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为啥这么难?有什么好的政策方法?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了2.3亿,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1.5亿,占总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0.8%。

可见,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已经非常紧迫,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了最大的社会问题!

农村养老为啥这么难?有什么好的政策方法?


同时,很多农村的年轻人进入城市,所以城市相对感觉到的老龄化压力比较小。但农村就不同,年轻人大量外流,老年人的经济来源、服务料理、情感慰藉都成问题。

“这些老人要怎么办?”农村养老问题,才更加的让我们担忧。

那农村养老为啥这么难?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人“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认为有了儿子,后半辈子就有保障,然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养儿也不一定防老了,又因为农村青年都外出打工,久而久之,都在城里定居,不愿再回到农村,因此,出现了农村老人没人养的现象。

农村养老为啥这么难?有什么好的政策方法?


1,无退休金,无收入

农村人没有正式工作,大多数都是年轻时候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老了只能回老家,此后就再无收入。

不像城里人即便退休了,还有退休工资,吃喝,日常花销不用愁。

2,养老金过低,生活无保障

虽然现在国家实行了农村养老政策,但是每月只能领70-80元,收入和支出差距太大,再说现在物价上涨,人情费用也是只增不跌。

所以说,每月领这几十块钱,生活都没有保障,何谈养老,何谈安享晚年。

农村养老为啥这么难?有什么好的政策方法?


3,看病难,看病贵。

虽说现在农村实行了新农合,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减轻了农民看病的压力,但是现在每年的合作医疗都在上涨,且一年比一年高。

并且看病报销是分区域的,镇上的只能在镇上报销,虽说报销的比例提高了,可是药是越来越贵了,报销的药品是越来越少了,很多时候都需要自费。

所以说,这年头,生什么都不敢生病。

农村养老为啥这么难?有什么好的政策方法?


4,儿女不在身边,感情缺失。

如今农村就是老人孩子留守。因为,儿女不在身边,老人的生活质量就无法保障,因为身体因素,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而且留守老人,通常是孤独,寂寞的,因此在情感,精神方面是缺失的,无法得到满足。

建议改善措施:


1.儿女尽可能给予父母一定的生活费,足够日常开销

儿女在外打拼初衷便是改善自己的生活,孝敬父母。因此,不管在外面多辛苦,都要记挂家中父母,给父母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积极申请低保补助,减轻自己的供养压力也不失为一良策。

农村养老为啥这么难?有什么好的政策方法?


2.请人照顾父母或者接父母同住,方便照顾父母

接上父母一同居住或者雇人帮忙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使父母老有所依。父母养我们长大,如今他们渐渐老去,我们理应善待父母。切勿在“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3.加大与父母沟通的频率,节假日回家多多陪伴父母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视频电话早已普及,农村也在逐渐安装上宽带,教会父母使用智能手机,在自己的空余时间,别忘了多跟父母通通电话,即使不能及时回家陪伴,也能给他们带去不少慰藉。

农村养老为啥这么难?有什么好的政策方法?


4.定时缴纳保险费,及时使用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进行费用报销

在重大疾病住院的情况下,使用合作医疗进行药费的减免,可以省下很大一笔医疗费用。

但是需要及时去缴清医疗保险费用。另外,国家对医药行业的整治,也需要加强整治。

他们曾是辛勤的耕耘者!他们曾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他们曾经站在时代浪潮的前沿!他们曾经撑起一片蓝天!希望社会能够特别关注他们,毕竟他们的时间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