想、想象,也稱“腦補”。“腦洞”則是大腦中需要用想象力去填充的“洞穴”,即進行“腦補”的場所。“洞穴”越大,想象越豐富。“腦洞大開”義為想象天馬行空,聯想極其豐富、奇特,甚至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2015年2月,網絡劇《腦洞大開》播出,“腦洞大開”於是頻頻亮相於媒體。

七、任性,“任性”本是一個傳統詞語,意思是“由著自己的性子,不加約束”,常用作貶義,如“任性妄為”。江西曾有一位老伯在網上買保健品被騙,接二連三地給騙子寄錢,發覺受騙後,不但不報警,反而繼續寄,總共被騙數十萬元。老伯最後還語出驚人:“就是想看看他們究竟能騙我多少錢!”有網友調侃:“有錢就是這麼任性。”此語迅速傳播開來,以致引爆網絡,還衍生出各種變體,如“有權就是那麼任性”“有房就是那麼任性”“有車就是那麼任性”。隨著高頻率運用,“任性”詞彙色彩逐漸變化,也可用來表示“天真率性”“敢作敢為”“勇於擔當”等義。

八、剁手黨,指沉溺於網絡購物的人群,以女性居多。也稱“剁手族”“剁手幫”等。她們穿梭於各大購物網站間,搜尋、比價、秒拍、下單,樂此不疲。往往看似精打細算,實則買回了大量沒用的東西,造成時間、精力、金錢的浪費。冷靜之後,常常追悔莫及,甚至下了再不理性購物就剁手的狠心,但過不了多久又故態重萌。金庸《射鵰英雄傳》中的九指神丐洪七公,有一次因貪吃誤了大事,一發狠剁掉了自己的手指頭,但一遇美食仍然把持不住。“剁手”或源於此。

九、網紅,即“網絡紅人”,指被網民追捧而走紅的人。“網紅”走紅的原因很複雜,或因出眾的才貌,或因搞怪的行為,或因意外事件,或因網絡推手的運作,等等。 “網紅”是網絡時代的產物,其身上投射出的特質,迎合了網絡世界的“審美”或“審醜”心理,從而贏得了廣大網民的理性或非理性關注。“網紅”在2015年熱度飆升,和媒體紛紛爆出明星大腕與 “網紅”女友的戀情有關。郭富城的新女友便是最近的一例。

十、主要看氣質,意思是不要太看重外在形式,內在氣質才是決定因素。此語在2015年末突然躥紅,成為一個強勢流行語。起因是臺灣女歌手王心凌為了配合新專輯的發行,在微博上發佈了一張吃漢堡的宣傳照。網友紛紛留言評論,其中有人說品位不高,甚至說沒文化。一位網友卻認為,雖然是一張奇葩照片,但頗有內涵,於是留言:“主要看氣質。”這則留言立馬獲得廣大網友點贊,被大量轉發,火速引爆網絡媒體。有人說,在過分追求“顏值”的時代,“主要看氣質”的流行有“正能量”意義。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洪荒之力,“洪荒”本指混沌、矇昧的狀態,借指遠古時代。傳說,在天地初開之時,曾經有過一次大洪水,幾乎毀滅了整個世界,大地一片荒蕪。“洪荒之力”即指如天地初開之時足以毀滅世界的自然之力。在2015年熱播的仙俠劇《花千骨》中“洪荒之力”頻頻出現,指的是法力無邊且無法控制的妖神之力。2016年8月8日,在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中國選手傅園慧晉級決賽,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啦。”“洪荒之力”一夜走紅,多用來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

二、吃瓜群眾,現實生活中,人們常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聽人閒聊。在網絡論壇中,人們發帖討論問題,後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隊跟帖,或發表意見,或不著邊際地閒扯。如果只看熱鬧,不發言,便稱“吃瓜子”。為了加快輸入速度,“吃瓜子”後被簡稱為“吃瓜”。“群眾”即普通人。不發言只圍觀的普通網民,則被稱為“吃瓜群眾”。現在使用範圍擴大,凡是對某議題不瞭解或有意保持沉默的圍觀者,都可稱“吃瓜群眾”,不限於網絡論壇中的網民。

