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心会破碎,但却破碎地活着

——拜伦

前几天我看了一本有关社交焦虑症的书,在序言中看到书中会有故事和策略。一颗八卦的心立刻拉着我走进书中找故事。因为我确实不知道真正的焦虑症患者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凭着自己单薄的想象力觉得他们,难倒不是闲着无聊胡思乱想吗?就是一个心情的问题还至于是一种病症吗?

在书中,作者非常负责任地告诉我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应对焦虑症,这些方法一定要认真练习,因为这些方法都是他花大价钱从治疗师那里学来的,再加上他自己的心得体会融合起来的。

但是,关于故事的方面却非常简单地概述,远远没有满足我那颗好奇的小心脏。

我真的真的想要了解抑郁和焦虑症患者到底是怎样地痛苦,怎样地挣扎。我怕有一天当我面对这样的人,因为我的不理解和无知,误解或耽误了他们。

这个社会压力很大。抑郁症和焦虑症对于我们已经不再陌生,也不再遥远。或许你知道名人马克吐温、林肯、丘吉尔都是抑郁症患者,那又如何?毕竟他们距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如果你身边的亲人,甚至是你的孩子、爱人患上了抑郁症,你将如何面对?如何帮助他渡过难关?也没准儿哪一天,我自己得了抑郁症呢?

所以,我需要先了解,知道,清楚抑郁症患者究竟是怎样的心理状态?在《活下去的理由》这本书中,我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活下去的理由》作者是英国作家马特.海格。24岁时,不幸患上抑郁症。本书讲述的就是他如何克服抑郁症的痛苦,从绝望中活下来的故事。

有意义的是:马特·海格就是通过阅读和写作疗愈自己的抑郁症,而且还著作颇丰。多部畅销小说,都被改编为电影剧本。《纽约时报》称赞他是“兼具严谨与天赋的小说家”。

著名演员乔安娜·林莉称这本书“甚至能救活几条人命”,亚马逊读者称“想把这本书拿给所有人看,因为它说出了自己无法表达的心声”。

《活下去的理由》讲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从故事中我了解抑郁症患者心中那只跳舞的鬼是什么样的真面目:1、抑郁症发作、上升、坠落的全过程中病人在承受怎样的痛苦。我称之为:鬼在跳舞。

2,除了被动地接受治疗,病人怎样主动和抑郁症斗争?我称之为:和鬼搏斗。

3,抑郁症除了带给你痛苦,还可以刺激你的潜能和动力。我称之为:鬼的双面性。

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鬼在跳舞

大脑是最具隐蔽性的地方,就像我们人类肉眼永远看不透的深不可测的海底。无论大脑中经历怎样的狂风暴雨,外人却永远看不到。所以,普通人总是无法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血淋淋的伤口。

《活下去的理由》用文学化的语言,让我对这种痛苦和折磨感同身受。

“我觉得我快死了” “我要死了” 这样的话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看到次数越多,我越理解为什么抑郁症患者都会有自杀的倾向。不是他们想要死,而是活着让他们觉得很痛苦。看不到希望,就像在一条看不到光的隧道里,前后都被堵死了,自己憋在里面。

但是,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是和常人无异的,他们也害怕无知的死亡,越神秘越恐惧。

惊恐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症状。抑郁症和惊恐症会在某些时间内成为形影不离的好兄弟。马特海格在发病期间,惊恐发作起来毫无征兆。一颗树。一场聚会,一个小时的独处,甚至自己的影子…都会让他突然惊恐发作。

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抑郁症如果是个姑娘或者小伙儿,他们肯定是人缘极好的。除了恐惧症会和抑郁症相依相伴之外,焦虑症也是他最好的伙伴,可以说是知己。

如果只有抑郁症,人就像一只泄气的轮胎。加上焦虑症,大脑就像快进的录音机,想停都停不下来。

焦虑症的特征就是总认为自己被评判。一直正在爬行,又突然停下来的蜥蜴,在马特海格这个抑郁症患者眼里,他认为蜥蜴在评判他所以停下来。

头痛,脑袋要爆炸。我想把脑壳撬开,让胡思乱想停下来。

悲伤。抑郁症患者也知道追求快乐,他想让自己快乐起来或者认为自己应该快乐,比如看到街上对他微笑的行人。但是头脑立刻阻止这种想法,绝不允许快乐出现。

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和鬼斗争

生病了就要治疗,就像庄稼地里长了杂草,要根除杂草让庄稼好好生长。得了抑郁症要积极面对,无论自己还是亲人,都把他当作一种病来看待,要明白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只不过时间长久一些罢了。对待抑郁症,身边的亲人和自己都要有足够的耐心,隧道尽头总会有光,只要往前走。

