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上帝讓你滅亡,必先讓你瘋狂!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這裡我皇說了算!

今天小編從心理和經濟學角度來探討5個結拜兄弟歷經2次經融危機從輕鬆賺取千萬以上,到17-19年全部虧空將近12年的創業、甚至老大最終走進監獄入獄6年的真實故事。

他們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新生中堅力量,是我們80後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縮影。

對於我們80後,90後來說具有深刻的社會研究價值和影響,也對我們這個80、90後群體在時代命運和個人命運搏擊的過程中有所啟發。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人人嚮往著成功帶來的喜悅,嚮往著自由帶來的滿足,卻理所當然的忽略了追求成功過程中失敗後慘痛的代價甚至無視這樣的代價而快步前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你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上1%成功者的高大形象,未曾見到冰山下99%埋葬著失敗者的默默無聞。

你想要衝破限制,畫出無限宇宙的想象力,我想問你為自己的夢想備足飛天的燃料了嗎?

你不顧一切的飛上蔚藍的天際,未曾想過你突然隕落砸傷無數無辜人所付出慘痛的教訓?

所有人願意為你腳踏實地勇攀高峰而鼓舞;

不想因為你飛天的幻想而付出高昂的代價;

因為我們都是成年人;

我們要為我們付出的代價自己買單,前提是不傷害他人特別是家人朋友;

在2020年全球疫情影響下,我們深處金融危機中,對老闆這個群體和我們絕大多少人來說也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敲醒警鐘。而對於很多90後創業者來說,他們才第一次見識到市場會帶來這麼殘酷巨大的殺傷力和破壞力。

小編我用玩樂的心態也做了5年小生意,人生也遭遇了變故,還好損失代價比較小而已。其中很多主人公的故事和心態變化對我觸動也非常大,因為我也親身經歷,成功時雞犬升天,失敗後一地雞毛。我希望所有人在面對時代給予我們的機會機遇時,

切忌盲目認為這些錢是憑藉個人強大的能力所攫取的妄自菲薄,而放棄理智,放棄學習,同時人變得非常自大飄渺;在我們遭遇失敗,跌入人生谷底時,應當深刻反思並及時調整心態,積極的面對困境、擁抱未來;在面對機遇和危機的時候冷靜,及時止損就是成功,不用用賭徒心態賭人生。也許你運氣好賭中了,人生再次輝煌;也許你敗了,很難東山再起;你得理智評估市場、資源、資金等所有因素做出最壞的打算和最明智的選擇;

我們這個社會也還是接受失敗者,畢竟我們人生都有過或大或小的失敗。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我們要接受世界和時代給予我們的是所有形式上人人公平平等,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平平等的正確的政治觀和人生觀這句話的深刻時代含義。

本文所有的觀點只是我個人興許不太成熟的觀點,如果對您有用,歡迎支持,如果沒有什麼用處,您可以選擇忽略。畢竟我沒有100%的公正或者還是存在見識的片面和侷限性。

現在我們以主人公老三的視角來講述這段主要以老大和老三的故事:

老三,梅某,84年生,湖北黃岡人,高中未畢業。

2001年,17歲隻身來到98年改革開放的深圳,對於我們來說,90年底到2000年初,深圳就是一座充滿著改革開放時代紅利的初期,充滿著無限機會,就像一座金礦,無數人在淘金的過程中發家致富了。

就如李嘉誠說的:龍捲風來了,豬都可以飛上天。

“風來了,豬都能飛上天”互聯網大佬雷軍說過。這句話最先說的是李嘉誠,

可以從2009年金煥民,劉春雄出版的經典名著《營銷紅皮書》中查到這句話的來源,互聯網上很少能查到。

老三黃某也一樣,在2007年深圳華強北開了一個生產mp3、mp4的小加工廠,工廠規模30多號人。

當時我們學生時代非常流行mp3、mp4音樂和音樂視頻播放機,80後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印象非常深刻,幾乎人人都擁有mp3或者mp4。(當時電子音樂硬件設備也剛從cd機演變發展到mp3、mp4時代)