三、工匠精神,本指手藝工人對產品精雕細琢、追求極致的理念,即對生產的每道工序,對產品的每個細節,都精益求精,力求完美。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一詞迅速流行開來,成為製造行業的熱詞。隨後,不僅製造行業,各行各業都提倡“工匠精神”。於是,使用範圍擴展,任何行業、任何人“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精神,都可稱“工匠精神”。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王健林談“小目標”

四、小目標,現在流行的“小目標”出自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之口。他在《魯豫有約大咖一日行》中談到“很多年輕人想當首富”的話題時表示:“想做世界首富,這個奮鬥的方向是對的,但是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我先掙它1個億。”就“世界首富”這個“大目標”來說,“1個億”確實是一個“小目標”,王健林的話並無不妥;對普通人來說,“1個億”幾乎是遙不可及的“天文數字”,於是網友紛紛吐槽:“這個目標確實有點小”(反語)……“小目標”立馬在網上走紅,其意思正好與本義相反,指的是普通人難以達到的“大目標”,多含譏諷和自嘲的意味。

五、一言不合就XX,漢語中一直有“一言不合”的說法,義為一句話說得不投機,後面緊跟由此造成的後果,如“一言不合就翻臉”。現在流行的“一言不合就XX”,和2015年末舉行的世界電子競技大賽有關。這次大賽主辦方的辦賽態度極其粗疏,引起廣大觀眾的強烈不滿。一些網民便在其百度貼吧中貼出低俗內容以表示憤怒,導致貼吧被封。網絡上把傳播低俗內容的行為叫作“開車”。於是有人評論道:“現在的年輕人,一言不合就開車。”“一言不合就XX”,便在網上流行開來。隨著使用的泛化,“一言不合”和後面的XX失去了語義上的邏輯聯繫,僅僅表示“突然”“任性”“動不動”的意思,如“老師一言不合就表揚學生”“單位一言不合就發獎金”“投資房地產,一言不合就賺得缽滿盆滿”“股市一言不合就下跌”等等。

六、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意思是朋友之間的友誼很脆弱,隨時都有打碎的可能。2016年3月31日,一個叫“喃東尼”的畫師在其微博上貼出了一組名為《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的漫畫,內容為:兩個生動可愛的小企鵝是對好朋友,坐在同一條小船上,因為一個小原因(如一方變瘦),小船立馬弄翻。這組漫畫很快受到追捧,網民紛紛配上新的文字,掀起了一場“翻船體”造句大賽,如:“你要吃重慶火鍋嗎?我怕辣。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稍後,“說翻就翻”的搭配對象進一步拓展,凡是“搞砸”的事情都可以搭配,如“油價的小船,說翻就翻”“婚姻的小船,說翻就翻”“師生關係的小船,說翻就翻”等等。有人說,“友誼的小船”可能來自“友誼”的英文單詞friendship,將其中的詞綴ship作“船”解,friendship就可以理解成“友誼的船”。經典美劇《老友記》的臺詞中就有這種用法:“什麼船是永不沉沒的?友誼的船(a friendship)。”

七、供給側,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在2016年“兩會”上,“供給側改革”又被反覆提及,成為新聞媒體中的高頻詞。“供給”與“需求”相對;“供給側”與“需求側”猶如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供給側”即“供給一邊”。進入21世紀以後,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光靠“需求側”拉動,難以實現經濟的平穩增長,必須在“供給側”改革發力。“供給側”改革指明瞭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已在各行各業展開,前景令人期待。

八、葛優躺,2016年7月25日,一組“葛優躺”表情包開始出現在網絡上。其圖片源自曾熱播的大型家庭情景劇《我愛我家》,葛優飾演的“二混子”去別人家蹭吃蹭喝,像一攤爛泥癱坐在沙發上,神態“妙趣橫生”。隨著表情包的走紅,網民們便把極其懶散的癱坐姿勢稱作“葛優躺”。有人說,如今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內心累積了越來越多的“負面情緒”,“葛優躺”式的“頹廢”迎合了人們放空一切、降低焦慮、釋放壓力的心理需求。這正是“葛優躺”一詞流行的心理背景。

