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文 • 冯晖

图 • 蒋旭忠、网络

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这是在成都长顺中街拍摄的一张照片,是一张非常难得的“街拍”照。

1972年,蒋玉华从成都十四中初中毕业后,每天在家除了看书学习,就是帮哥哥姐姐带小孩,同时,自己做一些活儿减轻家里的负担,她穿的鞋子都是自己做的。

二哥蒋旭忠是成都二十四中初68级的,当时从大邑础江煤矿调回成都工作,在望江化工厂上班。他平日喜欢摄影,那天是借了同事的海鸥120相机拍摄了这张照片。

拍摄的时间是1977年4月下旬的一天,拍摄的位置是在她家门外的街边。21岁的蒋玉华当时坐在一张藤椅上,专心致志地看书。那时候,喜欢看书的街坊邻居大多习惯抬把椅子,坐在街边看,因为一般家庭是没有什么书房的。右边停放着两辆28圈的自行车,一辆是二哥的,一辆是邻居的。路面比现在窄多了,估计只有十多米宽吧。街面上没有一辆机动车,除了骑车的,只有三三两两的行人。街对面是一排斜坡顶的瓦房。

蒋玉华脚上穿一双布鞋。这双鞋子是在人民商场买的塑料鞋底用做裤子裁剪下来的多余布料自己动手做的鞋面并且自己用上鞋子的专用锥子,用打蜡的上鞋线将鞋面和鞋底连在一起。自己动手做一双布鞋大概要两天时间。鞋子感觉有些大,一字形鞋扣的颜色和鞋面不太一样,要深一些。

蒋玉华对当年在长顺中街生活场景记忆犹新。买东西天不见亮就要去排队,辛辛苦苦排到,轮到了还不一定能买到。每当又累又郁闷地回家,父亲坐在门口,会用特有的下江话,大嗓门地对她吼到:“你看对门的老五把什么买回来了,你同学英娃比你还后去,也都把什么买回来了,你就这样买不到、那样买不到,只想在家里看书,能当饭吃吗?”

那时长顺街的居民一般是到八宝街的红光菜市场买菜,早去的时候菜市场连门都没开,只有在门外等着。到开门的时候,人流就像涨潮的潮水一般涌到菜市场内各个摊位前。等她挤进去的时候,往往都排在最后。而且,即便有熟人在前面,她也放不下脸去插队加塞。因此,经常买不到父亲要求的东西。

每到过年的时候,对门张伯伯家是北方人,饺子一定是有的。陈姆姆家的酥肉,高孃家的红油鸡块,范姆姆家的回锅肉让人难忘。蒋玉华父母都是江苏人,年饭自然是江苏味,什么红烧狮子头、菜头烧蛋饺子、葱烧鲫魚、炒素什锦、镇江硝肉等与本地的川菜相比,另有一番风味。

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白塑料底布鞋流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了好几十年。最早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在上海北京生产,后来风靡全国。我对这布鞋了如指掌。在成都二中读初中时,我的鞋除了解放军式的胶鞋,就是布鞋了。只有上体育课的那天会穿胶鞋,其余时间都穿布鞋。布鞋是北京布鞋,白色胶塑料底,黑色布面或灯芯绒鞋面。当时我特别爱踢球,穿布鞋时也忍不住放学踢几脚球。而每次踢球,几乎都会把鞋踢破。所以,为了不让父母发现,禁止我踢球,每周都会自己悄悄地补鞋。我有一个补鞋用的专业锥子,锥子前段有一个倒钩,有点像鱼钩的设计原理。布鞋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鞋面与鞋底开裂。我会准备两根粗一点的棉线,一根在鞋面,顺鞋边水平走向,另外一根在鞋底,顺鞋底的凹槽布线。从鞋面往下,锥穿到鞋底,利用倒钩将鞋底的棉线拖回到鞋面,形成一个U型口,鞋面的棉线穿过来自鞋底的U型棉线,然后将两根线拉紧,如此反复,让鞋面和鞋底紧紧连在一起,天衣无缝。我长期做这件手工活,熟能生巧,每天像老工人一样,只需要非常短的时间就可以修好一双鞋,严格讲是修好一只鞋,因为我踢球习惯右脚用力,所以一般都是右脚的鞋破掉,需要修补。我当时想,将来如果考不上大学,自然可以到三江布鞋厂上班,我感觉自己自学成才的修鞋水平已经非常不错了。

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老字号‘三江’布鞋前身是‘达三江’布鞋,据说最早开店是在上升街,后来开到三多里。1971年工厂从三多里搬到现在的花牌坊街附近的王家巷。最红火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厂里每月生产的鞋子有近万双,供不应求。三江布鞋厂生产的男鞋鞋底布料厚达28层,世人俗称“千层底”,一双看似普通的布鞋前前后后竟然有30多道工序。现在,三江布鞋厂已消失了,原址变成了一家叫“无里”的店,我在新书《成都街道漫步手记》里描写了这段历史。

冯晖 ‖ 40年前的一双手工布鞋

我总觉得这拍照的姿态非常眼熟。仔细查了资料发现,在1959年7月,中共中央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期间,毛主席拍摄了一些坐在藤椅上的照片,当时全国的报纸和杂志都有图片报道。1969年,庐山会议的十周年纪念时,又恰逢文革时期制作毛泽东像章的高潮,于是不少单位根据毛泽东在庐山坐藤椅的照片,制作成了大批像章。毛主席在庐山坐藤椅的照片,是一位署名 “李进”的摄影师拍的。李进是谁呢?其实,她就是毛主席的夫人江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