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什麼?你說你不知道什麼是錦鯉?

今天就給大家科普一下,順便送到大家一池賒店錦鯉~

所謂錦鯉,其實就是經過人工培育的鯉魚,色彩絢麗,還有花紋。在古代,不管是“鯉魚躍龍門”還是“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都有著十分美好的寓意。

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我國是鯉魚的發源地,也是最早開展鯉魚養殖的國家。據史料查證,遠在紀元前十二世紀的殷商時代,我國先民便開始池塘養鯉。據《詩經》中記載,周文王鑿池養鯉。春秋戰國時代,越國大夫范蠡編著了世界上第一部養鯉經。

皇親國戚

在唐代,鯉魚和皇帝大大攀上了關係,一時間鯉魚被視為“九五之尊”。由於巧合“鯉”與“李”諧音,魚姓了唐皇帝之姓,鯉魚由魚類中的“形象大使”躍居為魚類中的“九五之尊”。因此鯉魚身價百倍,尊“鯉”之風盛行。

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魚躍龍門

鯉魚雖然大多體型嬌小,但體內卻暗含化而為龍的洪荒之力。唐朝的李白在《贈崔侍郎》中有“黃河二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後來“魚躍龍門”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

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傳聞黃河古道至龍門處轉流,水勢湍急,要想過此處,猶比登天。漢朝《三秦記》載:“每暮春之際,有黃鯉魚逆流而上,得者便化為龍”、“初登龍門,即有云雨隨之,天火自後燒其尾,乃化為龍矣。”

至此,鯉魚文化和龍文化開始有了交集。

賒店古鎮山陝會館的九龍壁正中有一副“二龍戲珠”圖,其中還隱藏著“魚躍龍門”的故事。蜘蛛之下是一座閣樓,閣樓正中是門,在洶湧的波濤中,一條鯉魚逆流躍起衝向閣樓之門。衝進去的頭部變成了龍頭,未進門的尾部仍然是魚尾。巧妙地構思,把兩個故事結合在了一起,非常少見。

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所以從古至今鯉魚一直是一種好運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的美好向往。今天,就送給大家一池賒店錦鯉,轉發這群錦鯉,搭配每週好好工作,相信你一定會早日走上人生巔峰!

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週一,轉發這群賒店錦鯉~

要是想親臨現場投餵錦鯉,歡迎來賒店酒鄉名鎮溯源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