九、套路,漢語中本有“套路”一詞,指編製成套的武術動作,如少林拳套路;也指成系統的技術、方式、方法等,如改革新套路。2016年網絡流行語中的“套路”舊瓶裝新酒,其“套”不是“成套”“成系統”的意思,而是指“圈套”“老套”。“套路”泛指經過精心編制的、用來迷惑人的說法或做法,甚至詭計、陷阱等,如“騙子行騙的套路就是恐嚇,讓人心生恐懼,從而聽其擺佈”。有時也指人們早已習慣的約定俗成的處理各種事情的手段、方式、方法等,如“記者採訪的套路大家都很熟悉”。

十、藍瘦,香菇,是“難受,想哭”的諧音。2016年10月,廣西南寧一小哥失戀後錄了一視頻:“難受,想哭,本來今天高高興興,你為什麼要說這種話?難受,想哭……”由於帶有濃厚的當地口音,“難受,想哭”聽上去成了“藍瘦,香菇”。這一諧音既有調侃味又有形象感,立馬受到年輕人的追捧,頻頻出現在微博、公眾號中。一些大學的食堂,還跟風推出了“藍瘦香菇”炒菜(合炒西藍花、瘦肉、香菇)。隨後還有人搶注了藍瘦香菇實業有限公司。“藍瘦,香菇”的流行,迎合了年輕人在表達上的遊戲化心理。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即不忘本意、不忘初衷。2016年7月1日,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成為大會主題的關鍵詞。習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由此迅速流行開來,廣泛用於各行各業中。

二、砥礪奮進,砥礪本義為磨刀石,引申指磨鍊。砥礪奮進,即在磨鍊中奮勇前進。自2017年6月起,為了迎接十九大召開,各地響應中央號召,開展了以“砥礪奮進的五年”為主題的宣傳活動,用各種形式展現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中我國在經濟發展、民生保障、生態文明、科技進步、文化教育、區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激勵廣大幹部群眾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紮實推進各項工作,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砥礪奮進”準確地概括了以往五年的成就,生動地描繪了中華民族的形象,迅速流行於各類媒體上。

三、共享,義為共同享有、共同享用。共享單車的出現,解決了人們從住宅到公交站臺、地鐵等“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得到了人們的認可。“共享”是互聯網技術、移動支付技術日益成熟條件下的新的經濟模式。“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等等一系列與“共享”有關的產物紛紛進入了人們的生活。有報告顯示,至2020年中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將佔GDP的10%以上。“共享”一詞的流行,體現了社會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展示了社會管理和人際關係的巨大變化。

四、有溫度,2017年5月8日,中國共產黨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大會報告中指出,上海未來五年要成為人文之城:建築是可以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公園是最宜休憩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有溫度”這個有著細膩感覺的詞語,此後逐漸流行開來。它的意思是讓人感受到熱度、暖意,含義由物理層面擴展到了人文層面,和我們黨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高度契合。“有溫度”的流行反映了人們對城市化建設中的人性化要求。

五、流量,本義是單位時間內通過河、渠或管道某一橫截面的流體的量,或是通過道路的車輛、人員等的數量。在互聯網時代,“流量”也指在一定時間內網站的訪問量,以及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網所耗費的字節數,明星大腕顯然能讓網站訪問流量以及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網流量暴增。從2016年年底、2017年年初開始,娛樂圈頻頻用“流量”來形容那些粉絲多、人氣高、影響廣、商業價值大的明星。這裡面既有市場層面的客觀描述,又隱含著公眾的文化評價,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詞語。

六、可能XXX假XXX,2017年1月,網絡上出現一組調侃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的表情包。此表情包由“我可能複習了假書”,“我可能拿到了假試卷”,“老師可能劃了假重點”等句子配上各種苦惱表情符號組成,迅速在大學生群體中傳播開來。“可能XXX假XXX”的句式便在此基礎上形成,並快速傳遍朋友圈和微博。“假”本指不真實的、偽造的等義,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在這個句式中,“假”卻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使用效果不佳、違反常理、不合預期,是一種主觀感受,人們用對“假”的埋怨、指責來調節自己的情緒。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七、油膩,本指“含油過多”。2017年10月24日,有網友發了一條微博談“中年男性去油膩步驟”,立即引起網友熱議,“油膩”因此引爆網絡。隨後,馮唐、高曉松等在各自的微博上發佈博文,談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中年猥瑣男。“油膩”的走紅,反射出人們在物質生活條件提高後,對如何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反思。現在“油膩”的含義進一步擴大,油腔滑調、世故圓滑、不修邊幅、邋遢不堪等等,都可稱“油膩”。

