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貨幣市場還是個孩子,臉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如何操作

馬克思曾在其著作《資本論》中寫道:“只要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會變得大膽起來,有10%的利潤,它就保證能夠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它就會變得非常活躍;有50%的利潤,它就會鋌而走險;有100%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是冒著上絞刑架的危險。”

數字貨幣市場還是個孩子,臉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如何操作

只是3倍的利潤,就能使資本徹底陷入瘋狂,而毒品、走私、軍火、金融這些行業,最高利潤更是能達到數十倍甚至過百倍,這種誘惑足以讓天使變成魔鬼,讓人間淪為煉獄。現在多了一條,數字貨幣。

根據交易市場的不同特性,可以將其分為三種,分別為正和博弈市場、零和博弈市場以及負和博弈市場。

在正和博弈市場中,任何交易的達成都可以為參與買賣的雙方帶來利益,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雙贏,比如生活中最常見的菜市場,其實也就是貿易行為,買賣雙方都獲得了實際利益,這樣的市場幾乎可以永久維持下去。

而在零和博弈市場中,買賣雙方的獲利總額總是為零,一方賺的錢都是另一方虧的錢,如黃金交易和古董交易等市場,這些市場從不創造正收益,能否維持較長的時間,主要看行情的波動大小以及是否受到其他市場的衝擊。

不管是正和博弈市場還是零和博弈市場,都還算是比較正常的市場。負和博弈市場就和它們完全不同了,這是一種買賣雙方獲利總額既不是正數也不是零,而是負數的特殊市場!

在負和博弈市場中,賺的錢和虧的錢原本相加等於零,但這其中還有第三方進行抽水,也就是賺取中間費用,導致最終獲利總額為負數,比較典型的就有賭博市場,這種市場想要維持運轉,必須有源源不斷地資金湧入市場,填補抽水導致的大窟窿,否則很快就會崩塌,是最難維持的市場之一。

數字貨幣市場還是個孩子,臉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如何操作

按照這個來判斷,股市、大宗商品交易,數字貨幣,都屬於負和博弈市場。在負和博弈市場,虧損方必須在數量上和資金量上都遠遠超過盈利方,才能維持市場自身的延續和生存。

打個比方來說,一片草地上有1只狼和100只兔子,即便兔子自身有生老病死,或者偶爾有老鷹等外界天敵介入(系統“失血”),但這個生態平衡系統大概率能維持下去。而如果這片草地上是100只狼對100只兔子,那麼這個遊戲就玩不下去了。

因此,對於這類市場來說,贏家必須是少數,韭菜必須是多數,一賺兩平七虧損是常態,否則就Game over了,市場難以為繼。

既然如此,那麼就有一個問題了:在負和博弈市場,如何做賺錢的那一小部分贏家?

最簡單的辦法是做莊家,莊家可以是項目方發ICO項目融資割韭菜,上線即破發;也可以是名人大V,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和粉絲基礎,為垃圾項目方站臺,配合割韭菜;也可以是遊資,利用消息混淆市場,引韭菜上鉤,做局割韭菜;也可以是一些小交易所,畫K線割韭菜,甚至是跑路割韭菜……

對於少部分莊家或是有資源實力的人來說的,做莊家容易,但對於更多的普通人而言,這輩子很難成為莊家,也就只剩下追尋穩贏的交易模式了。

我們大部分人初入數字貨幣市場,都有幻想症,幻想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勤奮,練就交易領域的“葵花寶典”,從而點石成金、叱吒江湖。但很不幸的是,負和博弈市場決定了市場上不可能存在這樣完美的交易模式。

因為一旦某種交易模式大獲成功,無論是所謂的價值投資、技術分析、量化交易系統、定投、高拋低吸,跟隨消息市,還是某種“獨門秘籍”,必然會引起市場人士的跟風效仿。

而在數字貨幣市場,大家都是在投機,這個市場從來不缺錢,缺的是賺錢的模式,只要發現了賺錢的方法,所有的資金、韭菜就會一擁而上,很快將這種交易模式變成市場的主流模式,從而導致該模式的失敗。

數字貨幣市場還是個孩子,臉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如何操作

數字貨幣市場的走勢,一定是大多數人心理上最難以承受的方向,也一定是最出乎大多數人意料的方向。市場一定會用一切方法來證明大多數人和大多數資金投向在大多數時候都是錯誤的。在負和博弈格局下,市場自身生存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大多數投資決策的錯誤。2017年紅紅火火的牛市,說變盤就變了,2018年BTC的心理低位6000點,承受了很多次壓力,當大部分人認為是底的時候,結果毫無意外的就跌破了,然後就進入了新的區間震盪。

對於我們普通幣民來說,要意識到類似幣市這樣的負和博弈市場,是沒有完美的交易模式的,有的只是順應大趨勢的各種小機會,關鍵還是是否適合自己。長線投資、技術分析、量化交易、定投、高拋低吸、小道消息,等等的交易模式都有其適用範圍,也都有其缺陷,如果你選擇了某種交易模式,就必須接受該模式的缺陷,要學會理性思考,按照自己的性格、投資習慣、資金量等選擇合適的模式,耐心等待機會來臨。

以上整理自TokenClub分析師煙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