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史上许多早期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期会不理朝政,宠信小人

为何史上许多早期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期会不理朝政,宠信小人

为何历史上许多早期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期喜欢不理朝政,宠信小人?(由东方不败说开去)

金庸的《笑傲江湖》是一篇带有政治寓意的武侠小说,书中各色人等为了权力明争暗斗,你死我活,有心狠手辣的任我行,阴险狡诈的左冷禅,还有著名的伪君子岳不群。但是里面的魔教教主东方不败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为何史上许多早期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期会不理朝政,宠信小人

书中有一段话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那是东方不败和任我行,令狐冲,向问天,任盈盈决战前的一番话,他说:“我初当教主,那可意气风发了。说什么文成武德,中兴圣教,当真是不要脸的胡吹法螺。直到后来修习《葵花宝典》,才慢慢悟到了人生妙谛。其后勤修内功,数年之后,于明白了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

为何史上许多早期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期会不理朝政,宠信小人

小编反复揣摩过这段话,颇为惊心。也许从中可以猜想到历史上多少雄才大略励精图治的帝王晚年的内心生活。在常人看来,他们晚年会不可理喻的不理政务,而迷恋某种怪异的东西,宠信一两个小人物,比如秦始皇晚年宠爱赵高;唐玄宗晚年任用奸相李林甫;明朝万历皇帝在勤政十五年后再也没上过朝。但是从他们嘴里偶尔会说出一两句微言大义的话来,在他们看来,那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的。“终于明白了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那是何等深远高蹈的境界。东方不败的这番话,虽是对着那几个人讲的,却有着浓重的自言自语的味道,是对他自己人生的总结。在他看来,任我行虽然是大人物,但一定不懂他所妙悟的真谛,因为他们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人了。在任我行等看来最重要的教中事务,在东方不败看来只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最重要的事是参透天人化生,万物滋长的要道,获得充沛丰盈的内心生活。

为何史上许多早期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期会不理朝政,宠信小人

同时,由于一人独行,他的内心又注定寂寞而凄凉。佛教中有三种人生境界,其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其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一种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为何史上许多早期英明神武的皇帝,到了晚期会不理朝政,宠信小人

相信历史上的皇帝身处权力的顶端,他们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理解,或许真有人达到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这才有了当皇帝期间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表现。各位看官,大家看完了之后有没有想自己处于哪个境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