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兑现不了的雷

今天A股又暴雷,很久前一直在传一份券商内部的名单,大概有200多家上市出现各种问题,被列入黑名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

商誉在市值中占比过高,有的甚至超过了其市值。现在正在出年报,一旦被收购的公司业绩下滑,那么上市公司就面临着巨大的商誉减值的情况,就有可能大幅降低公司的盈利,甚至可能导致亏损。

商誉其实炒作的就是未来,是发生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之时,并购方支付的价格超过被合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它反映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持续经营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可以说每一个并购之后都会产生商誉。

预期兑现不了的雷

这个问题可以说18年集中爆发了,根源来源于15、16年货币宽松时期,很多公司对未来都进行了误判,大胆做市值管理,进行了大量收购并举,3年兑现期到来,当初承诺的业绩现在无法达到,成了引爆市场的冬雷滚滚。

过去的一年,我们都知道资本市场很惨,不少个例在同一个时间集体引爆。但到了出年报的时候,很多东西遮都遮不住,成了普遍现象。大行情不好,商誉问题巨亏是普遍现象,很多公司把能亏的都放在年报里面,用来甩包袱。

今年的年报可以说是用比谁惨形容,反正大家都不好过,遮掩都不用了。从昨晚开始,这个雷开始自发引爆,连续两天发出的公告来看,亏损超过10亿的公司已经超过20家。之前吹的天花烂坠,给出了投资者想象的空间,把市值炒起来,大家都过来接盘,现在爆出种种问题。

这其实和币圈的大谈去中心化,画各种大饼,在本质上区别并不大,

最终都是投资者买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