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螺旋”天橋亮相中關村

“双螺旋”天桥亮相中关村

昨晚,已基本改造完工的中關村海龍科貿過街天橋亮起了“雙螺旋”彩燈。記者 和冠欣攝

雙螺旋雕塑是中關村的標誌,中關村創新精神的象徵。12月8日,經過改造施工,一座飛架中關村大街東西兩側的雙螺旋造型過街天橋將正式亮相,與南側的雙螺旋雕塑遙相呼應。這座建於10年前的海龍科貿過街天橋,改造提升後將成為中關村大街的新地標。

穿過北四環由北向南進入中關村大街,經過的第一座過街天橋,就是海龍科貿過街天橋,因其位於路西的海龍大廈和路東的科貿大廈中間而得名,主橋長約122米,寬約9米,於2008年建成開通。

海龍科貿過街天橋建成之初,極大地方便了中關村周邊電子賣場的商戶和消費者來往大街兩側,緩解了中關村大街的交通壓力。10年前,中關村電子市場附近可謂車水馬龍。當時,海淀南部、中部核心地帶交通流量較大,尤其是電子賣場集中的中關村地區,海龍和科貿大廈區域,每小時人流高達1.2萬人次。為了讓電子市場附近緩堵,海龍電子城和中關村科貿電子城之間的過街天橋動工,為的就是讓行人過街不必再橫穿車水馬龍的中關村大街。同年7月,這座天橋投入使用。海龍大廈門前29條線路公交車的乘客想到馬路對面的科貿電子城,或對面乘客想過來,都不用橫穿馬路了,可以直接登上天橋,並順著天橋直接進入兩端的電子市場。

經過10年使用,其外觀逐步老化,部分鋼結構已經生鏽,地面鋪裝也存在不同程度破損。而當年的電子大賣場海龍和科貿,也已經通過功能疏解,逐步退出電子大賣場業態,轉型為雙創服務的孵化器、發展互聯網教育等新興業態。過街天橋的外觀也已經落後於時代了。

今年6月10日,海龍科貿過街天橋正式啟動改造施工。在外形設計上,以創新文化、創新精神為內涵,以中關村精神的象徵雙螺旋為造型,打造具有科技感、現代感的地標建築。在內部改造上,本著簡潔、實用的原則,在對原有結構進行加固的基礎上,重點對主鋼架、橋身、地面鋪裝、欄杆等進行集中改造。夜景照明上,除常規夜景照明美化外,還在主橋扶手欄杆內安裝人體感應互動式LED條形洗牆燈,這種燈具由人體感應裝置控制,人動而亮、人離而熄。

此外,工程還在主橋小龍骨外側安裝定製了全綵LED星光燈帶,營造橋內星光效果,通過星星點點的燈光,營造出“時空隧道”的穿越感。目前,改造工程已經完工,正在進行放行前的收尾工作,將於12月8日正式恢復通行。

作為中關村科學城的主縱軸,中關村大街今年啟動了節點城市設計、景觀提升、立面改造、夜景照明等系列改造提升工作,海龍科貿過街天橋改造就是其中一項重點工程。下一步,海淀區還將對黃莊路口現有的雙螺旋地標進行改造,通過採用新材料、新技術,結合光文明、光文化,美化升級夜景照明,與北側“雙螺旋”過街天橋遙相呼應,共同打造區域創新文化景觀,詮釋中關村創新創業精神。記者 於麗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