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日军穿的是马甲,没想到是防子弹的神器,被误导了80多年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日双方投入了100多万兵力,是整个抗战期间进行的战斗最惨烈、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如今时间一晃,81年过去了,小编在整理历史照片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张奇特的图片,一直以为上面的日军穿的是马甲,没想到却不是马甲,而是一种用来防子弹的神器,自己也被误导了80多年。如下图:

一直以为日军穿的是马甲,没想到是防子弹的神器,被误导了80多年

穿着奇特“马甲”的日本士兵

这是参加淞沪会战的日本士兵,他们身上穿着一件类似于马甲的奇特衣服。上面是一片大的,下面连着三片小的,有点像小龙虾尾部的壳。一直以为这个是马甲,没想到却不是,那会是什么呢?请看下图:

一直以为日军穿的是马甲,没想到是防子弹的神器,被误导了80多年

这位士兵也穿着一件类似的东西

一位正在站岗的日军,后面有一块写着“日军守备队”的牌子。请仔细看,他身上也穿着一件像“马甲”一样的衣服。小编又去翻找了其他照片,发现下面的这位也穿了一样的“马甲”,如图:

一直以为日军穿的是马甲,没想到是防子弹的神器,被误导了80多年

这位日军也穿了马甲

城墙下的日军哨兵,依稀可以看到他身上也穿了一件三段式的“马甲”。那么,这个“马甲”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原来这个“马甲”是一件二战时期日军研制的防弹衣。日军称之其为“龙虾甲”,其实就是将一块钢甲挂在胸前,类似于古代战士的铠甲。小编曾在抗战博物馆中看到过这样一件实物:

一直以为日军穿的是马甲,没想到是防子弹的神器,被误导了80多年

日军“马甲”防弹衣(正面)

只见这件日军“马甲”防弹衣上面血迹斑斑,看来这个“马甲”看起来很牛气,实际上防弹效果差强人意啊!通过日军研制防弹衣这件事,我们也知道:原来日军也是人,也怕死。不然也不会费尽心思研究出这种东西。

一直以为日军穿的是马甲,没想到是防子弹的神器,被误导了80多年

马甲(背面)

就像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的那句经典台词一样:“日军也是爹娘养的,同样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一颗子弹过去也同样穿出一个窟窿眼,谁怕谁呀!”可惜,当时我们的抗日前辈们别说是一件防弹衣了,就是普通的一件衣服都很缺少,完全是在拿命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拼命!从一件“马甲”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物件,正好客观地呈现出了中、日两国在抗战期间的装备、国力相差的真实状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