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兩位好漢,一人比林沖牛,一人是李逵剋星,為何最後都神祕失

一、比林沖還牛的王進

《水滸傳》是一部奇書,無論其文學價值還是歷史意義,都非同凡響。書中無論武松“天人”般的打虎,還是林沖“毒人”般的隱忍,在讓人拍案叫絕的同時,也幾乎都有各自的最終歸宿。武松最終斷臂出家80而終,林沖最終病死在“六和寺”……

但在《水滸傳》中,卻有兩位好漢根本沒有給出最終的歸宿,而是神秘失蹤了,無人知其去了何方。且更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還分別出現在一頭一尾。這兩位好漢便是王進和燕青。

水滸兩位好漢,一人比林沖牛,一人是李逵剋星,為何最後都神秘失


王進之所以也被列入水滸好漢之列,是因他教出了徒弟九紋龍史進,同時他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跟林沖一樣。所以王進一開篇便神秘失蹤,便有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其一,同為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和林沖便擁有的對比性。先說武功,林沖由於被《水滸傳》濃墨重彩,在民間便有了一個說法,叫:馬上林沖,步下武松。說的就是騎上戰馬的林沖從無敗績,堪稱是水滸馬上將的第一人,比如秒擒扈三娘等。

水滸兩位好漢,一人比林沖牛,一人是李逵剋星,為何最後都神秘失


但林沖的這些戰績若比起王進來,卻總給人以分量不夠的感覺。因為王進僅有了半年多時間,便調教出來了史進。這自然就給了人們無限遐想空間,且帶上了一股世外高人的氣息。

其二,皆知,林沖和王進,都由於遭到高俅迫害,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王進面對高俅露出的獠牙,選擇了避讓,帶著老母離開是非之地,要去“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林沖選擇了忍耐,卻換來了高俅等的步步緊逼,直至家破人亡上了梁山。同樣是王進的策略更高明,這其實就是體現出了王進的洞察力驚人。

水滸兩位好漢,一人比林沖牛,一人是李逵剋星,為何最後都神秘失


所以無論武功還是對人和事物發展的洞察力上,王進都要比林沖牛。但真正讓人意外的是,王進竟然根本沒去“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

在史進大鬧華陰縣後曾尋師而去,在渭州結識了魯智深。但是,當兩人第二次相逢在赤松林時,史進就如此告知魯智深:“小弟亦便離了渭州,尋師父王進,直到延州,又尋不著。”那麼王進為何要在開篇就神秘失蹤呢?

水滸兩位好漢,一人比林沖牛,一人是李逵剋星,為何最後都神秘失


答案其實就一個,史進是個典型的“惹事精”,王進教出他後,自然擔心史進日後惹事,那時必會牽扯出自己,而自己又正受到高俅的迫害,所以改變了目的地。卻沒想到,正是由於他改變的了目的地,讓史進因尋他未果,而踏入水滸江湖之中,成為了江湖好漢。畢竟,倘若史進尋到了王進,那必會成為一員朝廷驍將,跟著王進在邊關上建功的。

所以王進的神秘失蹤,正是反應出了,北宋官府的頂樑柱們,被迫失蹤的失蹤(王進),落草的落草(林沖),而其徒弟史進,自然代表著新生代,也因此落草,造成了北宋的真正的人才斷檔,預示著北宋滅亡,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水滸兩位好漢,一人比林沖牛,一人是李逵剋星,為何最後都神秘失


二、李逵的剋星燕青

燕青是第二位神秘失蹤的水滸好漢。人生經歷雖複雜,卻脈絡清晰。燕青本是一流浪孤兒,被富豪盧俊義收養、培養成才,成為梁山好漢後,是促成宋江成功招安的決定性人物,但最終卻背叛了“招安”,從此不知去向。

但若細談燕青,則必須結合著李逵,因為他倆分別是宋江和盧俊義,這兩位梁山頭領的心腹,還經常結伴行動。由於燕青的相撲相當牛,李逵打不過,故而在兩人的行動中,無疑燕青便充當了主導——這種現象,更宋江和盧俊義,正好相反。

水滸兩位好漢,一人比林沖牛,一人是李逵剋星,為何最後都神秘失


倘若說,燕青和李逵經常結伴而行,去完成重要任務,代表著宋江和盧俊義之間的合作,並非親密信任,所以需要各自心腹“在合作中互相監督”的話,那麼顯然燕青的神秘失蹤,就並非僅僅“代表自己”了。原因如下:

其一、否認了梁山的義字為先。即,梁山上並非是鐵板一塊,這點是共識,不需多談。

,民間草根階層自生出的人才,再聯繫史進,則可視為,官府培養出的人才。三人同落草,同招安,史進最終戰死則成必然,因為他身為“朝廷培養出的人才”,必定要忠心於朝廷,戰死沙場。

水滸兩位好漢,一人比林沖牛,一人是李逵剋星,為何最後都神秘失


李逵最終死於宋江之手,則也成了必然。因為草根階層自生出的人才,只忠心於自己的“伯樂”(宋江)。

而民間富戶培養出的人才最複雜。這也是為何,燕青總能領導李逵,卻跟史進無瓜葛的原因。且最重要的是,歷來的朝代更迭,雖起於民間,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卻被民間的富豪階層奪得果實。但宋江帶領下的水滸108將,卻並不是要改朝換代,自然這就違背了這一歷史規律,燕青只能代表著民間富豪階層,暫時銷聲匿跡(神秘失蹤),作為儲備力量保持起來,自然要出現在《水滸傳》的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