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存美好的渴望——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對生存美好的渴望——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11月26日,人民網發佈消息稱,世界首例能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誕生,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領導該實驗。

人民網的報道中稱“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對生存美好的渴望——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當時看到這個消息,我的第一感知是這個“賀建奎”好厲害,解決的人類社會的一大問題,瞭解艾滋病的人都知道,這個病一旦中標,人生幾乎就等於畫上了句號,只能藥物維持不能根本治癒,會隨時傳染他人,被有色眼鏡看待。天啊,賀建奎的研究能讓艾滋病患者有生活下的勇氣和希望。

很快,事情發生的極大翻轉,26日晚間,122位科學家發佈聯署聲明,強烈譴責賀建奎貿然對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編輯做任何嘗試。

對生存美好的渴望——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11月26日晚上十點多,四川舟楫律師事務所46名律師聯名發佈聲明,稱兩名名叫“露露”和“娜娜”的嬰兒,用現行法律尚不准許的基因編輯技術受孕出生,建議司法機關介入調查,依法追究相關方責任。 各種相關單位,立即發文撇清關係,還有海外的專家學者等等,都稱該項研究瘋狂,有悖倫理。

終於,11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科學技術部發話了,“我們高度關注11月28日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有關“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信息,相關部門正在進行調查核實。我們始終重視和維護人民的健康權益,開展科學研究和醫療活動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倫理準則進行,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看到這裡,作為非生物專業的我是一臉懵逼。我可能感受不到改造後的基因,進入人類基因組,後期的不斷結合會產生什麼可怕的後果;但是看完28日賀博士的講話後,我又能感覺到孩子父母對健康孩子的需要,哪怕希望只有一點點,他們也要盡力去嘗試。有人說,我這是鼠目寸光,不懂什麼的是蝴蝶效應。

在這裡我想說科學的發展就是為了可持續的造福人類,嚴謹的科學態度,是保證我們人類長期大量生存的基礎。但是我們人類對生存有著美好的渴望,不僅僅是為了純粹的活著。事情已經發生,對於敢於跨出第一步的多一點合理的包容。

民眾們希望各位專家對事情深入調查,要對出現的未知風險及時防範,需要細心論證此事件後每的一個關鍵點,而不是一味的譴責。拿出專業水平,對民眾、對當事人、對兩個孩子,有個公正合理的判斷和科學的處理方法。

原創文章,僅僅表明個人觀點,歡迎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