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瑤的故事,找到一個讓群體服從你的良策!

從智瑤的故事,找到一個讓群體服從你的良策!

晉國後期末落,君弱臣強,先有六卿專權,後範、中行兩家被滅後,剩下四卿,以智氏為首,韓、魏、趙為輔。智氏在智瑤的正確領導下,逐漸走向權利的頂峰,便有了代晉自立的慾望。

代晉自立沒那麼容易,韓、趙、魏三家肯定不服,屆時可能會以“謀逆”的罪名一起圍剿智家。所以智瑤一直在琢磨這事該怎麼才能兩全其美。

智瑤將家臣們召來商議這事,謀士絺疵(發音:chī cī )說:“有其他三家干擾,咱們還不能取代晉,須先把三家勢力削弱讓其無法反抗。不過現在我們攻打他們任何一家,名不正言不順,其他三家肯定要來幫忙!這就比較麻煩了”

智伯問:“那就不能有其他辦法了嗎?”

絺疵說:“得找個理由出兵!現在越國厲害,已然是霸主了,晉國失去霸主之位,您就說我們要和越國爭奪霸主之位,假傳晉侯命令,讓韓、趙 魏三家各獻出土地一百里,徵收其賦稅作為軍費。三家若肯遵命割地,我們可以輕鬆坐收三百里地,這樣一來,智氏更強,他們三家更弱;若他們不肯聽命,我們便假託晉君之命,再率大軍將他們一一除掉。”

有人看到這裡可能會問,要是這三家都不肯給土地,智瑤攻打任何一家,其他兩家也會來幫忙啊,那不又成了三打一了?智瑤打不過這三家呀!

這個“三打一”,與一開始衝上去就和三家扭打在一起,性質不一樣。

一開始就去打三家的任何一家,師出無名,其他兩家心知肚明,也有理由來幫忙助陣,三家對付一家,智瑤夠嗆。但是先以晉君的命令,要求三家交土地,若是拒絕,是違抗君命,再攻打它就師出有名,凡事名正則言順,其他兩家沒有藉口沒有理由提供幫助,要是敢來幫助就是造反,國內國外都不好交代。這類似於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天子在我手,我的命令就是天子的命令,你們不聽就是違抗君命。

大家注意,這裡智家要求割讓土地是一家一家的來送通知,第一家沒有搞定就不能去向第二家甚至第三家要,更不能同時給三家提出割讓要求,三人成眾,萬一這三家都豁出去了一起商議不給就要撕破臉。所以只有一家一家來,第一家不肯交土地就先揍第一家,絕不會有後面兩家的事。所以絺疵才會說率大軍將他們“一一”除掉。

如果你想收拾哪個人或一群人,但又礙於某種情面不好意思直接來,可以學習絺疵,最好能從“非利己主義”的角度(如智瑤提出的就是為國爭霸而非為智氏爭霸),依次向對方所有人提出一個傷害他們利益或情感的要求,如果遭到拒絕,那就怪不得你,是他先撕破臉。

我們繼續聊,智伯聽罷大喜道:“太好了,那從哪一家先下手呢?”

對誰先下手可不是扔骰子,那要考慮什麼因素?

我們分析一下,對智瑤來說,兵不血刃得到封地比打他們三個要好,得到土地就是擴張勢力削弱其他三家勢力,能一家獨大的時候篡位就易如反掌,現在要收拾三家反而會有變數。所以他是希望三家拱手奉上封地的,凡事先易後難,那麼三家裡誰會更容易交出土地呢?

你和三個人借錢,誰借給你的概率大?

