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四大著名君子之一 ——楚國春申君故里在達州麻柳萬傾池

戰國時期四大著名君子之一 ——楚國春申君故里在達州麻柳萬傾池

生於達州 名顯戰國

黃歇(公元前320—前238),戰國時期四大著名君子之一,號春申君,楚國丞相。黃姓,楚國貴族,誕生在四川達州萬傾池。黃歇遊學博聞,善於詞令,巧於謀略。頃襄王時任左徒,楚考烈王元年,任為令尹,拜為相,賜淮北12縣。後因保太子登基有功,改封江東吳之地。門下能人食客三千,富賢俠名。曾派兵救趙攻秦,後又滅魯,多功績。

萬傾池,地處達川區麻柳片區,海拔300多米左右,典型的丘陵湖泊沼澤地形,四面高,中間低,山外懸崖陡壁,直下深淵。當地很多人說,這裡從前叫萬頃池,後來泥沙淤積,日積月累,池面一天天縮小,由萬頃變成了千頃;平田卻一天天增多,由百畝變成了萬畝,時至今日,只有待到發洪水時,才能看到前萬頃池的縮影。

《越絕書》載:春申君,楚考烈王相也,姓黃,名歇。考烈王死,幽王立,封春申君於吳。三年,幽王封春申為楚令尹,春申君自使其子為假君治吳。十一年,幽王徵假君與春申君,並殺之。二君治吳凡十四年。

春申君,東周戰國時期楚國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趙國平原君趙勝、齊國孟嘗君田文並稱為“戰國四公子”。楚考烈王元年,以黃歇為相,封為春申君。他學識淵博,善於辭令,明智忠信,寬厚愛人,以禮賢下士、招致賓客、輔佐治國而聞於諸國。他遇事臨危不懼,處變不驚的大將風範,為太子熊完的繼位以及他日後的赫然崛起打下了堅實的政治基礎。頃襄王時,秦昭王派大將白起帶兵打敗韓國和魏國後,聯合韓、魏兩國共同討伐楚國,形勢危急,頃襄王派能言善辯的春申君出使秦國,說服秦昭王退兵。頃襄王病重,春申君設計使留在秦國作為人質的楚太子熊完逃回楚國即位,即考烈王。考烈王任他為相。在秦軍圍攻邯鄲時,春申君帶兵救援。後又為楚北伐滅魯。

黃歇在任興修水利,造福一方。公元前241年,楚國都城由陳郢(今淮陽)遷到壽春(今安徽壽縣)。這時,春申君的封地由淮北12縣改封吳地,其家族也隨之遷離黃國故城。他在改封的廣大地域內分設都邑,大興農耕水利。在今上海、蘇州一帶,治理申江,疏通河道,抑制水患,政績顯赫,深得民心。故此,當地人為了懷念他,紛紛以其姓或號為山、水、地方命名。人們不僅為他建了廟宇,還將當地河改稱為春申江,簡稱申江。後來,人們便以“申”代稱上海。在上海,黃浦江、申江、春申江、黃浦區、黃申路、春申村等,均為紀念這位開“申”之祖而命名(《上海地名志》)。又如安徽黃山,江蘇省江陰市的君山因此也叫黃山等均如是說。2002年9月,在上海申博成功的歡慶晚會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追古思今,兩千五百年前的春申君,給如今上海這座特大國際都市,留下了厚重的歷史和無法磨滅的烙印。

