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環保意識竟然這麼強,淺談古人“環保觀”!

古人描述美景的句子可謂是隨處可見:“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美好詩句,每當我們讀到詩中描繪的優美景色,難免心馳嚮往。其實古代的美景,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外,自然離不開當時人們對環境的保護和維持。你可能不知道,其實古代人的環保意識其實非常強了,今天我們藉機一起探討一下古代人的環保觀念。

早在商代,我國的城市已具相當規模,人們的消費活動產生了大量垃圾,對此商王朝進行了嚴格的管理。據《韓非子·內儲說》記載,“殷之法,刑棄灰於道者。”“殷之法,棄灰於道者斷其手”,灰即為垃圾,城市居民如將垃圾傾倒在街道上,就會受到斷手的處罰!這種嚴酷的刑罰對於後世也有很大影響。在商鞅制定的秦律中也規定:“棄灰於道者被刑。”《鹽鐵論·刑法篇》中也提到,“商君刑棄灰於道。”

到了西周時期,就已經有環保法令出現,叫做《伐崇令》,這個法令就規定“毋壞屋,毋填井,毋伐樹木,毋動六畜,有不如令者,死無赦。”這個法令是周文王時期頒佈的,據考證是我國古代最早的關於環境保護的法規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統治者對於環境保護是非常重視的,對於那些不遵守環保法令的人,最嚴重的會判死刑。此外,周代還制定了保護自然資源的《野禁》和《四時之禁》。

古代人的環保意識竟然這麼強,淺談古人“環保觀”!

到了戰國時期,秦國也頒佈過一部專門的環保法令《田律》,其中規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取生荔麝鷺,毋……毒魚鱉、置阱罔,到七月而縱之。”也就是說從二月開始,禁止到山上砍伐木材,禁止堵塞河道。不到夏季,禁止燒草做肥料,禁止採摘剛發芽的植物或者捕捉幼鳥,不準設置捕捉鳥獸的陷阱,到七月才會解除禁令。秦朝的《田律》可以說是迄今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環境保護法律文獻。

古代人的環保意識竟然這麼強,淺談古人“環保觀”!

發展到唐朝時期,對於日常生活垃圾的管理顯得更加規範和嚴格,“其穿垣出穢汙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論。主司不禁,與同罪。疏議曰:具有穿穴垣牆,以出穢汙之物於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無罪,主司不禁,與同罪。謂‘侵巷街’以下,主司合併禁約,不禁者與犯人同坐。”《唐律疏議》的這段記載不僅規定了亂扔垃圾者要受懲罰,其相關管理部分也要受到一定的懲戒和警告。到了宋朝,根據《宋大詔令集》記載,宋太祖、宋真宗等皇帝也針對環境保護下過詔令。

古代人的環保意識竟然這麼強,淺談古人“環保觀”!

發展到元朝,成吉思汗留給後世的第一筆財富並非金玉珠寶,而是一部法典——《成吉思汗法典》,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包含憲法意義的成文法典,頒佈於1206年。該法典可以說是最具環保精神的一部法典。《法典》中明確規定:“保護草原。草綠後挖坑致使草原被損壞的,失火致使草原被燒的,對全家處死刑”、“保護草原。草綠後挖坑致使草原被損壞的,失火致使草原被燒的,對全家處死刑”、“保護水源。不得在河流中洗手,不得溺於水中”等等一系列環保法規。

當然,除了通過頒佈一些法律條令來進行環境保護的約束,一些朝代還專門委派官員進行環境保護的管理。在歷史上,很多朝代都設過“虞”、“衡”等官職。在商周出土的青銅器上,已有人打掃城市衛生的圖案;《周禮·秋官》中記載了有關虞衡的職責,當時有山虞、澤虞、林衡、川衡之分,他們分別負責不同的事務。山虞負責制定保護山林資源的政令,林衡負責巡視山林,執行禁令。澤虞和川衡則負責掌管河流湖泊。到了唐朝以後,虞衡的工作範圍有了進一步增加。“掌京城街巷種植,山澤苑囿,草木薪炭供頓、田獵之事。凡採捕漁獵,必以其時。凡京兆、河南二都,其近為四郊,三百里皆不得戈獵採捕。殿中、太僕所管閒廄馬,兩都皆五百里內供其芻蒿。其關內、隴右、西使、南使諸牧監馬牛駝羊,皆貯蒿及茭草。其才炭木橦進內及供百官番客,並於農隙納之。”隨著城市的發展壯大,宋朝設置了一個專門的機構——街道司來管理城市的環境衛生。街道司可以招募500個環衛工人,每名環衛工人給予月薪“錢二千,青衫子一領”,其職責包括整修道路、疏導積水、灑掃街道、整頓市容等。到過臨安城的馬可·波羅就發現杭州的街道非常乾淨、衛生:“行在一切道路皆鋪磚石,蠻子州中一切道途皆然,任赴何地,泥土不致沾足。唯大汗之郵使不能馳於鋪石道上,只能在其旁土道之上奔馳。”這麼幹淨的城市環境既得益於嚴苛的法令約束,也離不開最早的“環衛工”的辛勤勞動。

古代人的環保意識竟然這麼強,淺談古人“環保觀”!

頒佈嚴苛的法律,安排專職人員維護環境,成立專門機構來協調環境保護的工作,古人的環保觀念之強可見一斑。當然了,古人的智慧不僅限於此。據《舊唐書》記載,當時的政府還把京兆、河南兩都四郊三百里劃為禁伐區或禁獵區,通過設置“自然保護區”的方式來保護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這對保護祖國的秀麗山川起了很大的作用。《唐律》詳細、具體地規定了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活環境的措施及對違反者的處罰標準。這可能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然保護區”。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如果對垃圾疏於處理,就會造成城市環境惡化,影響人們生活。哪怕在垃圾產量和複雜度遠遠不如今天的古代,人們亦無法幸運地逃脫處理垃圾的重責。同時,保護自然生態環境,對於處於錯綜複雜的環境問題中的我們來說,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大問題。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自己做起,做身邊的小事做起,讓環保問題得到緩解,給子孫後代一個更好的世界。

古代人的環保意識竟然這麼強,淺談古人“環保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