八、尬,常用在雙聲聯綿詞“尷尬”中,一般不單用。“尷尬”指處境困難,不易處理,或行為、態度不正常、不自然。 臺灣有“尬舞”等詞,“尬”作“比、鬥”解,“尬舞”的意思是鬥舞、比舞。“尬舞”等傳入大陸後,人們接受了這種詞語形式,卻仍把“尬”理解成 “尷尬”,“尬舞”便成為“尷尬地舞蹈”的意思。由此“尬”獨立使用,成為新的流行用法,如“尬聊”“尬唱”“尬煮”“尬談”等等,其中的“尬”均是“尷尬”的意思。

九、懟,讀作duì,義為怨恨,引申指兇狠。在河南方言中,“懟”音duǐ,表示收拾、衝撞。作為網絡流行詞的“懟”源自綜藝節目《真正男子漢》。在該節目的第二季中,某嘉賓被“收拾”了一頓,滿懷委屈地問教官:“這就叫被懟嗎?”教官便探討了一番“小懟小進步,大懟大進步,不懟不進步”的“理論”。“懟”因此漸漸流行起來,人們用它來表示故意找茬、反抗、反對等意思。後來其義擴大,進一步衍生出“比拼”“競爭”等含義。

十、打call,一詞源自外語,call在英文中是“喊、叫”的意思。“打call”最開始的意思是演唱會現場觀眾瘋狂喊叫,後指跟隨音樂的節奏,用揮動熒光棒等方式與臺上的表演者互動。進入我國後,其適用範圍逐步擴大開來,也用來表達對某人、某事、某物的支持和贊成。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一、命運共同體,即在相同條件下結成的命運攸關的集體,源自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指全人類都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同處於一個利益攸關的集體中,各國要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

盤點2008——2018十大流行語,你都知道哪些?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一系列國內國際場合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再一次提出,“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序言》中“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的交流”修改為“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已引起各國關注,得到全球認同,成為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構建新型國際關係的國際共識。“命運共同體”也已成為一個全球“熱詞”。

二、 錦鯉,本是一種高檔觀賞魚,極富觀賞價值,深受人們喜愛。

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官方微博開展了一個抽獎活動,從轉發此條抽獎微博者中抽獎,抽中的人為“中國錦鯉”,吸引300多萬次轉發。10月7日支付寶揭曉了抽獎結果,幸運的“中國錦鯉”獲得了“中國錦鯉全球免單大禮包”。“錦鯉”立馬走紅, 網絡上掀起了轉發配有“錦鯉轉運”“錦鯉祈願”“錦鯉保佑”“錦鯉還願”等文字的錦鯉圖像的熱潮。“錦鯉”於是成為“好運”的象徵。後來,隨著熱度增長,“錦鯉”開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運氣極佳的人。“錦鯉”的走紅及其意義的泛化,隱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三、 店小二,原指舊時茶館、酒肆、旅店等處負責接待顧客的夥計。“店小二”熱情的態度、周到的服務,是店家帶給顧客美好體驗的重要因素。

浙江主要領導人曾提倡,政府部門、領導幹部要當好服務企業、服務基層的“店小二”。“店小二”便逐漸演化出新義,指推進經濟發展、為企業提供周到服務的政府部門及領導幹部。今年,上海主要領導也強調,“政府要努力做好‘店小二’”。發揚“店小二”精神,是社會經濟結構中政府部門及領導幹部角色的重新定位,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具體舉措。

四、 教科書式,2018年5月,有人上傳了一段上海民警街頭執法的視頻。視頻中執法人員查處違法行為,無論是執法程序還是現場指令等都無可挑剔,具有教科書樣的規範性,被網民稱為“教科書式執法”。隨著視頻的“熱傳”,“教科書式”也逐漸流傳開來,人們用它來指“規範的”“典範的”“經典的”“示範的”“完美的”等,形容某事做得非常標準、規範,如“教科書式表演”“教科書式避險”“教科書式設計”等等。同時,語言運用中也出現了“教科書式耍賴”“教科書式下套”“教科書式坑人”等說法,這是對“教科書式”的反用。