受命赴秦 締結盟約

黃歇年輕的時候曾四處拜師遊學,見識廣博,辯才出眾,深得楚頃襄王的賞識。在楚頃襄王熊橫還是太子的時候,曾在秦國作為人質。前302年,熊橫在私鬥中殺死秦國的一位大夫逃回楚國,秦國和楚國的關係開始惡化。前299年,秦國伐楚,攻下八個城池,楚懷王入秦國求和,被秦昭王強行扣留,最後於前296年死在秦國。前298年,楚頃襄王即位,秦昭王對其非常輕視,大舉出兵準備滅掉楚國。秦昭王派白起攻打楚國,奪下巫郡(今重慶東部)、黔中郡(今湖南、四川、貴州交界地區)兩郡,並於前278年攻下楚國都城鄢郢(今湖北江陵),向東直打到竟陵(今湖北潛江),楚頃襄王被迫把都城東遷至陳縣(今河南淮陽),這時的楚頃襄王急於和秦國求和,於是於前272年派遣辯才出眾的黃歇出使秦國。當時白起進攻韓國和魏國的聯軍,在華陽大敗聯軍,擒獲魏國將領芒卯,韓魏兩國只好向秦國臣服並聽命於秦國。秦昭王又命令白起同韓魏一起進攻楚國,正準備出發之時,黃歇恰巧來到秦國,聽到秦國這個計劃。黃歇於是上書勸秦昭王說,秦國和楚國是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如果秦國欲攻打楚國,必然會導致兩敗俱傷,很容易使韓、趙、魏、齊等國家得漁翁之利。還不如讓秦國和楚國結盟,然後聯合起來一起對付其他國家。秦昭王被黃歇成功說服,於是撤回了命令,並派使臣給楚國送去厚禮,與楚國締結盟約,互為友好國家。黃歇接受盟約後回到楚國,楚頃襄王派黃歇和太子熊完作為人質去秦國,秦昭王將他們扣留了十年。前263年,楚頃襄王病重,秦國卻不同意熊完回楚國,黃歇知道秦國丞相范雎和熊完關係很好,於是試圖說服范雎。黃歇稱楚頃襄王可能會一病不起,如果秦國能讓熊完回去,熊完即位後必然會感激秦國,努力維護和秦國的關係;如果不放熊完回去,而是利用熊完要挾楚國,楚國必然會另立太子以對付秦國,秦和楚的關係就會破裂,而被秦國掌握的太子熊完也就變成了一個沒有價值的人。范雎將黃歇的意思轉達給秦昭王,秦昭王讓熊完的師傅回去探問一下楚頃襄王的病情,回來後再作打算。此時的黃歇為太子熊完深深擔擾,他覺得如果楚頃襄王真的不幸去世,而熊完又不在楚國的話,把持楚國朝政的王室宗親陽文君必定會把自己的兒子立為新太子,這樣,熊完就不能繼承王位了。於是,黃歇讓熊完換了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伕得以混出關,而他自己卻在住所留守,並以熊完生病為藉口謝絕訪客。等熊完走遠了,秦國沒辦法再追到時,黃歇才向秦昭王秉明實情,秦昭王大怒,想讓黃歇自盡。范雎勸道,熊完即位後,必定會重用黃歇,不如讓黃歇回去,以表示秦國的親善。秦昭王聽從了范雎的意見,因而將黃歇送回了楚國。這一歷史體現了黃歇智勇雙全的大將之才。

持政輔國 深得人心

黃歇回到楚國三個月,楚頃襄王去世,熊完即位,稱為楚考烈王。考烈王元年(前262年),黃歇被任命為楚國令尹,封為春申君,賜給淮北十二縣的封地。15年後,由於與齊國相臨的淮北經常發生戰事,黃歇請求考烈王把自己的封地淮北十二縣換到江東,楚考烈王答應了黃歇的要求。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的形勢非常危急,趙國的丞相平原君趙勝前去楚國請求救援,楚考烈王棄秦楚兩國的盟約不顧,派遣春申君領兵救援趙國。與此同時,魏國也派出信陵君魏無忌救援趙國,在楚、魏、趙三國的聯合下,一舉擊潰秦國,解除了邯鄲之圍。前256年,楚考烈王派遣黃歇向北征伐魯國,次年黃歇滅掉魯國。通過援趙滅魯,黃歇在諸侯中的威望大增,也使楚國重新興盛強大起來。春申君黃歇在對外動武的同時,對內則和齊國的孟嘗君,趙國的平原君,魏國的信陵君競相禮賢下士,招引門客,最高峰時黃歇有門客3000多人,其數量在“戰國四公子”中居於首位。

