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撞衛星的機率有多大?人類史上僅發生過一次 令美無法稱霸

衛星撞衛星的幾率有多大?人類史上僅發生過一次 令美無法稱霸

目前,美麗而又浩瀚的太空上共有數千顆世界不同國家發射的人造衛星,美國衛星約600顆,俄羅斯和中國也都擁有110~130顆左右的衛星,歐洲、日本、印度等其他國家衛星數量也高達400多顆。那麼,這些衛星在軌道上會不會發生相撞的事故?利用衛星相撞理論,又有哪些潛在的軍事用途呢?

首先,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軌衛星碰撞幾率非常低,低到幾億分之一,甚至比戰場上2顆子彈相撞的幾率還要低(衛星1000多顆,子彈上億顆),低得幾乎可以忽略成零。但是,這樣的小概率事件還是發生了:2009年,美俄衛星相撞,五億分之一的概率讓當事的美國銥星公司進行了認真的評估,他們表示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衛星相撞事故僅此一例。但是,利刃軍事的研究人員認為,雖然目前只有這一次,但是不排除未來還會多次出現,這其中當然包括人為控制下的相撞。

衛星撞衛星的幾率有多大?人類史上僅發生過一次 令美無法稱霸

如果2顆飛行速度極快的衛星真的相撞,那麼就會因碰撞產生大量的碎片,這些高速飛行的碎片將可能在軌道上存在上萬年,對其他衛星造成嚴重威脅。2009年2月11日,美國“銥星33”商用通信衛星與俄羅斯報廢的“宇宙2251”軍用通信衛星相撞時,兩顆衛星飛行速度2.68萬公里/小時,相撞速度高達每秒1.5公里,合5400公里/小時,由於兩顆衛星的重量大概都在560公斤以上,這次相撞相當於一噸TNT炸藥爆炸的威力。

美俄衛星大碰撞在西伯利亞上空約790公里的近地軌道產生了大量碎片,保守估計至少有數千枚,這些碎片至今無人清理,成為永久的太空垃圾。由於碰撞發生的區域是高度從500~1300公里太空,而這個軌道是地面導航衛星和通信衛星的常用軌道,撞擊所產生的碎片區域對許多衛星都構成嚴重威脅,一塊僅有圍棋子大小的殘骸就能將人造衛星撞成“殘廢”,此外,航天器和國際空間站也可能會受到一些影響。

事故發生後,美俄雙方相互指責對方應為撞擊負責。俄羅斯太空專家指美國太空總署未能在事前及時發出預警,而美國太空總署則指發出預警並非他們的職責範圍。但美國五角大樓也承認美國在計算衛星軌道時存在失誤,同時表示,相撞絕對是個意外。另有美國政府一名消息人士稱,沒有跡象顯示這次碰撞事件是由任意一方蓄意而為。

衛星撞衛星的幾率有多大?人類史上僅發生過一次 令美無法稱霸

雖然衛星自然碰撞機率很小,僅有的一次也不是人為因素促成,但是隨著空間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目前已經掌握了“人為”碰撞的相關技術。以衛星“捕捉”技術為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署(DARPA)的“殭屍衛星”計劃已經能夠回收利用廢舊衛星,計劃主要是研發一種新的“納米衛星”,“搭乘”商業發射的衛星升空,然後附在不活動的衛星的天線上進行拆分和組裝作業,最終形成一顆新衛星。也就是說,“殭屍衛星”計劃能夠使用微型衛星從廢棄衛星上拆下尚可利用的偵察、監視、通信裝置和天線,然後將它們安裝在小衛星上,使小衛星具備作戰能力,或是捕捉敵方衛星帶回地面。

顯而易見,“納米衛星”既然能夠實現衛星維修與回收,對敵方衛星進行動能攻擊也就不在話下,其中的軍事意義非常重大。比如,X-37B目前可搭載雷達多光譜或者紅外傳感器,在高空對海陸空目標及外太空目標進行偵察,並將偵察信息實時傳遞給作戰單位,未來如果搭載導彈、激光發射器等先進武器對敵國衛星和其他航天器採取控制、捕獵和摧毀等攻擊,甚至向敵國地面目標發起攻擊,作戰潛力不可低估,完全有可能成為“軌道轟炸機”。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的太空事業發展也非常迅猛,並沒有被美國拉下太遠。2007年中國進行反衛星系統測試,用導彈摧毀了一顆氣象衛星,2013年7月中國成功進行了一項“捕抓”衛星的太空實驗,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了“創新三號”、“試驗七號”及“實踐十五號”等3顆“科學實驗”衛星,用於“觀測太空碎片與進行如太空機械臂操作等科學實驗”。

在中國強大的空間作戰能力震懾下,美軍近幾年一直宣稱中國的“機械臂衛星”嚴重威脅美國衛星,機械臂衛星可執行近距離觀察與攻擊任務,“拔下”美軍衛星系統元件送回中國大陸,或是貼近美國軍用衛星“植入”中國大陸系統,屬於中國大陸“星戰”計劃一部分。根據五角大樓對中國衛星的非法追蹤,美軍得出結論認為中國“機械臂衛星”在試驗中抓住了另外兩顆衛星中的一顆,這種能力表明中國在太空軍事領域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