五、 官宣,2018年10月16日,趙麗穎與馮紹峰同時在微博上發佈“官宣”,公佈二人結婚喜訊。兩人都是粉絲眾多的明星,婚訊備受關注,引發網絡瘋狂轉發,幾天後,“官宣”紛紛出現在新舊媒體上,都是某個人或某機構宣佈的某消息,“官宣”迅速走紅。“官宣”從“官網”“官微”衍生而來,義為“官方宣佈”,其“官方”指某種權利的擁有方,“官方”本指政府方面,如“官方人士”“官方消息”等,把個人、機構等非官方行為稱為“官方”,也有強調其權威性、可靠性的意味。

六、確認過眼神,即從眼神裡得到了證實,出自林俊杰《醉赤壁》裡的一句歌詞: “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

今年走紅網絡的“確認過眼神”,僅表示“確認過”“甄別過”的意思,與“眼神”不一定有關。這個用法最早源自今年春節(2月15日),一網友發佈的一條微博“確認過眼神,你是廣東人”,以吐槽廣東人過年紅包面額小。後又有網友在網上發了一個題為《傻子看傻子覺得對方才是傻子》的視頻:兩個男生在樓下用手機拍趴在樓頂的三隻哈士奇狗,而哈士奇則一臉冷漠地看著樓下,有網友評論“確認過眼神,是不想理的人”,收到大量的“贊”。

“確認過眼神”於是走紅,網絡上掀起一場造句“競賽”,如“確認過眼神,他是我愛的人”“確認過眼神,你是能考上‘雙一流’的人”“確認過眼神,你是蚊子偏愛的人”“確認過眼神,是我要買的包”等等層出不窮。“確認過眼神”的流行,反映了人們面對良莠不齊的海量消息甚至虛假信息時希望得到“確認”“甄別”的心理。

七、 退群,群,指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建立的可以供一定數量的人群交流的小組;退群,即退出某個社交平臺上的交流小組。後來,含義引申,使用範圍擴大,退群也指退出某一群體。特朗普擔任總統之後,美國接連退出了好些國際協議或組織,如《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巴黎氣候變化協定》、《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萬國郵政聯盟、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等。特朗普甚至揚言,美國將退出世界貿易組織。“退群”因此成為一個高頻熱詞,廣泛出現在新聞報道中。

八、 佛系,是一個外來詞。2014年日本某雜誌介紹了一個“男性新品種”——“佛系男子”,即愛獨處、專注於自己的興趣、不想花時間與異性交往的男人。

2017年12月,一篇題目為《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的博文介紹了現在年輕人的“佛系生活”方式,其“佛系”義指“不爭不搶,不求輸贏,不苛求、不在乎、不計較,看淡一切,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佛系”迅速引爆網絡,並顯示出超強的構詞能力,“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人生”“佛系乘客”“佛系父母”以及“佛繫戀愛”“佛系養生”“佛系養魚”“佛系購物”等等,層出不窮。有人說,“佛系”的流行體現了年輕人對錙銖必較、非理性爭執的反感,希望構建和諧的生活秩序。也有人說,年輕人以“佛系”自嘲,體現的是一種求之不得乾脆降低人生期待值的無奈,反映的是一種不可取的消極生活態度。

九、 巨嬰,本是指體形巨大的嬰兒。近年來,人們用“巨嬰”指心理滯留在嬰兒階段的成年人。這類人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規則意識,沒有道德約束,一旦出現超乎自己預期的情況,就會情緒失控,產生過激的非理性行為,給社會帶來災難性後果。今年“高鐵霸座”“重慶萬州公交車墜江”等事件,讓“巨嬰”的熱度進一步升高。“巨嬰”現象已引起了全社會關注。

十、 槓精,槓,即抬槓;精,即精靈、精怪。槓精,指“抬槓成精”的人。這種人往往不問真相,不求是非,為反對而反對,為爭論而爭論。“槓精”去年已出現,今年4月,有人在網上發表了一幅調侃“槓精”的漫畫:一女生向一“槓精”表白,並要求去見他的母親,“槓精”說:唯獨這件事不可以,因為“槓精”不配擁有母親,“槓精”迅速走紅,“槓精”的流行是人們對這種行為的反感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