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你有什么计划吗?千万不要像这两个皇帝一样作死哦

又到新的一年了,朋友,你对今年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要不要换一个工作?要不要换一个女朋友?要不要买一套房子?

今年的经济形势变化比较大。不管做生意的,上班的,很多朋友心情都不大好。

每到新年,都会有朋友和我聊到要做重大改变的决定,不过,今年有这个想法朋友特别多。

遇到了困难的时候,不甘心的人总是想做一些改变。这是值得鼓励的。

可是,你确定你的计划是过过脑的,而不是仅仅因为内心焦虑而做的“焦虑性动作”吗?

翻开史书,有很多改革,都是很有魄力的,也都取得了成功,为后人津津乐道。

可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很多人,因为过分焦虑,影响了判断力,从而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引发了悲剧。

唐朝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唐昭宗就是这样一位皇帝的。他是一个聪明的皇帝,看他的谥号”昭”就知道了,可是,他却因为自己的“焦虑性动作”,直接把风雨飘摇的唐朝给摇没了。

他接受时,唐朝的局面确实已经是风雨飘摇了,经历了黄巢起义的打击,整个国家已经破落不堪了。各地藩镇打得热火朝天,尤其是,江南到长安的水运已经被截断,国家财赋遇到困难!

内有权臣,外有强藩。可是,唐朝却并非没有续命的机会。

事实上,昭宗继位之后,也确实有一些举措使得唐朝开始出现存活下去的曙光,有史书,称赞他有唐宣宗(中兴之君)的遗风。他利用宦官集团的内部矛盾,打击了宦官的势力,并辛辛苦苦组建了一支禁军。

新的一年,你有什么计划吗?千万不要像这两个皇帝一样作死哦

唐昭宗但凡有祖上太宗皇帝半点淡定从容,怎会有这样的神操作呢?

此时的唐朝,假若能不急不躁,利用藩镇矛盾和自己天子的名义,纵横捭额,稳步恢复的话,虽然唐朝要中兴机会不大了,但稍事恢复,获得喘息之机还是很可能的。

可是,在机遇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昭宗急切地想通过几次战争来重树中央权威,连续发动了对西川和凤翔,甚至对当时“天下第一强军”李克用的战争。结果,辛辛苦苦搭建起来的禁军力量也就毁之一旦了。

此后的昭宗,历经挣扎,最终,只能像汉献帝一样,跟着朱温混了。唐朝的命运,也就彻底取决于朱温的心情了。

催使昭宗不自量力地花样作死的,究竟是他的智力,还是他复兴大唐迫不及待的焦虑呢?

比唐昭宗,明朝的崇祯皇帝,就更花样作死了。

这位皇帝的知名度比唐昭宗大得多,我就不细说了。历史上,很多人都说崇祯是个好皇帝,明朝亡于万历。可是,崇祯继位后的一连串昏招,直接把明朝给毁掉了。

崇祯上吊时,说是文臣个个可杀。文臣们,也确实表现得没有让他失望,先投李自成,再投大清。可是,这难道仅仅是文臣没有骨气吗?崇祯在位时,换了五十个大学士,换了十一个刑部尚书,十四个兵部尚书,诛杀了总督七人,巡抚十一人。

可是结果如何呢?在他走马换灯的更换大臣中,有两个人入选了《奸臣传》,一位是几乎陪伴了崇祯大半个帝王生涯的周延儒,还有一位,是屹立八年不倒的温体仁,其中温体仁死后还得到崇祯还很惋惜,谥文忠。

我认为,一个遇到问题就换人的公司不是一个好公司,一个遇到问题就换公司的员工也不是一个好员工。从3年的角度来看,大概率,他们不会在更换中获得更好的员工或者更好的工作。

最要命的是,由于崇祯的滥杀,朝臣都不敢说话了,在北京被李自成围困时,明朝或许还拥有最后的一次续命的机会,可是,朝臣们谁也不敢说出有实际意义的建议,一个个都圆滑地、一本正经地说废话,白白浪费了最后一次续命的机会。

新的一年,你有什么计划吗?千万不要像这两个皇帝一样作死哦

崇祯的悲剧,源自他从未停止的“焦虑性动作”

如今的社会,节奏快、变化多,给人带来的焦虑感非常强。

不要说我们普通人了,连比尔盖茨都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

因此,不管是企业经营者,还是白领,都有非常强烈的焦虑情绪。也因此,总是有很多想法。而一旦遇到危机情况时(如企业经营危机、领导关系危机、职业瓶颈),就会做出各种各样的举措。

这几年,我就见过一些我很尊重的朋友,做出很多不可思议、明显不靠谱的举措。

有的老板朋友,本来生意也没有多差,出于焦虑,出去听课取经,听了一堆歪理邪说,回到公司开始整顿改革,把朝气蓬勃的公司直接整完了,核心团队全部流失;

你随便地对待员工,就只会留下随便对待工作的员工。

有的白领朋友,本来发展前景不错,出于焦虑,辞职换到了明显不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行业,结果,这几年连续跳槽,待遇一降再降,身体越来越差,结果,今年灰头土脸回到了原行业。

你不能因为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就把自己这块金子随手乱扔!

尝试是好事,可是,人生有限,明明认真思考就能规避的错误,总不能犯二一般的尝试。

这位做老板的朋友,一直明白”不熟不作“;这位白领朋友,自己就是一个不错的HR,一直明白”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可是,却都在焦虑的情绪下,失去了应有的判断力。

春秋时,蹇叔在回答秦穆公怎么才能称霸时的一段话,我觉得说得很好,希望能帮您称霸职场,至少,主宰自己的命运。

“要干事业的人有三戒:戒贪、戒岔、戒急。越贪图小便宜,越容易失去利益(想想股市追高);越愤怒,越容易得不到帮助(谁有义务被你的愤怒所挟持呢?);越急躁,越容易干傻事,稀里糊涂地受到挫折。”

这些话说起来很容易,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信息不足,难以准确地衡量利害得失,但是,至少,我们在做决定前,先审视自己,是不是在这三种情绪下做决定的。因为情绪会蒙蔽我们的双眼(想一想那些恋爱中的人),让我们只看到符合我们情绪的信息,没有办法客观地判断、决策。

新的一年,你有什么计划吗?千万不要像这两个皇帝一样作死哦

先平缓下情绪,再做决定如何?

人生,就是一场战争。《孙子兵法》早就说过”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不论什么时候,理性地分析、判断总是获取胜利的保障。

蒙达利欧在《原则》一书中也反复强调。一个人的情绪是一种动物性的,很低级的思考方式,他会干扰我们的判断。要获得积极的思考结果,就只有使用理性思考。

也许我们每个人性格不同,有的人天生沉静,有的人天生暴躁,这些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请一定要保持冷静!想一想历史上那些脾气暴躁的领导者,比如彭德怀、任正非、董明珠,他们在策划一场战役,或者思考企业未来的时候,难道不是反复斟酌、思考后慎重为之的吗?

朋友,不知道你在焦虑吗?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一下,至少,不要单纯因为焦虑,去做明显不靠谱的决定。

如果还没考虑好,不妨赶紧再理性思考一下。如果考虑清楚了,就不要拖延,放手去干吧!

祝大家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