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導讀:以《國風美少年》為代表的文化類網綜,正在成為愛奇藝內容戰略和平臺價值觀版圖中,一塊分量頗重的寶藏。

文 | 圈叔

覆盤過去一年的網綜市場,《2018年中國網絡綜藝市場白皮書》顯示,在視聽內容質量持續提升的趨勢下,文化類網綜將繼續成為市場的發力重點。藉由互聯網傳播的優勢基因,文化類網綜不斷以鮮活、年輕的姿態來到大眾面前,觀感滿足之外,還讓傳統文化實現了真正的落地。

與此同時,文化類綜藝也顯出疲態——如何避免盲從跟風?如何進行內容和形式的全面創新?《國風美少年》某種程度上帶來了清本溯源式的重新理解。作為愛奇藝在2018年Q4季度的重磅力作,這檔節目衝破了以往“就文化談文化”的窠臼,關照年輕人的審美取向與興趣焦點,將綜藝所具有的娛樂性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涵養意趣進行巧妙貼合。

以原創模式定義了“清流綜藝”,文化類網綜風景這邊獨好。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唱、演、說三維發力,以“原創力”破舊立新

一直以來,傳統文化和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始終保持著微妙的距離感。即使近些年的文化類綜藝發展呈“黑馬”之勢,但其中真正能夠讓優秀傳統文化觸達用戶、深入人心的節目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相較於電視熒屏上傳統的文化類節目,誕生於網端的《國風美少年》有什麼不同?它的答案是藉由“國風”覓得大眾化的力量,構築成一個有意義也有意思的“新物種”。

不再平鋪直敘、娓娓道來,《國風美少年》有機吸收了綜藝的對抗機制,以緊張激烈的淘汰賽形式捲入用戶的情感,創新性地在“唱演說”的綜藝元素與嚴肅的文化內核表達之間找到平衡點,原先的模式窠臼被打破。

首期節目中,20位國風少年陸續登臺進行個人表演,國風召集人鞠婧禕、霍尊和張雲雷則根據其表現評定黃金、白銀、青銅三個等級,隨後輪番開展主題考核,直至冠軍誕生。隨著節目推進,競演機制不斷深化、出新,在不同的壓力和考核側重中,全面釋放節目對“國風”議題的表達。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作為節目中國風表現的核心,怎樣評價“國風少年”成了重中之重。能夠看到,創作者試圖通過綜合考量其舞臺表演中演唱、舞蹈、演奏等多重維度與國風的結合程度,呈現最純粹的國風意蘊。

《國風美少年》鼓勵國風少年們採用更易於大眾接受的內容展現,激發用戶對於國風的理解,讓國風文化實現從“火”到“活”的質的飛躍。

拿戲曲來說,戲曲在中國源遠流長,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講究唱、做、念、打,富於舞蹈性,技術性很高。而具有技術性難度的戲曲卻在《國風美少年》中有著極為亮眼的呈現。劉豐和劉宇的《梨花頌》讓青衣身段與京腔小嗓得以驚豔亮相,貳嬸蔡翊昇和方洋飛的《重整河山待後生》呈現京韻大鼓的節奏韻律與流行化改編的創新唱腔,方洋飛、秦子墨、李仲璞的《定軍山》則別出心裁地將京劇唸白、耍花腔、擊鼓與說唱結合,這些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在巧妙的改編之中迸發出當代活力。除此之外,武術、民族舞、古風音樂和傳統民調等文化形式同樣貫穿於節目之中,精彩紛呈。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凡融入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元素的皆為國風。”《國風美少年》極盡可能地展現其中的萬千姿態,呈上的是一桌關於“國風”的滿漢全席。

塑文化“硬核”,全面鋪陳國風之美

以國風入題,並不是借國風“裝點門面”,而是要鑿開其文化內核,呈現其中的國之風骨、國之氣魄。

對於《國風美少年》來說,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提供著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另一方面它的大眾化表達又著實有不少掣肘。

為了搶佔注意力,《國風美少年》在視覺呈現完美地將優秀傳統文化和當代流行元素進行融合,更憑藉著現代化技術在沉浸感上達到了“極致”。燈光佈景配合著國風少年的表演隨時變換,3D、移動分屏等技術讓國風景緻與國風少年融為一體,豐富而直接地營造國風美感。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貳嬸蔡翊昇演繹《悟空》時,緊箍造型的長長帷幕上3D技術營造的光影效果瞬息萬變,與歌曲情緒的轉折變化交相呼應,短短數分鐘的表演便將名著《西遊記》序幕的華美篇章濃縮其中。