可是好久沒多長,老三梅某正好趕上了08年世界金融危機。訂單量急劇下滑,他的工廠也在受到金融危機下,08年底工廠倒閉了,損失不大。

2009年,老三黃某轉戰跨境電商,選擇在ebay上開店做生意,繼續經營mp3、mp4以及一些配件的生意。

(eBay2002年進入中國,2006年退出中國市場,開始專營跨境電商,2007年註冊於香港。)

當時老三黃某日均平臺店鋪接單在100單左右,每單利潤有25元左右,一個月也就是能賺5萬6萬純利。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牛逼的馬雲成功把ebay趕出中國市場

2010年的時候,有一天他去華強北朋友家去喝茶,正好碰到朋友的一個供應商。就跟他朋友的供應商聊起了天,在聊天過程中他發現這個供應商在銷售一種他沒有聽過的索尼記憶棒,也就是內存卡。這個供應商聽黃某介紹說他在eBay上銷售,他也不懂電子商務eBay,就送老三梅某一張4g的索尼記憶棒內存卡讓他網上查下信息。

回去辦公室後,老三發現eBay上並沒有任何索尼記憶棒的信息,他就到索尼官網查詢信息,發現索尼官網標價4g這個型號銷售價為899元,而當時華強北流行山寨,當時山寨的索尼記憶棒進貨價才60元一張。

當時老三這樣的想法,跟絕大多數普通人一樣,首先認為沒有人賣的東西肯定沒有什麼銷路,再加上自己對這種東西的用途也不懂,也沒有太放心上。只是交給公司職員把資料掛在網上試一試,當時自己也並不看好他。就隨便標了一個288元的吉祥銷售價格。

結果第二天早上他到辦公室發現,這個索尼記憶盡然銷售出了10多單,利潤在2000多塊,比得上一天原先產品一天100多單的利潤。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索尼內存卡

他發現商機後就把所有索尼記憶棒的規格都上架了,從2gb到16gb都有,他無心插柳的成為了eBay上獨家索尼記憶棒的代理商。一天銷售量也慢慢有了100多單,因為利潤高,60元成本價,銷售價288元,加上原先mp3、mp4等一天100多單的銷售額,總體上老三梅某一個月淨利潤有50到60萬。

李嘉誠說過一句至理名言:所有生意暴力都來自信息不對稱(偏門)或壟斷。

成功大多數是機會給予的運氣,而不是簡單的個人能力,這才是商業的本質。

這樣的穩定的訂單量好景持續了大半年多之久,2009年到2011年兩年時間內,老三梅某真正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300多萬元現金。

人當時才26歲,非常年輕,放在現在簡直也算上成功人士了。

人賺錢後,生意上的朋友自然也多了,稱兄道弟的也就多了。這期間老三梅某也結實了4個拜把子兄弟,並不是所謂單純的酒肉朋友。在玩樂上大家都有錢,也年輕,共同的愛好也相同。

簡單介紹下梅某這4位拜把子兄弟

老大,個人能力最強,賺錢最多,他個人能力是其他4兄弟之和,特別是交際能力。

82年出生,家裡條件最差,父母離異,初中畢業就出來闖社會,見識膽識也最大。

當時結識的時候,老大經營山寨蘋果4手機,一天幾千幾千臺的出貨,一臺利潤50元,賺錢最多;

(老三黃某跟老大關係最好,所以對老大的個人和情況也最瞭解,這篇文章主要說老大和老三的故事)

老二從事貼片生意,兩條貼片生產線,當時結識的時候廠房面積在5000平方米左右,在那個時候,貼片機相當於印鈔機,不愁沒有訂單,基本上可以說是躺賺。

老四是二手房房東,也從事點貼片生意,規模沒有老二大;

老五從事軍工級的攝像頭生意。

2010年下半年,老三認識一位房產中介朋友,兩人說話很是投機,就合作做起二手房生意,他朋友負責去找這種筍盤或者比較好點的有升值空間的房源,他負責出資購買;老三跟房東談好價格,交定金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後,暫不進行公證,如果2個月內沒能轉手賣掉就過戶到自己老三的名下。