王逝奔喪 殞命棘門

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重,當時楚國的國舅李園(曾是黃歇的門客,趙國人)想取代黃歇的地位,於是暗中豢養了刺客準備刺殺黃歇。黃歇的門客朱英得到了消息,提醒黃歇注意李園的動向,建議除掉心懷叵測的國舅李園,以保楚國的穩定和自己的安定,正氣的黃歇沒有理會朱英的警告。不久後,楚考烈王去世,李園搶先進入王宮,在棘門埋伏下刺客。春申君前去王宮奔喪,在棘門受到李園刺客的伏擊,當即被斬頭。立馬,李園派官兵前去春申君的家中,將春申君的家人滿門抄斬。同年,熊悍繼位,是為楚幽王,李園取代黃歇,被任命為楚國令尹。一代人傑,就此慘烈謝幕。幾年後,楚國滅亡。太史公評春申君之死:“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為什麼會這樣?當時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以此為憂。後來,李園獻妹李嫣於春申君。李園妹有身孕後,李園又建議獻給考烈王,李嫣進宮後立即受到楚王寵愛,生子二,長子捍被立為太子(即楚幽王),於是李嫣被立為王后。李園由此借妹妹的勢力逐漸掌握大權,蓄養死士,殺春申君滅口。但是,仍有個別黃歇子孫逃過了這一劫難。據有的黃氏族譜記載:黃歇“娶李氏,生一子:捍。”這個“捍”卻是楚考烈王的“兒子”,後來繼任成為楚幽王。

黃歇後裔 遍佈九州

據黃姓族譜記載,黃歇娶有正室兩位夫人,共生育十三子。在黃歇遭遇滅門之災時,他的長子黃永得以倖存。史料中未找到李園及其黨羽不殺害黃歇長子的原因。但是,從很多資料判斷,黃永是黃歇的後代是比較可信的。在黃歇遇害後,黃永官至會稽太守,並在黃歇的封地建立了黃堂。黃永後人在今江蘇、上海一帶繁衍生息,成為今天這一地區大部分黃姓族人的始祖。

黃歇的第二支倖存後代是他的次子黃俊。黃俊是如何躲過李園黨羽的魔爪,至今仍是不解之謎。在逃離了李園的追殺後,黃俊一支遷往中原陽夏(今河南淮陽),並在這一地區形成氣候。陽夏黃姓的不斷髮展和遷徙,成為今天豫、皖交界一帶地區黃姓的始祖。

倖存下來的黃歇第三個後代,是黃歇的幼子黃婉(一說是黃尚或者黃究)。他和次子黃俊的情況差不多。據說,為躲避李園的追殺,黃婉帶領自己的家人逃出壽春回到家鄉萬傾池,發展出達州的黃氏;後來一部分子孫又遷居到了江夏縣黃鶴鄉,即今天的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一帶,形成後來著名的江夏黃氏。

第四支倖存者究竟是黃歇的什麼人,我們已無從考證。據說他們逃離李園的魔爪後來到黔中府(今湖南常德一帶)。為避李園之禍,這批黃歇後人以他的封號春申君中的“春”和“申”字為姓,為延續黃歇的後裔保存了血脈。直到秦漢時期,國家逐漸穩定和民族融和,這批以“春”和“申”為姓的黃姓後人逐步恢復了自己的姓氏,成為今天黃姓的重要支派和祖先。也有一部分後人沒有恢復黃姓,繼續使用“春”、“申”為姓,成為今天部分“春”姓和“申”姓的先祖。這批黃姓後人中的一部分後來逐步散落到湘西南、西北的山區,並與當地的少數民族互通婚姻,成為今天少數民族黃姓的先祖。這也是今天湖南常德說成是黃歇故居的理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