華美之下,文化符號的大面積展演更強化了這種傳播——除了投影和背景中嵌入大量文化元素,國風少年們的服化道也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李明峻的《故夢》將夜闌、拂曉、少頃等各式各樣形容時間的古代詞語融入舞美之中,巧妙地彰顯出中華漢字的博大精深;而在哈妮克孜在演繹敦煌飛天舞時,敦煌著名壁畫《淨土變》鋪滿舞臺,畫與舞、景與情在彼時相得益彰、不可方物。此外,頻繁出現於節目之中的傳統樂器也以不同的“姿態”於潛移默化間傳遞國風之美。黃金白銀內部降級賽中,擅於古琴的芊蔚帶來一曲與電音結合的《廣陵散》,而後的半決賽和決賽中,她又將古琴與小提琴、大提琴以及爵士、京劇二黃四平調、搖滾元素完美融合,彰顯出古今貫通、中西合璧的綿延美感。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通過多維符號的加持,能明顯感到《國風美少年》在文化使命上的誠意——以創新融合的方式表徵傳統文化僅是基礎訴求,而實現全民式的消化吸收才是最根本的落腳點。

在國風召集人、國風少年之外,節目還引入了“國風俠”的全新視角。在國風少年表演的基礎上,“國風俠”褪去國風的艱澀外衣,將表演中的知識點放置於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脈絡之中進行延展,幫助用戶完成對優秀傳統文化更進一步的認知和理解,實現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縱深式佈局。

整季節目中,20位國風少年、10場競演賽、85個演唱舞臺,嵌入了49位歷史人物的全新演繹和60餘部文學著作的經典片段,微博話題#國風美少年#閱讀量突破35億,《國風美少年》以全新的方式徐徐攪動起一陣國風熱潮。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席捲”年輕人,有機的平臺戰略讓文化“出圈”

年輕人,必將是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的主力軍。而“國風”與“少年”兩個關鍵詞也恰是象徵了主題的有機融合,即通過瞄準年輕用戶,讓他們在別樣的視聽體驗中,領略輕盈的國風魅力。

《國風美少年》可以說是網絡視聽與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完美邂逅,對於孵化這一項目的平臺方愛奇藝而言,這並不其將創作視點落到文化層面的首部作品。當下,90後乃至更年輕的觀眾愈發顯露出對於文化類節目的青睞,一項調查顯示,爆款文化類節目的95後觀眾已經超過三成,市場空間日益凸顯,愛奇藝在內容佈局上早已經開啟了“文化+娛樂”的新打法。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無論從青年偶像培養到街舞競技,從機器人格鬥到說唱藝術,還是現在的國風,一批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節目,著眼於流行,在積極向上的文化表達中找尋線索,平臺的影響力也形成了自然增量。

在愛奇藝的整個內容版圖中,《青春有你》以“越努力,越優秀”為主題,旨在通過新一代青年的勵志成長弘揚努力奮鬥精神,向社會傳遞偶像榜樣的正能量;《熱血街舞團》《中國新說唱》尋找青年潮流文化的正向表達,讓獨具個性的街舞文化與說唱藝術大放異彩;《機器人爭霸》以有溫度的科普方式,傳遞技術創新的文化意趣,引發了全民對科技領域及競技文化的關注。此次的《國風美少年》則從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回應了綜藝轉型升級的命題,在節目模式和內容的創新中,找到了行業發展的新落點。除了自制綜藝外,自制劇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關注也在不斷加碼,從去年熱播的《延禧攻略》到今年上線的《皓鑭傳》,都以細究文化、對視歷史的力道,高度還原時代文化景緻。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以少年之姿揚國風文化,《國風美少年》再立“清流綜藝”標杆

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曾說過:“我們要全面做好全平臺內容的創作規劃,以現實題材為主,深挖節目內核價值,創新性地將主旋律、正能量、傳統文化等優秀價值觀和文化內涵為作品賦能,打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存的內容平臺。”

能夠看到,由這些節目和劇集共同呈現的價值觀愈加鮮明和充滿能量。在引領內容市場良性發展的同時,愛奇藝不斷實現著網絡視聽節目的創新升級,在時代發展的長河中,也為推動行業發展創造更中堅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