2010年下半年,他們一起操作了8套房子,4套房子還沒有過戶就賣掉了,一套賺10-15萬不等。4套房子在沒有合適客戶就過戶在老三自己名下。

(當時中國的房地產非常火熱,特別是深圳地區,一天一價,只要賣,短短的2-3月一套房子就可以輕鬆賺到20-30萬不等,很多人也在房地產行業賺到了大錢。)

當時老三梅某賺錢特別快,可能就是因為快錢來的太快了,也比其他生意流程簡單,相對不勞神費力,原本的跨境電商,就全部交給他老婆打理管理。

2013年下半年最高峰,老三手頭過戶的房子就有12套,他親妹妹,妹夫,老婆名下全都是他房子的戶頭,直到2014年國家對房產開始調控,政策不明朗時,老三才不敢再繼續買入房子了。

房產生意暫停後,正好老三遇到他同學做led戶外廣告屏,正資金短缺,就投資了幾十萬給他,運作了大半年,整體盈利還可觀,老三就建議他同學把產品升級,做大型樓宇戶外廣告屏。當時樓宇戶外市場led行業只有幾個人做這塊,競爭很小,市場也大,處於黃金時期,加上上下游之間的結算全部是現金,沒有賒賬一說,非常好的行業產業鏈,不像其他產業上下游有數不清理不亂的三角債務關係。

其中產品工藝涉及到貼片工藝,老二就專門做貼片的,這個時候願意投入設備和技術人員入股。

老三建議擴大產能,由於他同學屬於保守經營型,認為這個時候快速發展風險太大,2年時間沒有更新生產設備,利潤越來越薄,他們兩兄弟就退出來了,但基本都有100%資金回報率。

他同學2年後因為幾乎沒有利潤,公司就倒閉關門了,後面老三同學跟他聊天說後悔當初沒有聽從他意見,市場非常大,前景也樂觀,可惜沒有及時擴大生產規模提升競爭力而錯過賺大錢的時候。如果當時3年時間追加投資,管理好,可能後面盈利有1個億左右,這是後見之明瞭,大部分都會犯這樣的錯。

2009年到2013年老三梅某大概總共賺錢1000萬左右。

2012年-2014年,老三和他們玩了整整有3年時間。整天花天酒地,出入高檔的ktv、洗浴、水療和酒吧場所。還隔三差五一起去南澳玩樂,這三年時間老三就光吃喝玩樂花費了100多萬,老大就更多了。

花天酒地、紙醉金迷都形容不過分。這也是當時這個群體絕大多數老闆的心態真實寫照。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2012年—2014年 老大的故事

正所謂:吃喝拉尿 立馬見效

老大是五兄弟中最狂的一個,也是後來跌的最慘的一個。2017年入獄 6年,妻離子散。

2008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老大花了8萬元買了一條貼片線,買完之後立馬找同學融資了10萬元,投入進來增加一條貼片線。老大手握兩條貼片線跟採購供應商貼片機器廠家談,2條貼片線作為抵押,賒賬另外2條貼片線。老大充分利用槓槓原理從一條貼片生產線短短的時間內變成四條,僅僅只花費了8萬元而已。2008年金融危機過後,不愁沒有訂單,老大專門挑選一些單價高點的訂單來做,08-10年兩年時間賺了不少錢。

2010年老大又重新租了新廠房,3000多平方,光裝修就花費了100萬,一下加進來10多條貼片線,也是充分利用以上的1+2槓桿原理。當時一條貼片生產線價值幾十到100萬,發展速度非常快。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槓桿原理讓多少人摔得很疼

又建立了一個幾千平方米的平板電腦加工線,立馬叫來他妹妹,妹夫過來幫忙。僅僅一年半發展,一個廠房擴張到3個廠房。

(當時電子產品從mp3、mp4逐步過渡到平板電腦黃金時段)

