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投诉榜,有些车是真的不能买,还是被冤枉的?

近日,车质网发布了2018年8月份的车型投诉量前三十名排行榜,而这三十名的榜单当中包括了多款畅销车型和几款冷门车型,那么这些投诉量上榜的车型到底是质量确实不好,不值得购买,还是在玩弄数据化的今天遭了池鱼之殃呢?

8月投诉榜,有些车是真的不能买,还是被冤枉的?

8月份的投诉榜单先于销量榜单新鲜出炉了,多家网站对于这个投诉榜单的排名略有出入,可是数量和入榜车型却差别极小。在这份榜单当中,有不少畅销车型名列前十名之中,比如说日产的轩逸、奥迪的A4L、斯柯达的明锐、宝骏的560、现代的领动。当然也有销量感人的车型,比如说标致的408、别克的凯越、日产的劲客。那么这么一份鱼龙混杂的名单真的能显示出车型的好坏吗?投诉量高的车型真的会是一个巨大的坑吗?还是有人被冤枉了呢?

首先我们得从这个数字的出处说起,车质网的质量反馈一般都是比较靠谱的一个数据,他的投诉量是通过车质网接到车企针对投诉回复反馈,然后去除投诉人因为车企解决得当而自愿申请撤诉的信息后得出的。也就是说,并不是以某个数字基数做除法来算的(比如卖了4万台,一共一百个投诉,那就是万台25个投诉)。因此这个数字虽然直接,可是销量大的车型由于基数大那么收到的投诉也会比较多一些。

8月投诉榜,有些车是真的不能买,还是被冤枉的?

那么除了这个数字以外,还有什么可能造成冤假错案呢?那就是消费者的心理了。举个例子,一台5-8万的国产车,作为一个消费者,对她的期待值不会很高,那么可忍受的标准就是不出问题、能开、油耗不要太高等等。出现小问题的时候,心里想的往往就是算了,几万块的车。然而如果买的是一台3、40万的车,那么心理就不是这样的了,出了问题第一时间就是要反馈,要维修,要投诉,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我花了几十万凭什么要忍这个问题?

有人要说这是我的YY了,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被投诉的问题吧。以奥迪A4L为例,他的投诉问题是,导航问题,发动机变速箱异响。对于很多的用户来说,他们对于导航问题根本就不会很关心,现如今的对于GPS的运用,大多数的用户都会选择用手机,但是对于购买A4L的用户来说,哪怕我不用这个GPS,它也应该是很好用的,不好用就需要被投诉。

8月投诉榜,有些车是真的不能买,还是被冤枉的?

也就是因为上述两点,才会出现一些投诉榜高挂,但是销量出色的车型。这些车型并不是不好,而是基数太大了。轩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轩逸7月的销量达到37000台,投诉量63,也就是说,一万台的投诉量不到20台,不足千分之2。如此的投诉量实在不能说它是高的,不管出现何种问题,都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如果说他是被冤枉的,基本没问题。

那也有没被冤枉的,确实是有问题的车型。408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小编从17年8月查起,一年的时间,408的投诉量在车质网上一直都居高不下,以七月为例,当月销量才1200台的408,收到的投诉有多少?109个!可能有人觉得未必是当月卖了多少就会有多少当月投诉,诚然,可是408上半年一共才卖了1.6万台的情况下,哪怕就一百台被投诉,那他的投诉占比多少?百分之一!这在汽车领域可不是一个小概率数字,更何况,上半年它收到的投诉超过700个,如果按半年占比来说达到7%左右,这个数字实在是有够骇人了。

8月投诉榜,有些车是真的不能买,还是被冤枉的?

因此怎么看一个车到底是不是一个问题车,投诉量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数据分析基础,买车之前研究投诉量,确实能为一台车是否值得买提供不少依据。但还得理性地去分析几点,首先就是,这个车的百分比故障率是否高?如果百分比故障率适中,那么这个车的主要问题是不是能被接受的?如果是类似于发动机异响的问题,可能需要多加考虑,但就像之前的如GPS的问题,是可以考虑无视的。

那么最后,小编想说的是,这份排行榜其实能体现的问题也是不少的,对于爆款车型,虽然有被冤枉的成分,但也可以看到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毕竟是出了问题才会被投诉的。对于冷门车型,也可以分析出冷门的原因。因此总的来说,这份榜单的存在,对车企的意义要高于消费者了。

真会玩车/撰稿:何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