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運動知識點

1.地球自轉:

①方向: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②週期:一個恆星日,為23小時56分4秒。

③速度:⑴角速度:15°/小時,南北極角速度為0,地表其他地角速度相等。

⑵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南北極線速度為0。

④地理意義:⑴產生晝夜交替現象。⑵產生時差時。⑶水平運動物體產生偏轉,北右,南左。


地球運動知識點

2.地球公轉:

①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

②週期:一個恆星年,為365日23小時9分10秒。

③速度:近日點速度比較快,遠日點速度比較慢。

④地理意義:⑴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⑵晝夜長短的變化。⑶產生四季的劃分和五代的形成。


地球運動知識點


3.時間早晚判斷: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一緯度地區,相對來說,東邊的地點比西邊先看到日出,這樣時間就有了早晚之分。東邊的地點比西邊的地點時間要早,同一時刻,不同經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時。京都相差15°,時間相差一小時。


地球運動知識點

4.時差計算:

①同在東時區或西時區的兩地,時區號數相減,東加西減。

②分別在東時區和西時區的兩地,時區號數相加,東加西減。


地球運動知識點

5.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①春秋分:

⑴全球晝夜平分;

⑵正午太陽高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

②夏至日:

⑴北半球晝長夜短,緯度越高晝越長夜越短,北極圈及其以北初見極晝,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陽高度由北迴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③冬至日:

⑴北半球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初見極夜,南半球相反。

⑵正午太陽高度由南迴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