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和德評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戲曲百花齊放的空前盛會

10月26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崑山市人民政府、蘇州市文廣新局承辦的2018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在崑山當代崑劇院拉開帷幕。首屆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將2018年10月底持續至12月。

百戲盛典旨在充分展示全國所有戲曲劇種的獨特魅力,激發戲曲劇種活力和戲曲院團潛力。此項文化盛事計劃連續舉辦3屆,在3年內將全國348個戲曲劇種的經典劇目(摺子戲)集中到崑山進行展演。

據媒體公開報道,2018年的首屆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將組織約120個戲曲劇種到崑山演出。演出形式包括大戲和摺子戲組臺,除了京昆越等大劇種,此次盛典讓各種瀕危、珍稀劇種集中亮相,什麼左權小花戲、晉中弦腔、黃龍戲、海門山歌劇、高甲戲、蛤蟆嗡、鷓鴣戲、西秦戲、雷劇等等,不少劇種名聞所未聞,可謂非遺饕餮。

龔和德評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戲曲百花齊放的空前盛會
龔和德評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戲曲百花齊放的空前盛會
龔和德評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戲曲百花齊放的空前盛會

盛典期間,還將召開主題性專家研討會。與此同時,主辦方還將公開徵集各參演劇種的道具、服裝、書刊、音像等物品,籌建戲曲博物館。並將邀請各參演單位和嘉賓種植象徵本劇種的樹木,共建“百戲之林”。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龔和德撰文對此次舉辦的百戲(崑山)盛典給予了高度評價。

他表示:百戲盛典是對全國戲曲劇種普查取得重大成果之後的又一個大動作。要連辦三屆,即每年40天左右、連續3年,讓348個劇種都在崑山亮相。這是戲曲有史以來的空前盛舉。沒有黨和政府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戲曲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就不可能有全國戲曲現狀的普查,也不可能有崑山的百戲盛典。這個活動的成功舉辦,是戲曲走進新時代的里程碑。以下為全文:

戲曲百花齊放的空前盛會

龔和德

戲曲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對世界戲劇而言,具有民族的獨特性和藝術的獨創性;就戲曲內部來說,又具有極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它是一個“大家族”,每個成員都同其生長、流傳地域的語言、音樂、民情風俗有著天然聯繫。當年毛澤東主席制定戲曲工作八字方針,把“百花齊放”寫在“推陳出新”的前面,可以理解為特別強調保護民族民間戲曲的多樣性存在,鼓勵它們通過推陳出新達到共同繁榮。

文化和旅遊部這次在崑山舉辦的百戲盛典,使我想起了1952年文化部在北京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有23個劇種參加,歷時40天。我沒能趕上觀摩,但看到了會演之後一些文化名人寫的文章,表達了文藝界對民族戲曲的新認識,有了很深的感情。我們的老領導張庚老師,先是去蘇聯考察戲劇,回來後看了戲曲會演,發下一個宏願,要為中國戲曲盡力,這樣,他才被調到中國戲曲研究院主持工作,開創了戲曲研究的新局面。

百戲盛典是對全國戲曲劇種普查取得重大成果之後的又一個大動作。要連辦三屆,即每年40天左右、連續3年,讓348個劇種都在崑山亮相。這是戲曲有史以來的空前盛舉。沒有黨和政府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戲曲的高度重視和支持,就不可能有全國戲曲現狀的普查,也不可能有崑山的百戲盛典。這個活動的成功舉辦,是戲曲走進新時代的里程碑。

對這個活動我也有過一些擔心:譬如,40天有76場演出,假設每場觀眾平均800人,就得有6萬多名觀眾。對崑山市及其周邊地區人民來說,是很大的福分,但也太集中了,好像下了一場戲曲審美的大雨,會不會產生“審美飽和”而使某些演出,特別是地方小戲和少數民族戲曲受到冷落?各劇種總是選派最好的演員、最好的劇目來參加展演,但演完之後就走了,怎麼進行互相觀摩學習呢?聽了藝術司和崑山市有關領導同志的發言,他們已經採取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具體方法,十分周到,崑山人民是很有眼光的,很看重稀見的民間戲曲,踴躍參與,這都令我非常感動!我要向崑山市的黨政領導和崑山人民,為這次重大文化活動所作的奉獻,表示深深的敬意!

這次盛會也應當是戲曲理論與戲曲實踐相結合的極好機會。各地戲曲劇種的傳承發展,由於種種原因,總是不平衡的。我非常希望理論界的同志能結合觀摩,提出一些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在每屆展演結束之時,組織理論講座,與各地各劇種的觀摩代表進行交流,分享大家學習研究的心得體會。現在是第一屆,有點倉促,以後準備充分,會一屆比一屆精彩。我覺得關鍵詞是:傳統、生活、人民。傳統是根,生活是源,人民是本。輕視、脫離了傳統的藝術積累,劇種的生命力就會枯竭;藝術傳統之所以可貴,就在於它能反映社會生活、反映人生命運;做好戲曲藝術的傳承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豐富人民的精神世界,有助於人民的心靈建設,為實現馬克思說的“人的解放”發揮正能量。我深信,崑山百戲盛典所保存下來的藝術形象資料和理論思考成果,會作為寶貴的精神財富進入戲曲博物館,載入史冊。50年或100年以後,會像我們忘不了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那樣,忘不了崑山的百戲盛典。

龔和德評戲曲百戲(崑山)盛典:戲曲百花齊放的空前盛會

龔和德

龔和德,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曾任戲曲研究所舞臺美術研究室主任,中國舞臺美術學會副會長,中國戲曲學會秘書長,長期從事舞臺美術和戲曲史論研究,參加《中國戲曲通史》和國家重點科研項目《中國戲曲通論》的撰寫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