2012-2013年,老大挪用資金做物業這塊,正好迎來國內房地產嚴控時期,當時整個房地產行業進入低迷時期,資金鍊開始緊張起來。

老大非常有賭性,攤子越鋪越大,為了進一步彌補這個越來越大的資金漏洞,到處借錢融資,甚至後面走上借高利貸的地步。

老三為了幫助老大彌補資金缺口,借款70多萬現金,再加上4套房子做抵押,最後把老三也拉下水,老大公司破產後老三的最後4套房子也被法院凍結。

(當時從14年開始,老三玩樂收心後開始認真做產品研發,結果時機不對,遇到15年的小金融危機,連續5年虧損,1000多萬也全部虧空,最後還負債幾十萬。相對比老大來說比較幸運,只是資金上的損失大而已。他也度過了一段比較低迷的事情才恢復心態。)

後來老三總結老大和自己時反思,我重新整理老三的反思進行更書面化點,如下: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我們不得不反思自己

1)管理方面:老大個人能力非常強,但是管理能力差;第一個工廠由他同學管理,其他新廠全部都表弟表妹等沾親帶故的親戚,管理非常混亂,包括他妹妹的廠,更亂,根本談不上有任何的管理;

2)用人方面:喜歡用親朋好友任人唯親,基本關鍵崗位全部都是沾親帶故,致命弱點,願意在女人身上花個十幾二十萬,眼睛都可以不眨,卻捨不得花費3,5萬元請管理人才來管理;認為外人信不過,自信個人能力強可以用個人能力彌補管理的缺失;

3)自我管理問題:人當時還是太年輕,玩心太過,更多時間花費在天天去洗浴中心,水療,桑拿上,甚至為了一個客戶,陪一個客戶,每次都叫上5個兄弟一起撐場面。

5)財務問題:金融槓桿太高,一旦市場出現緊縮,資金鍊面臨危機。同時不能及時止損,賭徒一樣的到處融資,借錢。看到錢紅了眼,見錢就拿,從不考慮融資成本問題,甚至觸碰高利貸。一度堅信:

只要規模越大,越容易融資,殊不知資本是把雙刃劍,可能致命;

6)作為經營著:應該具備理智冷靜的“經理人”態度,既然市場競爭過程中,已經輸了,就必須認了,不要有任何賭徒的心理。見到錢紅眼,不管什麼錢都變得毫無底線,把身邊的人都害慘了。最後鬧的妻離子散。

7)學習上未及時跟進:很多這群低文化老闆最後大多數還是吃虧在學習上,雖然充分利用市場的機會並抓住了機遇,卻在整個體系見識和見解上沒有抓住時代的變化並及時適應時代的變化,時代變化對老闆文化、思想素質等層面的要求也逐步的提高;

知乎上我也看到很多這樣的老闆,最後都承認自己在學習上吃了很大的虧。而跟上時代節奏重新擁抱學習和跟隨時代要求的小部分這樣的老闆最終還是守住了財富或者又再一次迎來了機會。

我們發現,現在老闆的學歷層次越來越高,而研究生學歷或博士學位的老闆取得的成功率更大,我們不得不正視這個現象的發生和變化。

(老三連續虧損5年仍然不放手,沒有分清時局和環境的變化,及時進行止損,最後也把多年賺的1000多萬全部虧空。創業適可而止,輸了就認輸,不要用賭徒心理來玩創業,要不到頭來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

其實絕大多老闆都存在第五第六點共同面臨的問題,一個個都在市場的競爭中,對資金渴求的過程中殺紅了眼,急紅了眼。完全失去理性和原有的精明,最後大部分人鬧的家破人亡地步。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個人結合自己的觀點重新整理如下:

1)我們明顯沒有意識到沉沒成本的重要性:即資金、投資已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時,依舊不能具備經濟學所倡導的理智“經濟人”來看待沉默成本,過於感情用事,最後導致更大的虧空;

企業、公司、門店等就像是我們的孩子,一手養大,沒有幾個放心得下,能捨棄得下。

而資本本就是冷血無情的,面對創業生意時,我們面對資本資產時也應該具備冷血無情的態度;否則受傷害的終究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

2)重視財務預算和管住“漏水的桶”:我們在做投資和經營過程中,我們在開始投資時就應該做好最壞的打算,並嚴格制定財運預算和支出,在收益和風險上做好止損點;一旦遇到風險過大,增長已即將達到最高點,損失出現明顯下滑趨勢時就應該果斷出手轉賣獲得最高資金回報率,而不是僅僅憑藉個人經驗作出錯誤的判斷,在下滑的最低點進行資產售出,甚至因為資金問題破產;