當然是和你關係最好的那個,而且只要有了前面的榜樣,後面人就有從眾心理。

所以絺疵說:“智氏與韓、魏兩家和睦,與趙家有仇,應該先韓後魏,韓、魏如肯聽從,趙家就難以獨持異議了。”

韓虎收到智家要求後,把眾家臣召來商議道:“智瑤想假借晉侯之命削弱我們勢力,我想發兵討伐這個奸賊,你們看如何?”謀士段規說:“智伯假傳晉侯之命,我們如起兵相抗,是違逆君命,智伯必將以此為藉口來加罪我們,不如先割地給他。智伯得到我們的封地,必會再去要求魏、趙割地,魏、趙不肯聽從,雙方必會互相攻打,如此一來,我們就可坐收漁人之利。”韓虎應允。第二日便讓段規劃出地界,自己還親自給智伯送去。

中國人坐收漁人之利的思想,幾千年前就有了,遇到危險大家都縮著脖子就範,然後等其他人反抗,自己從中獲利。

從智瑤的故事,找到一個讓群體服從你的良策!

第二天,智伯又派智開去向魏桓子駒要地,魏駒想加以拒絕,謀士任章說:“要地就給他,失地者會害怕恐懼,得地者必驕傲自大,驕傲就會輕敵,恐懼就能團結一心,以團結之眾,對付輕敵之人,智氏的滅亡指日可待。”魏駒於是也將土地割給智伯。

魏駒這段話頗有深意!他揭示了兩種人性。

1.恐懼會讓人團結一心,是團隊的最佳粘合劑!

這個比利益聯盟牢固的多,利益是人的高級需求,不是必需品,也許哪天就不稀罕了,或者有其他更有利的聯盟就散夥了(韓魏兩家拋棄智家聯盟趙家就是一個例子);而消除恐懼則是人必需做的,否則人將不人,陳勝吳廣起義時號召其他兄弟的口號就是“不起義就得死,起義了興許還有一條活路”,因為都想活,所以個個都豁出命了。

因恐懼而團結在一起的,只要恐懼未消除,這個組織的強力粘性就會一直在。

2.屢屢輕易得手的人容易自大!

我們都是俗人,被人剝奪利益會憤恨難過,輕鬆得到會開心甚至自大。要毀一個人也不難,只要屢屢滿足他的無禮要求,長此以往,他就不是他了。所以打仗誘捕對方的常用技倆,就是節節裝敗,讓對方產生一種“自己很好很強大”的錯覺,如此才會對獵物窮追不捨,最後墜入圈套。

兵不血刃就收穫了兩家的大片土地,智瑤覺得分外酸爽。

既然前面兩家都搞定了,於是又派人向趙氏要求割地,趙襄子怒道:“土地是前輩所傳,我怎敢將它放棄?韓、魏願意割地是他們的事,我可不會以此來獻媚他!”

趙襄子,有勇有謀:拒絕接受土地是他,策反韓魏兩家造反智瑤也是他,號召三家分晉的還是他。

智瑤知道老趙家不肯給地後大怒,派人邀請韓、魏兩家聯兵捶打趙氏,並答應滅掉趙家之後,三家平分趙氏封地。

韓虎、魏駒一來害怕智伯強大,二來貪圖趙氏封地,便各領一軍追隨智伯出征。趙無恤逃到晉陽,智瑤統率三家兵馬,緊追不捨。

凡是膽子小又貪婪的人,最容易被蠱惑,給點壓力給點糖,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了。智瑤成功煽動這兩家圍剿趙家,趙襄子最後又策反這倆貨反智瑤,韓魏兩家跟牆頭草無異。

從智瑤的故事,找到一個讓群體服從你的良策!

智、韓、魏三家將趙襄子的晉陽圍了個水洩不通。

晉陽富裕,百姓團結,忠於趙氏,可沒有那麼好攻的。

限於篇幅,只能寫到這,下篇文章,我會為大家寫一篇關於如何揣摩他人真實心理的適實用型分析。

古人云:讀史明智。這裡所有的文章,都是對歷史故事進行深度解析,我們的目的有二:

1.讀懂歷史,學會從真實的歷史事件中悟出人生智慧,提高我們的做事格局;

2.瞭解各種歷史事件,打造我們博古通今的高端形象。

閱讀精彩歷史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