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牛市多久來一次?

中國股市已經歷了28個年頭了,股市走牛肯定是有規律的,但是過去的牛市規律只能作為參考,絕不能當成一種經驗,因為是時代變了,每次牛市的側重點也不同。本人是從2001年A股漲到2245點時開始關注股市,算來接觸股市也快18個年頭了。

現在讓我們總結一下,過去幾輪牛市的規律,僅供大家參考:首先,牛短熊長這是最大的特色。中國A股市場牛市持續時間也只有1-2年,而熊市起碼4-5年以上,整個牛熊週期的轉換大概是6-8年之間。而只要經歷過長期大熊市的人,就明白牛市到來是如此的不易。

中國股市牛短熊長的規律主要有二個原因,一是主力機構要想在熊市的底部吸到廉價籌碼,必須要經過長期洗盤的過程,否則誰願意在熊底割肉出局?誰願意忍痛把大量便宜籌碼甩賣。同時,對於牛市來說,主力機構只要讓股價天天上漲,股市有了賺錢效應,馬上就有大量場外投資者入市高位接貨,機構能迅速完成一個高位減倉的過程。

另一個是,牛短熊長主要還是估值偏高,這不僅是新股發行價格偏高,透支了上市公司未來的成長性。也有個股被市場抄得估值過高,遠遠偏離了其合理的價值,所以,A股股價多數處於高估狀態,而絕對被低估的時間很短。很多股民覺得股市好像漲多跌少,就是這個原因。

再者,縱觀這28年的股市波動,我們發現每一次股市牛市與熊市,都是大跌迎來未來牛市大行情,小跌未來迎來小行情。2001年至2005年,股市整整熊了四年,指數也從2245點狂跌至998點,下跌如此之慘,但是換來了從998點翻了6倍多,漲到了6124點。所以,告訴大家,大牛市的機會是前面熊市經歷了長期大跌,而且下跌空間之大也都出乎想象。大牛市真的是來之不易。

最後,A股市場的牛市與熊市都有這麼一個規律,就是熊市在構築底部時,先跌中小盤股、創業板股票,最後再跌優質大盤藍籌股或白馬股,這叫做補跌。而大牛市中,股市先漲的是小市值或者有題材的個股,真正漲到最後拉昇的才是大盤藍籌股。因為小市值的股票容易拉昇,對股指影響也小。

而大盤股要大量外圍資金進場才能眾人拾柴火焰高,往往是牛市行情最後補漲階段才被價值發現。所以,投資者可以先買中小盤白馬股,等白馬股漲了一波,看看大盤藍籌股沒怎麼大漲,真正換成大盤藍籌股,這樣可以兩個板塊的上漲的紅利,當然這麼做是有一定踏空風險的。

以上只是簡單的例舉三個大牛市的規律,大家還可以進行補充。不過,在未來很長的時間段內,股市牛短熊長、牛市機會是跌出來的、在牛市中小市值股票最先受到追棒,大市值板塊只能最後補漲等,這些都是過去牛市的規律,未來牛市部分也會繼承下來,但絕不會結法炮製,因為我們發現了近年還有結構性牛市,所以建議大家在未來牛市是,還是買點質地較好的股票,像績差股、ST類股票儘量不要去碰,因為價值投資正在迴歸A股市場。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