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庙文化盛行!阴庙为最,什么是阴庙?阴庙又是怎么来的呢?

明代《八闽通志》云:[闽俗好巫尚鬼,祠庙寄闾阎山野]。好巫尚鬼到处盖庙宇是福建闽系的一大特征。清代《重纂福建通志》亦云:[照得闽人好鬼,习俗相沿,而淫祀惑众……从未有淫污卑辱,诞妄凶邪,列诸象祀,公然祈报,如闽俗之甚者也。]也将闽系好巫尚鬼的文化进行了再次的强调。

台湾庙文化盛行!阴庙为最,什么是阴庙?阴庙又是怎么来的呢?

各种的神雕像


明代所说的闽系,一直演变到现在,就是现在的广东,福建,台湾这些东南地区。而小贱这次要给大家介绍的庙文化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福建,潮汕等地区在文革时期,经过解放与文革的洗礼,阴庙文化已经不强盛了,只有台湾[好巫尚鬼]的民间文化传承的最全面。

台湾的庙文化强盛到什么地步呢?基本上一个村就会有一到两个庙宇,每个庙宇基本上都会有乩童,鸾生等,他们经营着各种各样的庙宇,为周边的人们占卜,问事。甚至有很多的政客,富商提供巨额的“奉献”,求他们扶乩问事。这种迷信的文化传承于何处,以下小贱就为大家讲解讲解。

台湾庙文化盛行!阴庙为最,什么是阴庙?阴庙又是怎么来的呢?

乩童进行扶乩

要说阴庙,必然会讲到的就是阳庙,阳庙很好理解,即被正式册封为神的正神所盖的庙宇。像是玉帝,王母,关公等,这些庙宇都属于阳庙。而阴庙,既是那些没有被册封为正神的鬼魂所盖的庙宇。

台湾庙文化盛行!阴庙为最,什么是阴庙?阴庙又是怎么来的呢?

最开始的小祠

《春秋传》中写道[鬼有所归,乃不为厉]既是,人死后,如果有后人祭祀,就不会变成厉鬼。但在当时的闽系地区,因为打仗、病死客乡的人比较多,形成了很多的孤魂野鬼,为了防止这部分的孤魂野鬼危害人间,人们就会自发性的为他们修建义冢,田间小祠进行归葬祭祀。这些义冢、小祠逐渐演变,也就变成了现在民间拜鬼的阴庙了。

在台湾地区比较常见的这类阴庙有很多,像是应公庙、大众爷庙、姑娘庙、水流公庙、水流妈庙、义民庙等。台湾各地各种的庙宇数不胜数。这些义冢,小祠虽然演变成了阴庙,但在绝大多数东亚地区都会被视为不详的所在,正统的佛教、道教信徒对之很不屑,但一些闽系人民却不以为然。

台湾庙文化盛行!阴庙为最,什么是阴庙?阴庙又是怎么来的呢?

水流公庙

他们认为孤魂亡灵与上天神佛一样有帮助人实现愿望的能力,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这些孤魂因为没有正神那些天条天规大约束,可以帮助人们更快的实现愿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种赌博类的彩票六合彩非常的流行,很多的赌徒为了可以发偏财、横财、邪财,涌入了各种的阴庙侄之中以求“明牌”。许多的乡间小庙也是在这个时候被这些赌徒修建成了大规模的庙宇。

台湾庙文化盛行!阴庙为最,什么是阴庙?阴庙又是怎么来的呢?

较为壮大的大众爷庙

以上这些就事小贱为您带来的台湾庙文化,阴庙阳庙的区分及由来,下一期小贱继续为大家带来庙文化续集,不同类型阴庙的由来。喜欢的可以关注小贱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