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灞橋區八十五歲的“鑰王”匠人》今日頭條西安之聲傳媒


今日頭條_西安之聲傳媒趙會新文/圖:我們知道八十五歲的老人應該在家裡頤養天年,照看孫子,溜溜彎、打打麻將、下下象棋,享受溫暖陽光、過著美好的一天。

這位老人姓楊,祖籍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今年八十五歲。1981年為了讓兒子頂替工作,他從西北國棉五廠退休至今。

老人不吸菸、不喝酒沒有其他愛好,就是喜歡拿著銼刀、鋸弓、鉗子幹一點機械活。“我從1988年開始擺攤專門給顧客修配各種型號的鎖具和鑰匙,退休前在西北國棉五廠乾的就是機械工種,退休後在家閒著沒事幹,我又很喜歡幹敲敲打打機械活,所以配鑰匙對我來說是輕車熟路,拿起來就能幹,無論哪種鑰匙基本上我都會修配。”楊師傅輕鬆地說。我注意到楊師傅幹活不戴花鏡,與顧客交談聽力也很好,說出話來思維很清晰。


楊師傅修鎖攤在灞橋區紡織城正街與紡四路交叉十字向東50米一小巷子裡,我來到的時候有三個顧客排隊等待配鑰匙。右側這位顧客告訴我“我就住在紡織城,楊師傅修鎖已經有30多年了,我在他這裡配過很多鑰匙,他的技術很高每一次配的鑰匙拿回去就能開鎖不用返工,而且價格很合理。”“配鑰匙行當家家離不了,這是半自動化與手工結合的技術,也是民間工匠的最好展示,楊師傅就是我們灞橋區手工最好的匠人。”顧客說。

楊師傅把配鑰匙當做雕花來做,扁銼、圓銼、長銼、短銼,大小榔頭各種工具應有盡有,配把鑰匙連遊標卡尺都用上了。“鑰匙坯子厚薄、長短都不一樣,僅憑眼睛是看不準的,為了不讓顧客跑冤枉路,拿回去就能打開鎖具,所以我才用遊標卡尺準確測量鑰匙厚薄長短。”楊師傅認真地說。

“我住在東邊空工院附近農村,年前在我們那裡配了兩把鑰匙,可是拿回家都打不開鎖子,又拿去修理後還是不能用,聽人說國棉四廠附近有個老人家配鑰匙水平很高,所以我就專門找到這裡來了,一看架勢老人就是行家裡手。”顧客高興的說。


短短的半個小時,就有四位顧客找楊師傅配鑰匙。我問楊師傅平時都出攤嗎?他說“除過下大雨、下大雪不出攤,平時都出攤。”快中午12點了我問楊師傅“你的午飯是回家吃嗎?要是不回家吃飯我就請你吃午飯。”“謝謝你,我自己帶的饅頭就著開水就行了。”楊師傅一再婉言謝絕我的邀請。

我問楊師傅:“幹修鎖這一行是生活所迫嗎?”“不是的”楊師傅肯定的說“我有四個孩子他們也都工作了,我的退休金夠生活用,出來幹修鎖純粹是我的愛好,再說了退休在家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出來和外面的人聊聊天、乾乾活自由自在。”

楊師傅給顧客精心配鑰匙。

左邊這位師傅也姓楊,在紡織城幹了二十多年修電子錶,當我準備告別時,他請我給他和楊師傅拍張合影,一是兩人都姓楊,在一起擺攤二十多年了從來沒有合過影,二是因為修電子錶的生意越來越差他不準備幹了,有點捨不得楊師傅,所以請我幫助拍張合影。大都市有大都市的繁榮,小巷子有小巷子的故事,再繁華的城市,也離不了換拉鍊、修鞋子、配鑰匙的人,有了他們你不會尷尬不會花冤枉錢。他們在默默無聞幹著小事,請大家關注他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