就像養大的女兒該嫁人就揮淚送出家門一樣,而不是繼續養她,這是在害她和害自己。

在管理經營過程中,應該嚴格控制財務成本和減少不必要的支出成本,做到資金的最大效用;

3)現金流管理;不要過分的追求資金高槓杆,和過分追求市場佔有率、經營規模等,而首先應該考慮的是現金流的管理。如果一旦遇到市場環境和突發事故,資金流短缺,最龐大的大廈也會好像心臟供血不足而健全的全身一起立馬死亡。最才是最為可惜的結果和我們最不願意接受的結果。

4)賭徒心理:認為反正錢是自己從莊家手裡賺的,就拿盈利的錢不當錢看;輸了本錢的時候就像絕大多數人的賭徒心理一樣,總想著有一定概率取得成功翻本回來而繼續追加借款資金進行賭博;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這個測試適合於所有人,包括最理智的投資人

5)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我想這是所有老闆群體所有的通病,在面對市場和壓力下有足夠的堅韌的意志品質,而在自我身體管理和麵對金錢誘惑的時候缺乏的就是意志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簡單點就是駕馭資本的能力。比如年紀輕輕或者快錢來的太容易時,我們根本就沒有駕馭自己和這些金錢的能力,虧空是遲早的事情。我們身邊也聽過太多這樣吃過社會紅利發家致富後破產的故事。

6)最終目的:是保證自己、企業或者家人最終安全的自然死亡,才是我們人生的終極追求。如果我們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資金的安全退出保值,家人財產的安全,那最後受到傷害時我們肯定會傷及家人朋友無辜,甚至傷害到社會。也就是收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

7)設置隔離帶:公司財產和個人產生嚴格區分,我想我們中國的大多數的中小老闆和個體戶老闆都面臨這樣的問題,個人和公司財產混為一體,當公司面臨危機的時候,往往個人家庭也面臨嚴重的財產風險,而且這個比例目前還非常大。

如果你想創業,那好,資金斷裂的時候,你不要動用家庭的固定資產和借用家族絕大部分的資金。除非你的家庭和家族抗風險能力遠遠大於你個人和公司的風險,否則,你個人和公司的風險會危機家庭和家族。

8)學習跟進:任何一個老闆都會隨著競爭的加劇而壓力增加,唯一的辦法是努力學習,提升個人能力和市場的見識。當老闆的綜合素養提升時才能在市場的搏擊過程中獲得更高的成功率和市場賠率。就像數學家一樣提升賭博贏錢的概率,損失概率降低風險降低。風險增加大多數是我們自己造成的。

你及時關閉公司,你損失更少,讓該倒閉的倒閉,市場才會迴歸常態。

我們正逐步從新生市場走進成熟市場,這個過程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後才會由低價競爭最終走向品牌化相互制衡的階段,這個過程中必要要犧牲絕大多數企業家和老闆群體,這才是誕生與美國等發達國家抗衡的跨國公司。就像bat一樣完成了最終的資源資金人才等壟斷。也許這個事實我們很難接受,畢竟我們國家絕大多數企業和公司還在銷售的道路上在廝殺,離真正的品牌競爭還有一定距離。而很多老闆錯誤的把西方成熟的營銷理論運用到不完全成熟的中國市場上。

我們不得不正視:我們國家還是有太多的銷售型公司,消費者對品牌還不太心甘情願的買單的事實,因為我們還只是發展中國家的事實,我們普遍人離發達國家公民還有很大的收入差距。

真人真事:2008-2019年5結拜兄弟憑運氣賺大錢,憑實力虧空的故事

你只有把雞蛋加速到子彈速度,你才可以打敗跨國公司的圍牆

我們社會非常佩服和敬佩背水一戰的勇士,卻絕大多數人最終還是成為了烈士或者先烈。成功的路上終究是要付出過多的代價來換取的,是否真的值得,真的需要因人而異來看待。

您這麼看呢?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