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大宅门》里塑造了很多老母亲的角色。詹王府的老福晋善良又糊涂,白萌堂的老妻白周氏大条而偏心,朱顺奉养的韩氏本分,李天意的生母二兰子敏感。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但最具有代表性的,还是李香秀的老母马立秋。

马立秋夫妻都是老实巴交的乡下人,只有李香秀一个闺女,虽然日子过的紧巴,但对女儿一直都很惯着。李香秀没上过什么学,在京郊农村的广阔大天地中野蛮成长,出落的与大宅门里规规矩矩的女人完全不一样。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机会来了,挡也挡不住。当刁蛮的李香秀误闯白家新宅子,邂逅那只叫大顶子的狗时,不仅她自己的命运转折点来了,还让母亲马立秋的命运也发生了大改变。

李香秀一路过关斩将,先征服大顶子,又成为二奶奶眼前的红人,继而在杨九红携槐花东北办药时,钻进了白景琦的感情世界,旋即成为大宅门的女主人。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对这桩姻缘,马立秋开始是拒绝的,毕竟白景琦的年纪比她还大,孙子都老大不小了,有这样的老女婿,对于丈母娘来说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架不住白景琦天赋异禀,老当益壮,诺大年纪还要发少年狂,为了让李香秀做大不惜与整个家族作对,这样的魄力,马立秋这样一个小老太太哪能挡得住?

李香秀摇身一变成为七奶奶,马立秋也水涨船高,老来得贵。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但马立秋发迹不忘本,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没有坐在炕上等人伺候,而是活到老干到老,为李香秀和大宅门奉献了自己的余热。

在日本人逮捕威逼白景琦,大宅门内忧外患的时候,马立秋帮助女儿李香秀保护秘方,客观上也是为保护祖国的医药事业立了功。但她最主要的功绩,还是抚养李天意。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导演郭宝昌本人,就是李天意的原型,所以对这位抚养他的老奶奶,着笔不少。

晚年马立秋,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放在了李天意身上,用自己有限的教育能力,将李天意教导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后来的蜕变是另一码事)。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掏大粪还是开银行--------这样答案很浅显的问题,问多了,李天意会烦。好好念书------十年如一日,重复同一句嘱咐,李天意为腻,会故意拖着长长的调门表示反抗:知道了。

逼急了,马立秋会执起笤帚疙瘩,打李天意的屁股。如果打屁股也不管用,就哭给你看。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简单的嘱咐,不简单的关怀,老演员张少华用精湛的演技,为我们塑造了这个老奶奶的经典角色。我想李天意多年以后,也会时常想起马立秋这两句话,而且会让回荡在脑海里的声音感动的热泪盈眶。

子欲养而亲不待,再想让老人回来骂两句打两下,已不可得也。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想起了我小的时候,和姥姥家各住在两座山梁上,中间隔着一道沟,有半个小时路程。每次去姥姥家,从一进家门她就开始喃叨,一直说到我离开。待我下到沟里,爬上回家的山梁,还能看到姥姥弓着身子看我。几年如一日,直到我因为上学离开山村。如今姥姥已经去世多年,但她弓着身子在山对面看我的模样,一直在我记忆中很清晰。

马立秋,不仅是一个艺术形象,还是一个全民记忆。在无数普通家庭里,都有这样的老奶奶老爷爷,虽然一辈子很平凡,但无不对子孙竭尽全力,无私关怀。人这辈子,能轰轰烈烈过一把固然好,但如果不能,就做好许多平凡的小事,为家人朋友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同样也很伟大。

《大宅门》评:同一句台词,李香秀的母亲重复1416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