从《活下去的理由》可以看出,对付抑郁症有效的方法都有:

阅读和写作,马特海格自己就是靠这个走上自愈道路。阅读,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我头痛欲裂、心情难受,我要死了,为什么不顾及我的感受,还要我读书?这是一个得过抑郁症的孩子说过的话。他把阅读当做了一种负担,一种被别人逼迫要做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马特·海格告诉我们抑郁症患者真的很不好受是事实,但是他们依然有理智。你需要靠自己的理智去和抑郁症斗争。你要不停地告诉自己:我会好的!我很正常!马特·海格就是一直这样跟自己说。他坚持自己是个正常人,应该做正常人喜欢做的一切事情。他喜欢阅读写作,他就坚持去做。

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交谈。倾听。谈话可以帮助治愈抑郁症?确实是这样。马特·海格鼓励抑郁症患者去交谈去倾听。只要你不说,没有人知道你有病。大胆去和他们交谈。对于病人来说这非常不容易。可是我们正常人知道了这个方法有用。我们可以主动跟他们聊天,什么都行。不要去说教就好。

旅行。马塔·海格的女朋友安德利亚有一次必须要去巴黎,她想要带着抑郁症男友一起走,但是马特·海格特别惊恐,害怕旅行。他连下楼去门口买点沙拉酱都非常艰难,要长途旅行,这是多么恐怖的事情。不过最后还是去了。没想到换了环境,他的病情竟然好转,心情也好起来。这就是人的本能,换了环境,他要努力调动自身的能力去适应。无论你是否生病,都会具备这样的积极性本能。

这让我想起一位大学同学,女儿因为青春期引导不当,得了轻度抑郁症。这位同学辞职带着孩子到处求医,但都没有成效。后来,她一横心带着孩子到处游山玩水,怎么开心怎么来,孩子反而好起来了。现在也正常上学了。

爱的陪伴。翻开这本书,跳入眼睛的第一行字就是:献给安德利亚。她是作者的女朋友,在他生病期间,给了他最温暖的陪伴。

陪伴不是说教,不是引导,不是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单纯地陪伴,在病人需要你的时候你随时都在。

马特·海格说:安德利亚,我害怕。

安德利亚说:亲爱的,我在。

她在,一直都在,从患病到治愈,十三年,她一直都在,陪着他,给他安慰、鼓励、安全感。哪怕什么都做不了,只是送点水果,他随时需要,她随时都在。

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药物治疗对抑郁症究竟有没有意义?大家肯定比较关心这个问题,说了很多有效方法,却没有药物治疗,难道生病了不需要吃药吗?

《活下去的理由》中是这样说的,药物只是对作者本人起到了镇定和缓解的作用,比如布洛芬帮助他缓解了头痛,安定帮他稳定情绪。但是他不想依赖药物,他坚信自己是个正常人,正常人怎会长期吃药呢?所以,马特·海格去锻炼身体,去跑步,做瑜伽,全神贯注去做自己爱的事情或者人。他说:没有那种疗法适合所有人,你自己就是最好的实验。

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鬼的双面性

你肯定听说过这些人的名字:马克·吐温、海明威、丘吉尔、林肯、莫扎特、戴安娜王妃。他们都是历史名人,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你应该不知道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抑郁症。他们一边饱受抑郁症的折磨,一边坚持着自己的事业。还有本书的作者马特·海格先生,抑郁症折磨着他,也成就了他。

思考是抑郁症患者不可避免的特点。与其胡思乱想,不如思考人生。抑郁症这个魔鬼可以帮助你成为思想家。

普通人不会像林肯和丘吉尔那样,利用抑郁症统治一个国家,但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当你痛苦地想要自杀时,会更加珍惜和家人一起的时光。

亲爱的,这次我真的看到了那个在你心中跳舞的鬼

《活下去的理由》有很多种,无论选择哪个理由,我们都要活下去,因为有个精彩的世界等着我们去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